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联储将于何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在过去一个月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给出多种说法,仿佛在跟全球投资者“捉迷藏”。6月19日,伯南克告诉市场,虽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可能今年稍晚开始放缓QE,明年年中可能结束QE。这是美联储第一次透露出清晰的时间表,全球市场随之巨幅震荡。7月11日,伯南克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表讲话中转了口风,以“可预见的未来都需要高度宽松的政策”的表述安抚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QE政策的缓慢退出,只会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会扭转进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月下旬,美国宣布计划第二次缩减QE,并开启2014年首次讨论加息的条件。外界曾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停止购债,最早在2015年年中加息,这早于此前市场曾预期的时限。新兴国家货币市场受到这一消息重创。大规模资产抛售在阿根廷、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退出QE后,美国债券市场将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熊市,这只会让长期资金流出美国而不是流入。伯南克后期的QE以及伯南克之后的QE会怎样,中国的财经官员、经济学家与部分市场人士普遍持有的逻辑是:美联储实行QE时,大量投放货币,资金流出美国,进入新兴市场;一旦美联储退出QE,收回货币,资金将从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应对美联储退市,个人和企业可以降低杠杆、理顺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分散投资风险。美联储终于迈出了结束量化宽松(QE)政策的第一步,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这是很小的一步,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推出了三轮QE,在金融机构惜贷的情况下维系了美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现在缩减QE规模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5.
美联储在2014年10月29日停止实行资产购买计划后,表明2008年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简称QE)正式退出。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必然会受到美国实施和退出QE的影响,而且,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金融市场必然会发生剧烈动荡,这除了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作用以外,还会让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受到美联储退出QE的外溢性风险。文章在介绍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QE政策退出对我国居民资产组合的动态预测,阐述QE政策退出对各项资产组合的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关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的声明中向投资者暗示:预期低利率政策还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美联储向市场投放的这一信息,被许多投资者解释为:首次加息要到明年年中才会来临。 很显然,美联储不愿看到市场因美国10月份停止QE而处于不安的状态。于是,从9月18日开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会不会在9月份缩减OE规模?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本土经济学家对此判断不一,比如摩根大通银行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里等最近高调表示:美联储可能存9月17日至1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缩减货币量化宽松(QE)的规模;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则预计:美联储到今年底或者明年才会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8.
9月18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例会上并没有如此前市场人士普遍预期,开始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而是出人意料地按兵不动,令市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9.
3月份美联储的FOMC会议引起市场很大的震动,不仅确定在今年10月份彻底结束QE政策,而且首次提出可能在明年夏季开启加息。美元走势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美元走强,这是一个外汇市场的基本逻辑。那么,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会导致美元中长期大幅走强吗?美元的涨跌究竟如何影响美国的整体利益?由于美元走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重要性变量”,所以理清上述问题,是理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大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时间9月1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9月政策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规模缩减没有设定确定日期。这一“超预期”的消息让市场绷紧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美国股市应声大涨,中国股市也是一片欢腾。美国推迟退出OE的七大理由作为美联储当家人,伯南克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正因为此,他一向谨言慎行,外界只能从他发言的字里行间来推测美联储将采取措施的具体时间、方式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