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彭春华 《大经贸》2005,(4):12-13
目前,珠三角地区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压力,如何正确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实现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共建?这是广东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吕萍 《大经贸》2005,(4):14-15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是确定无疑的,问题是,转移到哪里去? 随着泛珠三角合作计划的实施,广东省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愈益紧密。看到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纷纷南下招商引资,希望能够在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过江龙”,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着实捏了一把汗。因为,与周边省区相比,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土地租金、电力、劳动力供应等方面并不具明显优势。怎么办?如何把产业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去? 去年6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到韶关开展调研时提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广开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是韶关发展工业的关键所在,可以采取与珠三角地区合作兴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方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转移,一方提供土地,一方提供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山区发展步伐。东莞市石龙镇和韶关市始兴县的合作实践证明: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要做好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作,就是要从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着手。  相似文献   

3.
丘文敏 《大经贸》2008,(7):18-19
近年来,珠三角外贸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移到其他省份,珠三角加贸产业面临“空心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出台“双转移”措施,以“资助”和“让利”的方式,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投入500亿元人民币,鼓励珠三角加贸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并推动上述地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4.
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差异,以及各区域的特点,认为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产业转移目前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东目前产业转移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起,广东开始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向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转移,但迄今产业转移的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着产业转移园区空置、无厂房、有厂房无生产等现象。本文分析了广东推动产业转移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建东 《大经贸》2008,(7):20-21
5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一至两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  相似文献   

7.
罗天昊 《大经贸》2011,(3):34-35
近年来,珠三角侧翼的腾飞,无疑正是肇始于广东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正式拉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各地产业转移园蜂起争雄.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金融危机的波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广东东西两翼、粤东山区和省外转移。在珠三角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企业的功能定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始兴,一个位于粤北的山区县,因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作走在前头,多次被黄华华省长在重要会议上提到并给予充分肯定。是什么让始兴县食到承接产业转移的“头啖汤”呢?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8,(7):14-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东履新后,第一站就到欠发达的清远进行调研,要求“珠三角发达地区要认真帮扶欠发达地区”,切实解决好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发展等问题。汪洋指出,如果我们就经济抓经济,  相似文献   

11.
蒋娅  马红梅 《商》2013,(22):304-304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贵州省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又是西南各省份中距离珠三角最近的省份,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及通过怎样的路径承接珠三角的转移产业,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产业承接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金融发展对广东以及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短期,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东西两翼和山区。  相似文献   

13.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大量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其中发达地区又以香港、台湾等地为主。经过20年多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3年,“泛珠三角地区(9+2)经济合作”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抢抓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升级的良好机遇,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积极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四大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区域间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西两翼和山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但与珠三角的差距不见缩小,反而日益扩大。文章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为此山区与东西两翼必须采取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承接模式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州模式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产业承接模式。欠发达地区只有抓住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州模式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产业承接模式.欠发达地区只有抓住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衡阳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竞争与挑战。那么,衡阳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力究竟怎样?本文通过成熟度这一指标对其评价,以便给予其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希望以此评价,为中西部其他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东、南部发达地区,而其中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重中之重,实际上,这一中国经济制高点都没有站上全球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又怎么能够通过转移带动内陆的经济发展呢?产业升级一直就在喊,但经济结构已经产生了惰性,形成了发展路径约束。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倒逼了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过程。东、南部发达地区必须扔掉坛坛罐罐,快速实现技术和产业升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内陆地区转移,同时企业过于依赖出口加工的情况必须有所缓  相似文献   

20.
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飞 《市场论坛》2009,(1):10-12
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问题.广西作为珠三角近邻,泛珠三角经济区9+2的成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探讨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本地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