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并规定了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鉴于此,本文从促进相关立法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出发,紧扣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如何保障这一主题,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且着重探讨了遏制家庭暴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就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加大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加强妇联组织建设,使妇女维权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舆论宣传和法律帮助,建立健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增强抵制家庭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微观金融的本意是关注贫困农户,尤其是贫困妇女;妇女权益涉及到性别平等、家庭暴力、艾滋病防控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基于WOS(Web of Science)和CNKI的检索结果,将妇女权益作为考量微观金融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文献梳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对于微观金融中的妇女权益问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上的特点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研究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现状入手,分析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不足,并着重提出了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琦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81-84
家庭暴力是我国社会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其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涉及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多部单行法律中.虽然已经有多个专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单行法和地方性法规对预防家庭暴力发生均缺乏效用.在美国法上,以1976年宾夕法尼亚州免于虐待之保护法案为肇端,至1989年所有州都通过引入民事保护令(civil protection order)制度以保护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妇女.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反家庭暴力法制相关问题,分析了我国法的不足和缺陷,为建立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虹 《魅力中国》2010,(18):135-135
家庭暴力、离婚、同居、一夜情、婚外恋等,这些上个世纪人们婚姻道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到了21世纪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为传统道德所不容的“第三者”已渐渐被反叛传统的新新人类们所厌倦之时,人们在异性交往的道路上,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第四者”。第四者引导着人们进入了行动至上的体验爱情时代。如何让夫妻双方“从一而终”,当代婚姻道德新问题的出现给人们的婚姻生活敲了警钟,政府有关部门和舆论媒体一定要重视这些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现象,给予严厉的打击与惩罚。  相似文献   

7.
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导向的改革,使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市场价值及其表现形式的货币,一方面摧枯拉朽般地扫荡着以往的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成为新道德体系的基础,并要求新道德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道德也处在一个转型期和重建期。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它并不是拒斥道德,而是要求体现其内在规律的道德,并为之生存和发展提供道德依据和道德的辩护。这是我国目前道德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8.
闾彬  华南 《理论观察》2007,(2):31-32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应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并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生活性和时代性,来帮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金燕 《魅力中国》2014,(23):309-309
在家庭暴力中绝大多数受害人是女性,在女性因家庭暴力导致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从被害人逆转成犯罪人的,她们所侵害的对是特定的--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最后导致其以暴制暴逆转的原因有自身的内因和社会外因,要从根本上遏制家庭暴力,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只有通过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完善立法、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雷涛 《当代陕西》2011,(11):12-12
文化建设是—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长久的发展命题在重大的历史转型期,以精神和道德建设为重心的文化建设,强烈地影响着社会各阶县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塑造,也决定着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素质。衡量文化发展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论劳动者文化——尊重和维护劳动者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凯 《开放导报》2004,(5):92-94
在肯定和实施企业化的同时,应提出和研究劳动化。劳动化的内容可分为经济化层面、社会化层面和观念化层面。其基本作用一是以劳权意识为基本价值导向,二是体现劳动权益,三是规范劳动行为。劳动化与企业化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种不同的群体化。建设劳动化,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献华  王陈立 《宁波经济》2007,(12):45-47,30
如何防制家庭暴力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文章在考察家庭暴力的概念、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出一些建议,并对如何处理受暴妇女杀夫的刑事责任提出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3.
事实婚姻作为两性结合的一种方式,古今中外均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事实婚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针对事实婚姻的法律法规,既反映出代表社会主流意识的法律背后对男女两性的建构,也体现出法律对妇女等弱势方权益的保护水平。现从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四次《婚姻法》及解释中涉及"事实婚姻"的表述及调整的分析,揭示出国家立法在处理"事实婚姻"问题上的两性不平等隐患,并试对"事实婚姻"这一社会现象的长期存在做出两性关系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对外开放和信息全球化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受教育者面临新的困惑,教育者面临新的挑战,加强转型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因此,要充分认识转型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淡化意识形态,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倡导终身道德学习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体现政府的信任用能力,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本文简要分析了转型期间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并为加强转型期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心理看农村留守妇女参政——以宁夏固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妇女的参政问题是伴随着我国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而产生的。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为例,从政治心理角度出发,结合有关激励理论,对农村留守妇女参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设置合适的发展目标、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和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来激发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有别于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新型管理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立法层面,已有行政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在执法层面,行政机关也在适当的情形中采取了行政指导的行为方式。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在稳步前进,服务行政渐渐登上历史舞台。如何在服务行政的理念之下,尽可能广泛而充分实现行政指导对市场主体的积极功能,以稳定经济秩序、保护主体权益、规范行政行为、发展市场经济,并通过法律救济来保护市场主体在行政指导中的合法权益是本文的致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有其社会学和法律内涵、自身的特点、存在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家庭暴力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法律根源、文化根源和婚姻的内在根源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作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应对策通过教育转变社会、个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究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和实现家庭暴力的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中缅边境跨国婚姻现状,探索从微观柔性视角加强管理的对策:从思想上重视中缅跨国婚姻;做好对缅籍妇女的相应接纳工作;加强择偶观教育引导,拒绝非法婚姻;提供缅籍妇女融入社会的机会平台;有序组织缅籍妇女的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有其社会学和法律内涵、自身的特点、存在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家庭暴力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法律根源、文化根源和婚姻的内在根源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作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应对策:通过教育转变社会、个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探究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和实现家庭暴力的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