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从16世纪莎士比亚写《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开始,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就是精明、贪婪、吝啬、自私自利、为了资本的流动增值不顾他人死活、善于投机倒把。这些形象在莫里哀、巴尔扎克的笔下都能经常见到。 到了19世纪中下期,真正的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开始出现在  相似文献   

2.
桑叶 《中国企业家》2003,(3):148-148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其实每天都在和“商人”打交道,只是我们平时对他们的称谓是充满中国色彩的:“企业家”。这本《品味资本》就是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结果之一——一些商人——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商人读书”栏目里做关于某本书的对话,到可以结集了,便付梓出版,变成了一本关于书的书。 因此,《品味资本》,其实就是一本记录商人读书的书,它的主要动议者、实践者,是王巍,也是我所认识的这些商人里,惟一主动宣称自己是“商人”的那位。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在厂长经理中那些少数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伴随着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脱颖而出,正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他们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以及股份公司的运营相联系,能以其创新的意识、卓越的才能、敏锐的洞察,引导新需求、新市场,敢于承担风险,具有超凡的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能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塑造和培植卓越的企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营理论与方法,贡献于社会,为推动行业或整个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企业家的形象是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缩影,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企业家形象的价值在于…  相似文献   

4.
这题目一出,葛朗台,夏洛克、阿巴贡诸人纷至沓来。确实想不起文学作品里有什么正面的商人形象,即使有,给人留下印象的也一定是跟他演对手戏的不择手段的同行。或者这么说,商人被赞美远不如他们被挖苦被抨击更能让人记得牢。  相似文献   

5.
201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召开之时.恰逢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发出给企业“松绑”放权呼吁信30周年。福建省30位企业家在此期间致信习近平总书记,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题.建言加快企业改革发展。习近平同志7月8日给企业家回了信。回信是写给福建省30位企业家的,也是写给所有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6.
啊,厂长     
写下这个题目,不由深深吸了口气:啊,厂长,国有企业的厂长,最辛苦、最劳累,眉头紧锁,担子沉重的,就是你们了! 想当年,一篇《乔厂长上任记》的小说,聚焦了社会的目光:你们大刀阔斧,闪电霹雳,振臂一呼,威风八面。一说到改革,哪个人的脑海里,不首先冒出厂长矿长经理的形象来?不管是你们带着机油味儿从工厂矿山走来,满腹经伦从专业院校走来,眼宽手高从上级机关走来,还是从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脱颖而来,社会为你们定位:你们是国民经济链条上最用力的环扣,是工业企业中的排头兵,是工人群体中的佼佼者。一位工人熬到厂长,犹如士兵当了将军。一个  相似文献   

7.
胡春桥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4):227+235-227,235
中国寡母文学形象的意象原型,来自于遥远的过去。这是我们的祖先重复的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留下的"一块碎片"。在后来的文学著作中不断的演绎,比如《红楼梦》、《补天》、《女神》等。而这"一块碎片"—补天女娲意象,成为后来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中寡母形象的来源,一代代的演绎,至于后来形成了一部分寡母文学形象,即弗莱强调的文化原型,带有扭曲变态的情节。也许是历史开的玩笑,中国的原始原型到文化原型的变迁,却让读者看到的愈带有"寡母情节"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王效金高论: 学会了划句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世上无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 冲击市场发展的梗阻,必须“两条线作战”,学会做“好企业”的文章,既造血又补充血源。 企业家应该是“裁判长”,不应该是“消防队长”。 老板的知识应当叫“外行听起来很内行,内行听起来不外行。” 看完古井集团总裁王效金最新论著《我是商人》,我深深地为王效金敢于公开提出“我是商人”的思想发自内心的叹服。《我是商人》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超前的思维较完美地回答了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市场竞争机制就是在众多企业里扎不下根?制约国有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夏盼 《企业导报》2014,(10):181-182
威廉·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可以说他的作品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给后世的剧本写作带来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威尼斯商人》以其富有讽刺韵味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的时代画卷,而剧中的主人公之一吝啬鬼夏洛克也成了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形象之一。笔者将通过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来深入分析莎士比亚在塑造形象时的多样性构建。  相似文献   

10.
资讯评论     
也要关注中小企业命运 我是一个江苏小企业的老板。看了《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1期的封面报道《这一轮》之后,很想说两句话。 首先,贵刊能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待宏观调控,展现我们商人在“这一轮”中的悲欢离合、迷惑与自省,从这点可以看出,贵刊确实是牵挂企业家的命运,在为企业家阶层说话。但略显遗憾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个阶层的形象怎样被人们提起?再过20年.这个阶层又会以怎样的形象被人记住?“中国企业家》梳理了20年来这个阶层的变化,这里记录的是他们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的变化。我们观察到,中国企业家阶层在20年里从社会的底层迅速崛起.成为改变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生活内涵由简单变得复杂.生活品味由粗糙变得精细.他们由“农民企业家”变成了活跃于国际商场的大商人。他们成为社会新思潮的引领者.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群。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3):80-81
2005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完满落幕。借助这一次的评选活动.候选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我们看到了企业家个人形象对企业的影响力。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正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在企业品牌塑造之外,越来越重视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塑造。那么。企业家该如何成功塑造个人形象及个人品牌呢?《经营》专访了名品牌管理专家曾朝晖。请他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钟伟 《英才》2005,(8):70-70
我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企业家个人形象超越企业形象,甚至让人觉得企业不再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像王石,个人形象非常的鲜明。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忘记了企业。第二类,企业家过度曝光,使得商业味道过浓。这类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的知名度也因企业家的高出镜率而水涨船高,但是否美誊度会增加,就很难说了。潘石屹就是一位很会利用媒体的企业家。他每次在媒体上露面部很明  相似文献   

14.
遗憾的是,20多年来本土文学作品里企业和企业家的形象, 大多是这样“黑心”、“浮躁”、“纵欲”《兄弟》下部终于出版了,余华在后记中说:“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企业家们看了这部小说会不会有认同感? 《兄弟》下部也可以说是一个商业时代的故事。“这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 刘镇和改革开放后的许多江南县镇一样,商业的根芽,开始在这里迅速成长。县办福利厂、五金厂, 以及个体户童铁匠的铁匠铺、小关剪刀的磨剪刀铺、余拔牙的拔牙铺、王冰棍的冰棍车、苏妈的点心店,就是这么点基础,经过能人李光头的组织和整合,刘镇变成了“华东地区最重要的破烂集散地之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下半年,一部以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为原型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引起热议,仅两个月时间播放量就超过120亿,位列年度电视剧播放之首;同年3月,另一部反映浙商发展史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也有女性企业家的身影。近年来,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女商人、女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影视剧里。  相似文献   

16.
有企业就有企业家吗?厂长经理就是企业家吗?企业家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经济观察报》记者马国川带着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采访了经济学家张维迎,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  相似文献   

17.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企业自身特征和状况的主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员工队伍形象、企业家形象、企业外观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厂长爱看《河北审计》邯邢冶金矿山机械总厂厂长曹福录以一个现代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于1985年6月率先组建审计科以来,经过几次企业结构调整,压减人员,总是优先保持审计人员的稳定。厂长爱看《河北审计》在全厂传为佳话,厂审计科订阅的《河北审计》,每期收到后,...  相似文献   

19.
在东莞市长安镇众多的企业家群落里,美泰玩具二厂的麦庆华厂长是一个异数。在他的身上,既透着企业家的精明与冷静,又有一种父亲般的慈祥与谦和。想象这样的厂长应该是很有架子,而且也很不容易见到,没想到麦厂长态度很友善、诚恳,并且也很健谈。和他交谈,我们感受不到一点商人的气息。面对我们连珠炮似的提问,他像解答学术问题一样精辟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初建美泰时所遭受的冷遇,使我强烈地意识到一个外向型乡镇企业厂工的责任。 美泰玩具二厂属于“三来一补”性质的镇办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商MATTEL在中国的生产厂…  相似文献   

20.
<正>当看到《国器》这部小说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免油然而生。记得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初期,就曾读过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和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都反映了那时的人们对当时国营企业未来发展的憧憬、期待和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