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承 《英才》2004,(9):46-47
浮上水面、大红大紫的.是汽车制造厂商;沉下水底,盘满钵满的.是汽车配件厂商。据统计,—辆车的总价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车制造商的总装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不起眼.就瞧不起这些汽车配件厂商。以美国的德尔福公司为例。德尔福有几样东西不生产,包括车亮.发动机.玻璃、轮胎等。据说把这几样东西.连同穗尔福的产品组装到一起。就能变成一辆完整无缺的汽车。  相似文献   

2.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21):50-51
像联想、TCL一样玩一出“蛇吞象”?——这可不是万向的国际化作风此刻,万向美国公司负责人倪频的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机会。美国最大的两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和伟士通双双进入破产程序。前者是为全球头号汽车厂商通用汽车公司供货的.而后者则服务于福特。鲁冠球将参与重组德尔福称之为  相似文献   

3.
李萍 《企业导报》2011,(21):100-101
<正>一、引言汽车配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汽车配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汽车需求量,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配件企业纷纷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使得我国汽车配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总数8000多家,其中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降到10%以下,很难再依靠保护等手段来限制汽车厂商的零部件采购渠道的选择,国外技术含量高,质优价廉的配件可能成为其首选目标。象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零部件都长期列于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的采购名单上。而中国的零部件厂商大多数为国内几万辆、十几万辆汽车配套,目前尚靠种种保护占有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但很难预料,在种种保护取消之后,这些零部件企业是否还能成为国内汽车厂家,尤其是未来的汽车车型的配套商(如上海通用就已采取了全球采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汽车零部件德尔福日前申请破产保护,预计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裁员并削减薪金,还将关闭31家美国工厂中的多数工厂。德尔福的破产让美国汽配业一片哀鸿,而成本低廉的中国企业却欢呼雀跃,它们可能因此赢得这家美国最大汽配公司释放出的订单,仅在中国台湾地区,由此带来的商机预计就达1.6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8日,全球营业收入排名第二的上市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在美国密西根州特洛伊市宣布,德尔福及其在美国境内的38家子公司已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条,于当日在纽约市申请美国公司破产保护。两个月前,德尔福就曾发布消息称。如果公司与美国工会组织(UAW)和其最大客户通用汽车不能马上就一份拯救协议达成一致的话,德尔福就将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条申请破产保护。两个月后,德尔福与前两者没有就“拯救德尔福”达成一致结果,最终走上了破产这一步。  相似文献   

7.
与国外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发展还尚不成熟,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此对企业的费用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提高。笔者针对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东风零部件的现状 1、面临上下游供应链的双层夹击 东风汽车经历了2002和2003两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有所趋缓,零部件企业生存压力剧增,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2004年开始的整车价格战,使汽车厂商把过剩的生产能力成本压力部分转嫁给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在双层夹击中,赢利水平越来越低,统计表明,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20%左右,而中国的零部件平均利润仅为7%.再加上大量跨国公司在国内建厂后与之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商的持续跟进,本土零部件企业生存变得举步维艰,东风零部件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家底尽管能够生存,但日子大不如从前.  相似文献   

9.
汽配产品质量“不配” 劣质汽车零配件是当前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对北京、天津部分汽车零配件产品进行抽查时发现,多数产品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零配件大量充斥市场。 这次抽查的重点是北京西郊汽配城、四元桥汽配市场和天津汽车配件城大型气配市场经销的汽车分电器和点火线圈。这两种产品是国内主要车型使用的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两个关键部件。 经检测,17种分电器有12种不合格,上海普星汽车零部件有  相似文献   

10.
80年前,雪铁龙公司的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先生曾经说过:汽车厂商卖的不仅仅是汽车,还有无微不至的服务。售后服务新理念早在1919年,安德烈·雪铁龙就率先提出了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概念。雪铁龙大胆提出要推出一种“未来汽车”,既非高级四轮敞篷车,亦非微型车,而是一种车身线条充满现代感、四座、四缸发动机、八马力、百公里油耗8升的鱼雷形敞篷汽车,而且每天将生产100辆这样的汽车。雪铁龙提出生产并销售整车的想法大胆而有创意,因为在那之前,所有汽车销售时实际上只是一个带发动机和底盘的汽车架子,其他零部件都还得另外配。在提出整车销…  相似文献   

11.
徐大全: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2010年9月加入博世,负责管理博世中国汽车技术业务。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后获干叶大学生产科学和技术博士学位。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都成为车企的重要起跑线。就在车展开幕前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获批,这大人刺激了国内外厂商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方面的雄心。  相似文献   

12.
汽车滤清器分为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三种,一般称作“三滤”.它们通过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机油和燃油进行过滤,除去杂质防止发动机部件磨损,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和提高功率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是汽车发动机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滤清器是汽车配件中量大面广、低值易耗产品之一,无论是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还是空气滤清器以及滤芯,多数是一次性的损耗品.  相似文献   

13.
李文友  梁海松 《英才》2014,(6):52-53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将面临愈加复杂的成长压力。谨慎保守,甚至有些古板——在2007年初加入博世集团这家老牌的德国企业之前,陈玉东不止一次听到业内对这家企业的类似评价。七年过去,一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产品开发方面,曾经是德国总部有什么产品或技术就拿什么到中国,要让德方改变一个螺丝都很难。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来提供产品。"事实上,  相似文献   

14.
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物流配送业是各个环节衔接得十分紧密的高技术行业,是国际物流业公认的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领域。目前,欧美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是8%左右,而日本汽车厂商甚至可以达到5%,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德尔福已经学会伺机而动,不去争一时的市场和机会。他们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更高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对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样的汽车巨头而言,上海市郊这个江南小镇,已经成就了汽车零部件“中国造”的中小企业集群。人们当然认识到,安亭镇的出现,是适应了汽车大鳄们降低制造成本的市场需要。这几年,汽车业巨头们在价格战的火拼中吃尽了苦头。瞄准价格低廉的中国零部件企业自然成为新一轮涌动的大潮。让跨国公司加快进军中国市场步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推出众多的新车型时,他们国内很难提供配套的零部件。而进口配额又因为受限而远不能满足整车厂需求。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巨大的市场需…  相似文献   

17.
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快速进入全球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嘉伟  郑豫 《中国企业家》2005,(15):102-105
汽车厂商在中国采购的意向渐浓,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还需要本土企业在流程和质量控制、物流和供应链支持、IT和研发能力等方面改进从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崛起开始,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零部件生产部门从汽车制造商中剥离出去,行业整合和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整个竞争格局。零部件厂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逐鹿,他们的制造基地遍布全球所有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18.
王会欣 《物流技术》2014,(12):124-128
1 MS物流背景分析MS物流是一家极富专业精神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也是全国重点中外合资物流企业。MS物流已同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德尔福、西门子、松下电器机电、宝钢集团、杜邦等国内外900多家汽车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及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国内外零部件集并运输。MS物流在长安福特汽车工业园内建成长福马零部件物流配送中心Ford-RDC。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型精锻件制造商,龙城精锻在全球汽车发电机爪极市场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户主要有法雷奥、博世、电装、雷米、佩特来等十余家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销售额占营业额的50%以上。正是因为龙城精锻的专业化发展,即使在2013年全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时,龙城精锻依旧能通过源源不断的订单和高效的自动化生产能力,使公司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跨国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都是缺乏战略深远性的。其一是因为中国市场相对空白,他们只图赚钱,以前日本厂商都是这一类;其二是因为本土市场饱和,必须通过开拓中国市场加强其在全球的地位,欧洲厂商像大众就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