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就业岗位较少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等原因,使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现了再就业率不高、再就业渠道少、工资水平低以及就业歧视严重等困境。因此,要通过加大再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在就业培训体系、转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观念和不断地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有效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必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公民权利.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农民诉求渠道不畅通,养老问题日显突出,保障内容单一且保障水平低.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主要有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完善监管机制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并兼顾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能否实现再就业,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对广州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机制进行创新:政府主导,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以实现就业为目标,做好培训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提高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实现信息的多元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再就业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三农"问题之一。从消除制度缺陷、提供培训资金支持、拓宽非农产业就业渠道、搞好就业培训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尚未见到实效。失地农民再就业受到收入水平、生活成本、工作环境、技能要求、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应当在注重产业布局和调整的同时适度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强化用人单位培训责任、系统设计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破解失地农民"被城市化"后的再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文章通过分析营口市鲅鱼圈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发现鲅鱼圈失地农民再就业主要存在再就业农民从事低端产业,再就业难度大,市民化进程慢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针对上述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对营口市鲅鱼圈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在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霞 《乡镇经济》2008,24(9):47-50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问题;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机制;强化信息服务职能,增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大法律支持,提供法律保障。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条件,是理想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但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群体范围的扩大,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村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社区建设从长远来看,面临群众参与有限、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通过对苏州市H社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鼓励失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处理、培养失地农民再就业技能、帮助实现角色转换、增加社区归属感是重新构建社区认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泛娱乐化心态凸显、消极社会情绪激增、主流价值观存在认知偏差等。有鉴于此,必须要厘清青年消极社会心态的表征与成因,找准着力点以确保精准施测。通过强化网络监管、增强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实效、加强网络空间立法等,破解实践难题,实现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省王明山屯的实地调研,从主动失地农民的性别、 年龄、 再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再就业障碍和收入状况,分析主动失地再就业的问题.研究表明:男性的就业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越偏向于不就业和第一产业,年龄小的则偏向于第二三产业;再就业信息获取渠道非常狭窄;再就业障碍存在技能缺失、文化素质不足、 思想观念落后;再就业收入低,生存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活动离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人们越来越近,而风险一词也随之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文试从风险与相关概念的比较、风险常见的衡量模型、与风险形似且易混淆的概念等几个方面加以辨析,帮助大家建立对风险正确的认识,以更好地增强投资者的规避风险意识和投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将投资活动健康地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在征地补偿、就业与再就业、社区生活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增强失地农民的政治参与,通过构建失地农民团体、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三位一体的参与式民主模式,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表达和落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成员负面心态突出表现为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失序、信息激荡下的行为失控、价值冲击下的伦理失范等样态。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其价值导向功能、思想转化功能、心理疏导功能、规范约束功能以凝聚社会中成员共识、矫正偏差认知、抵御负面心态、转变过激行为,保证公众具备积极社会心态应对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态调适功能的实现需以党的领导为政治引领,以生命至上为价值准则,以尊重科学为重要支撑,通过思想宣传工作、心理育人环节、正面信息供给、法治精神培养等渠道协同发力,从而有效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聂洁 《中国经贸》2008,(24):79-8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活动离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人们越来越近,而风险一词也随之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文试从风险与相关概念的比较、风险常见的衡量模型、与风险形似且易混淆的概念等几个方面加以辨析,帮助大家建立对风险正确的认识,以更好地增强投资者的规避风险意识和投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将投资活动健康地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状况,以武陵山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为例,在总结再就业安置方式基础上,分析失地农民对再就业安置政策的评价,找出政策实施偏差,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包括货币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就业培训安置等五种方式;而失地农民对安置政策产生了"不了解"、"不满意"、"不接受"和"不认同"的"四不"现象,需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帮扶、媒体监督和失地农民自主转变观念来促进政策认知和执行。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我们称之为农民市民化现象。农民市民化后,对于这些转化为城市居民的失地农民来说,由于其社会心理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人士的关注。文章以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为探究对象,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心理状况,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到实际解决失地农民心理问题当中,以期能为实际工作者切实处理失地农民心理问题提供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居民转制成为城镇居民后,其真正的社会融入问题即市民化程度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以石家庄市槐底村改造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为切入点,分析其社会融合程度,特别是失地后其经济条件的变化及其市民化后社会参与的改变。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应从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完善拆迁补偿制度、改革相关就业制度、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被征用,因而出现了大量就业无岗、种田无地、社保无证的失地农民.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在生活、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冲击和选择,并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政府急需从政策层面建构一个应对完整的体系来加以帮助和引导.为此,本文将以社区为单位对杭州市失地农民进行调研,了解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政策,剖析影响其市民化的因素,为推进城市化全局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开发,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让失地农民更好地分享苏州开放和发展的成果,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努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制度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并且最大限度地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致富渠道,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成果.在这些方面,苏州市枫桥镇政府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在支持国家城镇化、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村金融机构多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规模、人员有限,在服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而单一的货币化安置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笔者通过对农村金融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金融服务应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开发,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让失地农民更好地分享苏州开放和发展的成果,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努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制度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并且最大限度地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致富渠道,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成果。在这些方面,苏州市枫桥镇政府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