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气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构建了油气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利用SPSS12.0和EXCEL软件对油气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打分,并进一步构建协调发展关系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调整体制机制,由"南北共建"模式成功过渡到由深圳全面主导的行政托管模式,这是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性尝试,为珠三角同粤东西北协调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为全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南北共建"理论,分析了合作区发展的必要性、发展原则、目标定位,提出了合作区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要与大湾区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开放、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质量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基础,以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和城市空间领域不断扩大为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程度.通过对城市化质量内涵的分析,构建了以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发展质量以及城乡协调发展质量为一级指标的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对上海大都市圈7个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测度,发现上海大都市圈内部城市化质量差异较大,社会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各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文化渊源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城乡协调发展质量较高.未来,上海大都市圈要加大对社会民生与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提升都市圈社会发展质量;积极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畅通区域大循环;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就一般意义而言,产业融合是由于信息技术、高新技木及其产业作用于其他产业,使得两种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并逐步催生出新的产业属性的结果。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借助产业融合的作用,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实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思路和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全省面临的重大发展议题。针对山东省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要突出山东特色,通过巩固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和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明确空间功能定位、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全省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将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6.
打破“以邻为壑”,探究协同治理模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性选择。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产业共建、基础设施服务、生态环境共保和高水平协同开放五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分析2012—2020年长三角各城市一体化水平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并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揭露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长三角东部城市一体化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早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源于省域间差异;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模式趋向于常态化参与一体化发展,政府奖励并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历史性任务。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握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助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需要打造体制、机制“杀手锏”。  相似文献   

8.
钟小明 《老区建设》2010,(16):48-49
城乡一体化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实践中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城乡文化品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城乡文化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提升城乡一体化教育的科学内涵,把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入贯彻到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
石化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尚军 《发展》2011,(10):120-121
一、石化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 兰州石化公司是由原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简称“两兰”)经过持续重组整合设立的新公司,2007年上市与未上市业务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和一体化运作。在新形势、新体制下,如何整合管理资源,完善管理机制,统筹企业各项业务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把张江园区建设成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主导功能的一流的高科技园区,用十年时间建成世界知名的科学园区,园区将进一步顺应经济一体化,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层次,提升高科技产业能级;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使张江园区成为教育、科研、居住、商贸、休闲多功能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本研究立足于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关联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探究港口物流系统中主要要素指标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关系,挖掘存在的问题,寻找辽宁省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模式,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路径,提出促进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推动港口物流一体化进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05,(4):76-77
加快发展已成为长庆油田公司的主题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给长庆油田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4年,长庆油田公司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实现了大跨越,大进步,大发展,油气储量产量增长一路走高,生产建设指标全线飘红,经营效益大幅增长。继2003年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之后,油气产量双换字头,年生产原油达到810.2万吨。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产业联动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回顾和总结了广西柳州市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历史进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柳州市城乡产业联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产业布局、交通发展、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柳州市构建城乡产业联动与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工业是广州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广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保持了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服务产业三者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卜洪运  郭雯 《科技和产业》2023,23(5):194-201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选取2011—2020年先进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EG系数模型分别对细分行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现状、产业集聚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聚集、外部环境冲击、产业结构和产业行为5个因素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分行业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差异性特征,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高效融合;先进制造业虽已达到产业高度聚集水平,但地区间磨合仍不足;产业融合和产业聚集对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绩效具有显著驱动性,其余方面对产业绩效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性。因此,从产业集聚布局量体裁衣、重点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共建创新共同体3方面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但由于长江经济带所辖城市较多、区域差异较大、产业同构等现象的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行政壁垒,实现长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培育和发展硬核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内涵的不断丰富,长三角地区硬核产业领域的“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进入新阶段。基于长三角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集聚发展态势,通过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引领资金链的全产业链布局,合力共建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此举符合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底层逻辑。当前实践证明,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其背后也离不开创新、金融、园区、数字经济等驱动因素的支撑。因此,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本文将围绕产业创新相关要素开展论述,聚焦分析硬核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律,探讨深化区域创新合作的方式,提升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方面并不显著,说明沿线地区通过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发挥经济“外部性”,并通过“竞争激励效应”促进沿线地区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集聚能够发挥双重作用,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沿线各地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山东经济》2004,20(4):75-7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具竞争力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方式。我国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要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形成区域内的创新体制,成立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重视产业集群的更替和升级,使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