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华 《时代经贸》2007,5(6X):22-22,24
现阶段我国要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就必须科学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降低政府运作成本,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资,强化公益性事业支出,最终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共财政构架下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庚达 《时代经贸》2006,4(9):57-58
现阶段我国要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就必须科学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降低政府运作成本,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资,强化公益性事业支出,最终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现阶段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科技事业支出三个方面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财政运行模式下,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构建财政支出体系的关键。本文重点探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财政资源配置效果的核心内容。财政效果是财政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较关系,它包括财政资源配置总量与市场配置总量之间的比较、财政资源的各项用途与社会共同需要结构之间的比较、财政资源耗费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程度的比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红星  杜方 《经济》2007,(12):32-34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实现其职能的基本经济手段,体现政府的意志和政策,不同的支出规模和结构,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其中心环节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是个空间立体模型,主要包括公共财政支出的框架和框架里的内容。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主要是指横向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纵向的财政支出规模;框架里的内容则主要是指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8.
经过分税制改革,我国的财政性质已经由职能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但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明显存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不均、行政经费膨胀等缺陷,使得我国的分税制不彻底,公共财政不到位.因此,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力,全面、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财政支出预算改革,使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公共财政转型,彻底完成分税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哈尔滨市财政支出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勇军 《经济师》2009,(10):202-203
西部中等城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中心区域,公共财政政策的合理选择,决定着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文章就某市近年公共财政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公共财政转型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从公共财政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所存在的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改革过度市场化、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在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必须从医疗卫生产品的特殊性质出发,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投入绩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与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是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和政府政策的直接反映,因此,讨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财政工作,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职能问题。财政管理必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转变,因为政府与财政的密切关系是不容质疑的,财政管理的好坏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对于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财政管理也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精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技巧,教授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精髓是财政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特色及在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财政学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来的研究动态看,无论是财政理论界还是政府财政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如何建立“公共财政”上,把单一的“公共财政”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唯一目标模式。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存在着面广量大的国有资产,这就决定了国有资产总量中除了非市场赢利性的部分外,还包含了巨额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因而我国在市场赢利性的国有经济基础上就必然相应产生“国有资本财政”。因此,由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所构成的国家财政必然要实行“双重(元)结构财政”模式,这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特征和需要的财政运行模式。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资本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国有资本财政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双重(元)结构财政”模式的理论建构;有利于巩固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矫正国有资本财政“越位”与公共财政“缺位”并存的格局;有利于澄清国有资本在市场竞争领域进与退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的机制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我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只注重机构的存在形态,更要注重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走机构路径,应是一种制度、一个体系,它包括现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重新定位、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社区再投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综合改革以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It is well known that public insurance sometimes crowds out private insurance. Yet, the economic theory of crowd out has remained unstudied. Here, I show that crowd out causes two countervailing effects: (a) the intensive margin effect-since high demanders are crowded out, the private market now has a larger proportion of low demanders on the intensive margin (The intensive margin are those who have already bought private insurance), and so will drop quality to lower the price to the low demanders liking; and (b) the extensive margin effect-before the public insurance expansion, the private sector had lowered quality to make insurance more affordable at the extensive margin (The extensive margin is the next group of people who would buy private insurance if the price decreased), but now that public insurance crowds out the extensive margin, quality can then be raised back up to the high demanders liking.If the extensive margin effect dominates, then a new phenomenon of push out occurs, in which crowd out causes the private sector to raise quality an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uninsured low demanders not eligible for public insurance. If the intensive margin effect dominates, then crowd out will cause the private sector to lower quality, causing the phenomenon of crowd-in, in which the number of uninsured low demanders that take-up private insurance increases.These two countervailing effec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any government policy that desires to eradicate all uninsurance. First, if push out is dominant, then the private sector will respond to the public insurance by pushing out and leaving some people newly uninsured. If crowd-in is dominant, then all people can be insured and the government can do it at a lower-than-anticipated level of expansion due to the private sector crowding in.Received: April 2002, Accepted: February 2003, JEL Classification: I11, I38The views herein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r policies of AHRQ, nor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I thank Pedro Pita Barros, Hugh Gravelle, and Lise Rochaix-Ranson, and participants at the 2nd Health Economics Workshop at the Universidade Nova de Lisboa for helpful comment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