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粮食的生产特性和供求弹性的独特性,使得粮食供求关系较小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粮食价格较大的波动,而且粮食价格的波动,反过来会引起粮食供给的不稳定。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粮食市场来讲,2004年可谓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供求关系逆转导致价格“一飞冲天”,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既促进“三农”利益又改善粮食供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市场化运营,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等等因素和现象相互交织,注定今年的粮油市场将在行业内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在此我们特对年内市场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来年市场进行概略性的展望,以期对市场人士有所启迪和帮助。一、粮食市场回顾(一)供求关系有效改善我国粮食生产自1997年以后开始整体性的连续下滑,到2003年跌入10年来的低谷。2004年小春产新前,国内粮食库存…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4~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关联动态分析,定量分析了粮食总产量与各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指出了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受灾面积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粮食产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8—2007年粮食生产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劳动力,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等8项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定量分析,总结出不同时间段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排序,,结合该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关联度比较高的指标作为神将网络的输入层单元,借助基于动量法的BP神经网络的MOBP模型预测出未来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产量,经检验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2.5%,为陕西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晏莹  龙方 《南方农村》2013,(10):24-28
本文通过对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成本之间的影响进行度量分析,用对数关系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运用Eviews软件对粮食产量和粮食收益进行回归分析,从弹性系数和净收益的角度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影响度,通过利润最大化原则预测了粮农的最优产量,最后对粮食成本、产量、收益三者进行统一分析计量,为促进粮食生产提供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分析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进行了水产养殖业的效益评价,提出了中国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标与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渔业现代化程度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正在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在渔业现代化上的差距。在生产上,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产养殖、捕捞体系;在科学技术上,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物质装备上,已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由市场经济造就出来的多种经济形式的渔业大中型企业及企业集团,正在以强劲的实力,成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的中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渔业现代化建设将得到继续增强,从而尽快进入渔业现代化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粮食部门在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同时,注重抓发展,按照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的思路,构建新的粮食流通格局,有效地把基层粮管站(所)改造成为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既经营粮油也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用品,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巴州、什邡、广汉和邛崃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安全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近几年来,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特别是2007年以来,严重的国际粮食危机以及我国罕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5日所作政府报告中提到了我国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就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粮食安全存在隐患”。如何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开展粮食生产保险工作,是稳定农民增收和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Trade policy, biotechnology and grain self-sufficiency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growt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been extraordinary. However, it seems unlikely that China will maintain self‐sufficiency in grains by 2005 without substantial intervention. We develop a CGE model to assess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Chinese policy makers. We compare the welfare effects of import tariffs and domestic support,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biotechnology as a means to achieve self‐sufficiency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ce interventions that would be required to maintain China's desired self‐sufficiency ratios are considerable, and are unlikely to be compatible with WTO accession. The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required are also significant, and likely beyond the current potential of bio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湖南近50多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对影响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各项因子作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是影响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的首要因子,它的制约作用呈上升趋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有重要影响;自然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下降;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不断上升,农业用电量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总产量影响较小;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湖南省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达3023.48万t。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和新的国际海洋制度的建立,大陆和台湾的海洋渔业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渔业资源枯竭、过度捕捞严重、作业区域日益缩小等。两岸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鱼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渔业合作空间广泛。本文总结了目前两岸海洋渔业的发展困境,指出了两岸渔业合作的基础,分析了两岸在远洋渔业、水产品贸易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岸渔业学术单位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与此相对应,关系到世界64.4亿人民的基本生活的粮食安全问题仍在困扰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粮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国内外粮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做了总结。采取立体与动态的方法,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粮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鳖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规模。面对市场冲击,何去何从,作者从我国养鳖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及前景展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和粮食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机遇,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却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一些挑战;受布朗先生对中国粮食问题研究的启发,运用我国1978~2000年的相关数据以及常用的双对数线性模型,考察我国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粮食生产负相关,工业化对粮食生产的正效应小于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Grain-for-green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in West Chin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hina's grain-for-green policy of converting steep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tives to develop its western inland regions. Using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impacts of this polic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addition to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convert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and its associated impacts, three other scenarios were sim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ere in the range of 2–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policy might not have a major impact on China's future grain supply and the world grain market. At the local level, however, impacts could b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中国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由供大于求向产不足需转变.近两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状况,分析研究中国粮食产需、流通及消费形势和发展趋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