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的安全性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探讨了从银行账户管理、银行存款结算控制、银行存款核对控制和零余额账户管理几个方面提出资金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加强,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体系逐渐得到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此紧密相关的是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并将其全面推行,加强内部控制。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对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操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等问题,通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内容,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俪蒙 《北方经贸》2013,(5):143+145
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在业务支出的核算与控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和具体措施。例如全面加强预算管理,构建单位业务支出账户体系,增加反映业务支出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使单位会计在控制业务支出、节约财政资金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行,行政事业单位相继开立了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在实践中为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商》2015,(3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支付结算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数量成倍增加,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人民银行对结算账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栾南南 《现代商业》2013,(30):244-245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水平普遍较低。由于没有很好的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规范的对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和会计核算,且全面预算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我国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水平不断弱化。因此,本文提出对事业单位中财务的管理进行革新,使会计核算做到符合规范,使财政性的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益,深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推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王娟 《商》2012,(9):125-12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背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散支付"的国库管理制度、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主要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由于各级财政、税务、海关及其他政府收费部门都自行设有众多的收入过渡账户,因此,大多数单位都要通过上述过渡账户收付资金。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上级单位通过收入过渡截流财政资金,另外,主管部门不及时将资金缴入国库,大量预算外资金沉淀在各部门账户上。在目前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已然稳步推进,在这个条件下,搞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阐述基于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暴露的问题,并对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提出若干可行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高校住房公积金账务处理情况 关于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列支渠道,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南财政部门核定收支后,在预算或者费用中列支.同时规定,单位应按时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变更和注销登记及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转移工作.单位住房公积金账户及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开立应当遵守人民币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变以往财政性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缴库和拨付的方式,有利于财政性资金规定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规范运作,有利于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过程的有效监督,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用款及时,解决了财政性资金截留、挤占、挪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开展和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银行账户是财政资金运行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账户管理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财政和银行对预算单位账户审批要求不够协调,各地财政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同,预算单位缺乏对账户审批应有的重视,监管层次较低,监管手段相对被动,管理监督及国库改革不到位。对此,应进一步完善账户管理统一和规范账户审批政策,创新账户管理机制,严格账户审批管理,加强账户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和基础做起,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资产使用率不高,缺乏健全的账户管理体系,固定资产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政府应降低购置成本并加强管理,明确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与价值,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等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不仅初步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公共财政体系,而且逐步建立起了现代、科学的集中财政管理制度。在此大环境下,事业单位做好会计审核工作成为必然要求,保证财政拨款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的会计审核工作存在众多问题,还无法适应当前环境。很多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做好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其中存在如下问题:各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制度不统一;入账依据不规范;核算主体混乱;账户管理松散;会计报表流于形式;会计控制形同虚设等。为了完善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完善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够提升我国会计核算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资金划拨至人民银行或其他指定银行的国库账户上,若是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支付款项或购买商品,则必须先向国库支付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再从账户上划拨给单位。这种制度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更透明、更高效,而事业单位作为这一制度的直接实施对象,其运营和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此,将分别阐述事业单位的定义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变迁,再分析事业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及办法。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1)
本文是针对工程项目共管账户管理问题的探讨。笔者结合了自己的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工程项目共管账户的概念与作用,然后就实际项目建设中共管账户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和对策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地正在椎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高级形式,会计集中核算就是成立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由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统一在银行开立一个账户,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核算中心账户上,实施集中支付,统一核算.为了进一步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增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城建资金收支中的漏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 为进一步增强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浙江省衢州市已于2002年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按“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统一核算”的管理办法,对行政单位或视同行政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集中进行统一核算,取消各单位原有的银行账户和会计核算岗  相似文献   

18.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预算执行的根本性制度,在政府财政收支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各级财政部门逐步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管理,财政支出由财政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改变给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的管理带来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是否可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会计中心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为一体的财政管理形式。在保证机关事业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部门成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各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相应的会计监督工作,取消了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自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以来,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管理效能、控制了会计舞弊行为。然而在取得这些成效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一些外来冲击因素和经济内在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产生不利影响,制约和阻碍了这一账户的进一步开放。本文通过对目前几个制约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国际储备、金融市场、通货膨胀和产业结构等一系列现实而敏感的问题,从而创造性提出开放过程中遵循资本账户的弹性化管理和差别化管理原则,尤其创新性地提出资本账户管理中应急调节机制的建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