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频繁的、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不但对污染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体健康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为更好地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必须对这些事件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价值化描述。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带来出行时间延误、额外燃料消耗、生态环境损害以及额外交通事故等诸多外部成本,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开发了估算交通拥堵外部成本的模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但仅限于对时间成本和燃料消耗成本的估算.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更全面的外部成本估算模型,并估算了2010年北京车辆因拥堵而导致的外部成本损失,以期为应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在城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有的森林火灾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过火面积,着火次数,最多达到烧毁林数量等一些基础数据资料的统计上;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5.
巢湖流域水土流失的环境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在此基础上,以巢湖流域为例,针对流域特点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水土流失造成的养分损失、泥沙淤积损失、水分损失及耕地损失四项实物型损失量作为衡量水土流失环境经济损失的指标,选用替代花费法、恢复费用法及影子工程法等对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和货币化计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模型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希望能为我国灾害经济学研究者在对自然灾害成本和自然灾害损失的研究问题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评估项目设置、损失计量方法的选择、评估实施步骤等方面探讨了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方法,突出其系统性及实用性。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对象可分为肇事方和外部损失承受者,其中后者又可分为生产部门、社会群体、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损失可分为财务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两类;损失计量方法可依据法律条文并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具体情况选定;评估步骤包括事件调查、损失分析及计量、结果分析、撰写评估报告四步。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某化工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损失价值评估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湿地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阐述了湿地的功能、服务与价值等湿地评估对象的内涵及内在联系,分析了湿地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指出当前对湿地的评估主要是湿地服务价值的评估,并以长江口湿地为例,介绍了主要的评估方法,并指出现有评估方法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孙希华  张淑敏 《经济地理》2003,23(5):611-614,620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仲伯  李万 《经济地理》2000,20(6):101-105
本文把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在对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管理水土资源的设想,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能够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协调水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国  赵群毅 《经济地理》2004,24(1):8-12
首先通过对山东既有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思路的评述,结合目前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城市经济区为基础进行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基本思路。然后通过对山东省城市中心性的分析确定了6个省域中心城市,并对6个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山东省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案。最后文章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框架,并对各城市经济区的区内组织和以四条主要联系通道进行区际协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的社会动力是经济环境条件下市场调节失灵造成的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以货币化形式综合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的经济学影响,是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机制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趋势.文章在土壤侵蚀实物型损失估算基础上估算出湖南省土壤侵蚀的货币型经济损失,并分省、市(州)、县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社会经济分析.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经济损失最大;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其地区差异的原因中,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因素起放大作用;各县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值的社会经济因子相关性排序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经济环境胁迫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海伟  孔繁花 《经济地理》2005,25(3):379-382
由于山东省各市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各市在经济发展速度、资源消耗程度、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经济与环境关系发生区域分异。为了准确的把握山东省各市的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对经济的胁迫程度情况,文章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各市经济环境胁迫压力综合指数,进行了经济环境胁迫区的划分,并通过对不同类型区的研究与对比,分别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准确制定各类型区今后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经济结构转变趋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虹 《经济地理》1999,19(2):11-15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结构变动趋向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内部特征,并对今后经济结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传统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晓梅 《经济地理》2001,21(6):727-730
本文根据山东省自50年代以来的有关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和间接因素。结果表明:(1)粮食单产的提高和不同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是影响粮食生说的直接动力,其中小麦,玉米的单产与种植比例对山东省粮食总量变化贡献率最大。(2)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自然灾害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变化的间接因素,其中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总产量减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选取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样化指数、产业结构变动值、Moore结构值变化指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Shift-share方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2000—2009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利用计量结果,首次对苏、鲁两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进行了静态、动态、SSM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依据结论,提出苏、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苏、鲁两省建立科学双赢的合作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模式,促进两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经济地理》2006,26(4):647-652
中国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植物品种繁多,是我国发展多种经营和建设特色经济植物产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自1980年代以来,与南方一些有关单位合作,陆续对橡胶、荔枝、龙眼、柑橘、茶叶、油茶、杉木、毛竹、龙须草、香水稻、黄花菜、烤烟、双低油菜、木薯和牧草、药材等近100种南方经济植物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推动南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这一研究为基础,论述了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三等九级”评价系统及其基本原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限制因素改造的方向。可为我国开展农作物、林木、牧草、药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