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建设项目用地管理等提供基础图件和数据支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试对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调查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价格月刊》2010,(3):F0003-F0003
婺源县国土资源局于2003年由原土地管理局与原矿产资源管理局合并而成,主要进行土地、矿政、测绘和地灾等行政管理。局机关内设地籍管理股、测绘管理股、土地利用股、资源规划耕地保护股、矿产开发管理股、矿产资源管理股等11个职能股室。下属土地储备中心、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国土资源市场交易管理所、征地测绘办公室5个单位和11个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已经逐步成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热门问题之一,而土地整理中项目干系人管理还很不健全。土地整理项目的团队建设应引起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目标: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互馈关系,本文在阐述北京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规划的脱节导致交通建设时序与土地开发时序的矛盾、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潮汐交通、高密度开发与私人交通方式不协调等现象,并从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的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芸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421-4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村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的提高。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地质灾害频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占尤秀重要。如何科学地进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田、水、路、林、村的优化配置,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甩地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决定村镇的规模、性质、布局和发展方向。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编制有利于各类相关规划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村内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鲋,搞好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带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娟敏  季文光 《现代商业》2013,(17):271-272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兼具有城乡两重性质的城市边缘带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相互交错,土地利用问题很多。本文主要借鉴土地利用的有关理论,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订和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技术创新及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实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书亚  高锋辉  王鹏飞  张伟 《华商》2008,(14):108-109
通过工作实践,遥感影像的应用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调查,是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的充分体现。建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能更好的为该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政策     
<正>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规划》的具体目标:到2010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274万公顷(4110万亩),平均每年补充耕地27.4万公顷(411万亩)。其中:1.土地整理全面展  相似文献   

9.
吴修灵 《商》2013,(15):244-245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科学的构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为各省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土地整理的概念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特点,以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土地整理规划为例,对土地整理规划目标、原则、规划方案、投资估算与方案评价进行研究。本研究能够在南方低山丘陵土地整理规划中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同时也是政府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政府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组织土地利用,能动地协调人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土地利用需求上的矛盾,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从土地规划理论出发,引进沟通式规划来弥补我国土地规划的缺陷,希望对我国以后规划工作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多 《中国市场》2014,(39):75-76
本文主要以区域空间集聚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居环境理论为指导,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连队居民点整理中的经济问题,结合团场居民点整理的实际情况,对一〇四团连队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土地整理过程前提是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发挥经济措施的主要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做到依法依规的科学规划,规范推进连队居民点整治、因地制宜、注重实施,来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一般方案,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数据建库工程技术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整理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总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做法出发,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到2016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但京津冀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度十分明显,无论土地用途选择、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等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与《规划》的目标差距甚远,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势必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北京、天津、河北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间的差异,为后续《规划》的实施和京津冀土地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整理挂钩中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燕 《江苏商论》2006,(7):157-15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土地的权属调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权属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权属的调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以及耕地的保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探讨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村土地复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村规划实施难、一户多宅制止难、复垦工作推进难。解决的办法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市场化运作;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要与各类专业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要与"空心村"整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村镇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又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于地少人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工程创新团队在"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修复"、 "土地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工程"等研究领域积极开拓,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共同建立了"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创新团队博士生导师付梅臣多年来在土地利用与复垦、不动产评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实践,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近日.<中国科技财富>就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对付梅臣教授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加深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问题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补测、新增变化数据采集、数据更新入库和4个方面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要求,实现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实势性、现状性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