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发展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及农业创新起到更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和政府监管不力、盈利能力差、社会认知度低、市场定位模糊、从业人员素质低和市场准入及股东门槛高等问题,针对问题就如何更好的发展河北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明勇 《中国经贸》2014,(16):138-138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是制约我国“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随着农业银行等主力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更加严重,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的逐渐壮大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目标逐渐瞄准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这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的庞大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创新现有的金融体制,建立适应农村发展,既具有商业性又兼具政策性的新型金融机构。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探究如何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建设,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沿海较发达地区晋江市再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村银行业之间的适度竞争,缓解了晋江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改进和加强了晋江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但仍然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难以有序发展;没有明确的合法地位,长期发展受限制;融资困难,无后续发展力量;功能异化,违背设立初衷等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来源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规避市场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也要合规经营,加强组织自身建设;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4.
王海波  郭军 《山东经济》2011,(5):122-12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试点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除了对现行制度设计中注册资本的高低、监管的松严、面临信用风险的高低存在较大分歧外,普遍认为运行过程中存在配套政策不健全,资金来源不足,监管指标不完善,创新不足等问题。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加快创新等。现行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就金融论金融,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分析,定量研究有待加强,制定的解决方案系统性和实践性不强,国际比较及其经验借鉴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依旧存在着诸如社会认同度低、吸储困难、运营成本高、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市场定位偏差等问题。市场决定论认为金融产品的需求决定其开发,新型金融机构应限于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发展,首要任务是正确的市场定位,开发适应需求的业务,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晓美 《重庆与世界》2011,(13):21-23,2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依旧存在着诸如社会认同度低、吸储困难、运营成本高、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市场定位偏差等问题。市场决定论认为金融产品的需求决定其开发,新型金融机构应限于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发展,首要任务是正确的市场定位,开发适应需求的业务,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金融服务还不够强,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为山东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金融支持。但是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问题、资金供给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运作中存在风险、监管力度不够等,山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道路可能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一种实体经济已起到了一定的支农效果.鉴于其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基于后发优劣势比较的视角,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针对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后发劣势,提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以加强自身独立性以及扩大社会声誉等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高宏  孙振杰 《改革与战略》2011,27(5):133-135
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已经经过了30多年,但由于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致使旅游业在发展方式、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要建立现代国家旅游业支撑体系,除了要加强和继续深化改革之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过去困扰在旅游业的一些问题和观点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对旅游业本质更深一步探讨的角度再认识,或许会对我国旅游业今后阶段的发展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起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化的视角,文章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服务能力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化程度等三个维度,运用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分别测度了2008-2013年30个省、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八大经济区域的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总体程度水平非常低,处于开放的初期阶段;各省农村金融开放水平程度普遍较低,省际差距增大;三大区域西部农村金融开放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呈U字型特征;八大经济区域开放度差异大,提升速度快。最后提出了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缩小农村金融开放的区域差距、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良性运行的制度基础、创新农村金融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是一个反面角色,是一个充满罪恶的人物,但是在这个表面的背后却是一个不一样的他。因此,有必要对夏洛克这个人物予以重新认识,实际上他是一个宗教的受害者,是被女儿抛弃的可怜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李永红 《新西部(上)》2009,(10):178-178,167
本文根据知识反映客观事物程度的不同,将技术知识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根据知识载体的不同,分为物质的形式和观念的形式;根据技术客体的二重性,分为技术结构的知识和技术功能的知识;根据知识的表达力分为明言知识与难言知识。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主导产业群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主导产业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此同时主导产业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对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模糊、忽视主导产业自身的研究、缺乏动态性研究、主导产业选择的范围和区域的局限、缺乏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等问题,因此对主导产业的基础理论再研究、构建动态的评价基准和指标体系、区域主导产业研究层面的延伸等问题是今后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山东经济》2006,22(5):26-30,40
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历史使命.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力图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同时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它又不断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发生异化.当资本实现了自身的历史普遍性,社会生产力发展如此迅速,生产和财富的基础建立在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人们之间的劳动真正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时候,资本才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汪霞 《黑河学刊》2007,(6):137-139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然而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归属问题学者们仍旧没有统一的意见和对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城市化和农村化都面临着种种困境,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束华 《开发研究》2000,(1):10-11
我国当前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产业结构与经济运行的矛盾比较突出 ,为此 ,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调整援助、产业技术、产业组织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8.
李保峰 《黑河学刊》2008,38(2):59-60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和客体在语词上是多义的,从认识论上阐释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以达到对主客体范畴及其关系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界定和认识。伴随着当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循着主客体及其关系这条主线,当代认识论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对客体和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实践视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精神实质和特征,指导我们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勇于实践探索,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电子政府全方位、一体化向民众提供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服务,在改革传统政务模式、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改进行政管理流程、提供集成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形势变化,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对电子政府发展方向进行再认识。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本文基于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目标定位、民众参与、官民互动、人才培养与建立智库五个方面对电子政府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