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汽驱的油藏埋深达到中深层,但是对于深度超过1000m的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1]。文章以L块深层特稠油油藏为例,应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蒸汽驱井网形式、驱替介质进行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形井网开展高干度蒸汽驱是区块有效的方式转换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8%以上。该项研究可为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3618块位于高升油田高二、三区的东北部,属深层巨厚稠油油藏,为提高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2008年以后转火驱开发,火驱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受效井组自产气量增加、气组分变化大等问题,制约了火驱开发的顺利进行,为此针对性开展了相关措施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动态调整气量为主多种采油工艺并举的应对措施,为火驱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过程中的热分布问题,通过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稠油蒸汽驱开发过程中热分布规律,对地层倾角、隔加层、顶底盖层等因素对热利用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蒸汽驱开发方案设计及蒸汽驱动态调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齐40块蒸汽驱经过近5年的开发,为保证中深层蒸汽驱的成功,实现齐40块蒸汽驱相对稳产,为扩大平面蒸汽波及,提高纵向动用程度,减缓递减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对汽驱纵向动用程度低、厚层底部剩余油潜力较大井区的探索工作,开展了蒸汽驱水平井优化部署研究,为齐40块蒸汽驱稳产60万吨产量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它蒸汽驱油藏动态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Q40块稠油油藏于2007年工业化转驱,大部分注汽锅炉采用燃油(气)湿蒸汽发生器,但经过7年汽驱开发,地面注汽系统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设备老化导致出现注汽管线热损失大、井底注汽干度低等问题,注汽设备无法满足蒸汽驱后期开发调控需求;二是单一注入蒸汽,只能从注入蒸汽量来控制蒸汽波及速率,无法对纵向油层动用进行有效调剖。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利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装置产生过饱和蒸汽和烟道气同时注入油层,既保证了井底注入蒸汽干度,极大地提高了蒸汽热利用率,同时也改善了蒸汽驱后期井组平面、纵向蒸汽波及不均,指进、超覆现象较为严重等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个国家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后接替技术研究较多的开发方式有蒸汽驱、火烧油藏、化学驱、SAGD采油等。本文以辽河油田某区块蒸汽吞吐后期转换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层倾角影响蒸汽驱热利用问题,通过油藏数值建模,对比研究了有倾角和无倾角条件下,油藏温度场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地层倾角对蒸汽驱热利用影响较大,且倾角越大,热损失越大。研究结果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方案设计、蒸汽驱动态调控具有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8.
稠油资源以其丰富的储量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也备受瞩目。对国内目前稠油开发技术标准,从稠油开发试验检测管理、油藏地质研究、开发设计规范、开发工具及现场材料要求、现场作业规范及规程等5方面进行了剖析,内容涉及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稠油冷采、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火烧油层、井下蒸汽发生器等,并提出了稠油技术标准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按照蒸汽驱筛选标准,按照蒸汽驱优化设计方法,在洼38块沙三段规划6个井组蒸汽驱。在方案执行过程中,表现出采注比、油汽比低等矛盾。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采用加深泵挂、降低注汽速度、调整工作参数、吞吐引效等提高汽驱效果,实现了汽驱井组增油2050t,见到了良好的效果,确保汽驱油汽比0.1的实现。探索出提高小洼油田蒸汽驱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火驱是重要的开发方式之一。而火驱开发中火线位置预测和控制是稠油油藏动态调控的关键,决定了火烧油层的成败。稠油油藏注气燃烧后,需要时刻了解掌握火线的位置,并根据油藏火线的径向推进距离,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调节整体或局部的注气强度,使得火驱油藏燃烧带平稳向前推进,以达到最理想的开发效果。文章对火驱的开发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火线位置预测与调控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各大油田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火驱是稠油最具潜力的方式转换技术,在国外已实现商业化开发。国内辽河油田率先在D块开展规模试验,历经多年技术攻关,在多层火驱设计基础上,形成辽河特色的火驱开发关键技术,完善火驱开发效果评价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2.
G2块自投入开发至今已有30余年,经历了天然能量、蒸汽吞吐、注水等几个开发阶段。本文针对注水后的稠油油藏G2块,存在的纵向动用差异大、水驱方式开发潜力有限、区块开发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转换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开发方式粗筛选、相似区块类比(相似区块火驱开发效果较好)、油藏工程计算、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火驱方式是G2块未来较可行的开发方式,达到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海上油田开发受其特殊的条件限制,与传统开发相比多采取高速高效的开发方式,为此合理的水平井井网优选将会提高海上油藏开发经济效益,降低方案实施风险.结合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XH6区块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合理井网优选,确定了合理的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采油速度及合理注采比5项指标,从而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对同类的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桩西油田桩斜139块稠油油藏底水锥进快、注汽压力高、措施单井投入大的开发现状,剖析问题根源,结合潜力认识,创新低成本工艺,从新工艺不动管柱提质增效和主导措施治理低产低效井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微观油水调控冷采降粘、氮气泡沫压水锥冷采、稠油层内堵水、充填防砂闭式管柱注汽、DC、DCS等技术措施试验,相应措施实施后,单井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心 《化工管理》2013,(8):27-27
齐40块莲花油层属于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应用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现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中后期。针对该油藏特点,我们运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对潜力油层进行挖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鸿宇 《化工管理》2013,(10):133-133
当今,在国际上比较广泛应用的稠油热采技术的是蒸汽吞吐采油技术,但是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弊端,它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开采成本也比较高,效果较差。但是蒸汽驱技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蒸汽波半径及蒸汽波的体积扩大,从而大大提高了油藏开发工程中的采油率。因此,采用蒸汽驱技术作为主要的热采技术使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技术上的经济效益。即使这样,蒸汽驱技术一样的被地层的条件和设备的要求限制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采收率的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蒸汽驱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能够取得很大进展的主要的技术包括深入的研究油藏工程,合理布置的井网及井距等等。其中,注采参数是蒸汽驱在采油技术上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蒸汽驱技术接替了蒸汽吞吐技术之后,对于蒸汽驱的实验的方案设计更加严密,根据先导试验的注采特性,通过了大量的实例对稠油的蒸汽驱的技术的开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有的结论都是蒸汽驱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开采技术,适合运用在对稠油的开采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逐年增大,稠油注汽开发吨油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开发质量效果呈一定下降趋势,提高油田稠油注汽开发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切实提高稠油开发水平,运用数模技术,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窜,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优化空心杆掺水工艺、提高油井产量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使油田的稠油油藏的得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海1块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藏,按照总体上按一套层系、在构造高部位的局部地区分两套层系开发的原则,划分出分采区、进行细分层系全面注水调整,使分采区内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块开发水平。通过对分采区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分采区水驱采收率进行预测及研究分采区扩大、调整的可行性,明确了分采区适合内部调整、提高注水井分注级别等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区块水驱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化工管理》2015,(11):23-25
蒸汽驱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手段,而在蒸汽驱过程中辅助化学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开发效果,实验室建立分析评价方法对其中关键作用机理进行量化.利用X衍射、电镜扫描、压汞测试、铸体薄片等分析手段考察了蒸汽化学驱前后岩心的孔渗结构变化情况,明确了蒸汽溶蚀以及沙砾运移是影响储层孔渗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新的乳化评价方法“乳化启动速率测试”,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产出液形态,从力学角度描述了乳化剥离和贾敏效用,确定了蒸汽驱用驱油剂的关键指标;明确了泡沫剂、驱油剂在提高蒸汽驱采出程度中的协同作用机理,泡沫剂降低了高渗低含油饱和度区域的吸汽能力,驱油剂提高了高含油饱和带的洗油能力,“先调后洗”的实施方案可以最佳的发挥化学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蒸汽驱井网内井,进行层段调整射孔时,因存在高温、高压、硫化氢等因素,给射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蒸气驱井、蒸气驱受效井的特点,探讨了蒸气驱受效井科学监督的工作方法,并在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