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璐  范依依 《科技和产业》2006,6(2):44-45,56
非经常性损益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如何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约束上市公司此类行为,已经引起了我国监管部门的注意。并且发布了一些规定。本文结合国外非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探讨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  相似文献   

2.
牟玉 《辽宁经济》2007,(5):36-36
非经常性损益按中国证监会的界定.“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出于“保牌”、“扭亏增盈”和增发、配股等再融资的需要.刻意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与利润操纵的关系是一个热点问题。规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遏制利润操纵提出了以下建议: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加强会计监管;增加操纵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资产评估中介行业。  相似文献   

4.
李杰 《特区经济》2009,(7):113-114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内幕,并进一步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曹尧芹 《中国经贸》2014,(22):49-5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认真研究利润操纵这一课题,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有利于政府部门监管,防范出现利润操纵的可能。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动因以及主要操纵手法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
董琳 《魅力中国》2011,(6):141-142
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披露指标,对于投资者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影响,最后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莫喜玲 《中国经贸》2012,(22):226-227
什么是利润操纵呢?会计界存在一种观点: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甚至违法违规等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称为利润操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编造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中期报告亏损,而年度报告却实现盈利;有的公司总是在亏损——重组——再亏损——再重组的怪圈中徘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相似文献   

9.
2001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可能受到抑制。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使得补贴对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仍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补贴为上市公司的扭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公司通过补贴达到了防止被*S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各种利润操纵的方式来试图实现自身的各项目的,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还严重扰乱了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文章将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来探讨有效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很多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都会调节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监督的加强似乎并未对企业盈余管理起到很大程度的约束作用。文章以A公司为例,分析A公司为什么会进行盈余管理,揭示A公司利用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及实现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案例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安航 《中国经贸》2010,(20):157-157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对当前上市利润操纵手段及其制度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就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处于转型阶段,许多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体制还不健全成熟,企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的风气越来越盛,给投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从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对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可能受到抑制.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使得补贴对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仍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补贴为上市公司的扭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公司通过补贴达到了防止被*S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6年年初正式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已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新规定,如"存货管理"、"跌价准备计提"、"借款费用""债务重组方法"、"无形资产的推销"、"公允价值应用"、合并范围的扩大等,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能否再利用相关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粉饰利润报表进行利润操纵呢?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润的操纵,在其他措施相互配合下,就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从非常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相关性、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的研究、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在厘清非经常性损益研究脉络的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实现情况进行人为的调整、操纵,美化上市公司的“本来面目”。“银广夏”造假事件的曝光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幕,广大投资者为之震惊,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当务之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堵塞利润操纵的途径,必须从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着手。我国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正是应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之急需,对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一种不以货币为媒介、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业务,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交易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减少货币性资产流出、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三个方面公允价值应用较为广泛。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来操纵利润必须构筑多道“防火墙”:建立健全评估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强会计信息监管;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