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3,(9):38-38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呼吁,要高度重视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当年产不足需的情况,保护好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过去的“藏粮于民”、“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转变。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中国的大国效应决定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中央指出.靠国际市场保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而要解决粮食问题,立足点应建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立足于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2004年,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何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笔者在广泛收集近年来有关粮食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希望有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创造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的世界奇迹:1988年粮食总产量还不到4000亿公斤,1993年超过4500亿公斤,1996年实破5000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三级跳”,1996至1999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4年间平均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薄弱,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出现的粮…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既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持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一些措施,并展望我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认清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方法]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粮食产出能力、政策支持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方面14项具体指标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统计数据,对2004—2015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及排序。[结果](1)与非主产区比较,12年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物质装备水平、资源禀赋水平和粮食产出能力远远高于非粮食主产区。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从200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非主产区降低得更快。(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2004—2015年间,主产区及全国的资源禀赋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粮食产出能力、政策支持水平4个一级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主产区5个一级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各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且保持稳定的有3个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名提高较快的有3个省;排名下降较快的有2个省。在此基础上,结合粮食生产的现状,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结论] 2004年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逐年提高。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呈下降趋势。12年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因此,要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土地和技术等潜力,而且粮食生产要向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以国家粮食产业政策为指针,辽宁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借用灰色系统方法,采用来源于统计部门和部分专业部门数据,对辽浑太流域粮食生产能力予以综合研究。报告认为,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左右辽宁经济全局发展能力的作用。解决辽宁粮食问题的主要出路是巩固并提高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该区粮食生产优势仍存,潜力较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所需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条件较好,不失时机地将其建成辽宁的重要“谷仓”是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战略目标是,到“八五”期末,形成以较高产量为代表的,包括耕地、种植业結构、能源投入、科技投入等系统综合生产指标在内的稳定生产能力,争取在本世纪末建成现代农业区雏型。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综合开发、配套发展;科技先导,内涵挖潜;自力更生,增加积累;优化组合,良性运转”。战略方针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增加投入,持续建设”,战略重点是,建设系统指标约束的高标准商品粮基地,落实到乡、村的具体地块。辽浑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面临几大系统的制约。打破制约,提高辽浑太流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是:实施“5819工程”;配套落实耕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农、改善生产条件、强化农用工业、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利益关系、生态建设、经济技术协作、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国营农场骨干示范作用、控制人口和引导消费、建立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等十四项产业政策措施,以实现综合整治、系统提高。加强对辽浑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发的领导,应从完善市带县体制,建立粮食作物专业(行业)民间协调组织,强化区域开发指挥调度系统入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体系的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海峰  王姣  李鹏 《农业经济》2004,(11):33-35
提高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我国已建立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护体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体系还有许多不足,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  相似文献   

11.
广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调查了40个县6350户农户粮食生产情况,综合评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结果显示:广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受耕地、自然灾害、生产条件、种植结构、科技进步、农民文化素质、政策及市场等8种因素影响。耕地减少和自然灾害是主要因素,为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广西粮食生产只要对策措施得力,近期还是安全的 ,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采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综合比较了三类产销区、八大自然区域和31个省区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测度了以上各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长情况。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涉粮部门每3~5年定期评估各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时调整粮食产销区中各省区和主产县市的名单,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分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现实粮食生产能力和潜在粮食生产能力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特点,并依据制约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稳定粮食面积、控制人口增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投入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丰缺状况,从综合生产要素装备水平方面分析了清流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点;从现阶段粮食供给状况、近阶段消费变化情况,指出了清流县的粮食需求形势和今后的生产定向;提出用社会总需求量、基本口粮、储备粮3个指标衡量和评价粮食安全供给情况;阐述了如何建立清流县的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种子储备系统,以及储备应急增粮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济宁市农村综合空心化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济宁农村调研获得的66个村庄数据及501份村民现实生活状态问卷,以空心化在人口、土地、产业三方面特征为依据,构建农村综合空心化测度的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结合研究综合空心化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计算村庄综合空心化指数,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提取综合空心化的显著影响因素,归纳综合空心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济宁市农村空心化的区域差异明显,综合空心化差异低于人口和土地空心化区域差异,但高于产业空心化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村庄规模、设施水平、土地收益等是济宁市农村发展的关键因子,其中人口劳动活力、村庄土地收益、人口土地规模是农村综合空心化的显著影响因素;特定发展阶段使农村人口劳动活力变低,受制度约束村庄土地规模相对上升;产业与就业向城镇、开发区集聚导致村庄土地收益降低,设施服务相对落后加剧人口劳动活力降低;农户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返村意愿越弱,但其恋土情结又使宅基地退出滞缓,最终导致人口劳动活力降低,村庄土地规模相对上升。[结论]综合空心化是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理农村空心化,首先,要承认乡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有其必然性;其次,发挥乡村多功能价值,围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特色乡村产业;第三,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使村民获得的权益由部分实现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山西省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研究的基本框架,对山西省耕地资源、粮食需求量和耕地区域生产潜力做了研究,对粮食安全和耕地阀值进行了计算,对粮食和耕地变化提出高、中、低3个方案进行预测后认为:全省2010年耕地应保持在410万hm^2,2020年耕地应保持在420万hm^2。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政策的现状及成效,阐述了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历史机遇,最后明确了重庆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原则、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政策的现状及成效,阐述了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历史机遇,最后明确了重庆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原则、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柑橘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挥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对于重庆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综合比较优势法测算了重庆市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了重庆市柑橘表现出较高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因和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