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本文从多层非均质油藏的特点出发,提出差异化开发的理念,强化地质基础和剩余油认识,通过精细地质模型和油藏模拟,瞄准差异化开发的靶点,以井网井距的优化、变密度射孔、换层时机优化、注水方式优化等方法提高差异化开发的效益;配套分层注水、一体化测调及分层采油技术保障差异化开发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域的渤中25-1油田沙二段为异常高压低渗油藏,油田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储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特点影响,开发效果不理想。文章针对低渗油藏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沙二段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注水时机、注水先导试验、配套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研究,制定了针对异常高压低渗油藏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实现了沙河街油藏注水开发,达到改善低渗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新增石油地质储量逐年变差,低、特低渗油藏逐渐成为开发的主体。深层特低渗透油藏因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油井自然产能低,需大规模压裂改造开发。注水开发存在注水压力高、注不进和水窜等问题。国内外调研表明注气开发可有效改善和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效果。但气驱油藏工程设计上需与储层相适应,方能发挥注气开发技术优势,有效改善和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实现其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4.
石油资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能源,随着其需求量的增加,开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层注水法在油井开发中的应用较多,该种注水方式有效解决了开发中的层间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该种分层压力测试的方式在油田开发的后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效率与质量。文章从注水井中注水层分层测试技术出发,分析了注水井中注水测试的提升措施,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萨尔图油藏为一长轴背斜中高渗层状构造油气藏。目前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达95.5%以上。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我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注水调控技术,随着新的矛盾的逐步凸显,我们根据油藏特征,提出了新的注水调控技术——变强度脉冲注水。通过脉冲式变强度注水提高注采比,有效的恢复了地层能量,初步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能够适应萨尔图油藏的开发特性,可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6.
油气仓储低孔、低渗透性的特点导致油气田的开发效果难以提高。因此,对于低渗透油气藏的这种特点,我们通常借助合理的开发井网和注水方式等来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娜 《化工管理》2023,(3):90-92
超前注水技术已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超前注水技术没运用好可能会造成油藏过早水淹的现象。文章研究了鄂尔多斯三叠系油藏超前注水后的动态产能特征以及含水上升规律,然后分别围绕累积超前注水量和超前注水强度,提出了超前注水技术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在机理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中得到了好评。本文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因素,童点论述煤层注水方式的分类和选择原则,目前我国采用长孔注水、短孔注水和深孔注水等方法,这些注水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本文可以帮助煤矿通风技术人员掌握科学的处理煤层防尘技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静北潜山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1988年投入注水开发,多年的注水开发导致水淹状况加剧,形成优势注水通道,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开发到了中后期,稳定地层压力和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难度大,稳油控水也有很大难度.依靠精细化的周期性注水、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调配,我们实现了区块在开发中后期的地层压力稳定、产能稳定,综合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老油田的注水调整更多地要依赖监测资料的指导。为了持续夯实油田稳产基础,改善注水油田的开发效果,油藏监测作为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注水综合调整中的应用将不断深化。该项目在老区的产能部署、深部调驱、措施挖潜等一系列的综合调整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在当前油田开采过程中,注水开发可能出现的问题、多元注水工艺的应用情况以及精细注水开发的实例,以期通过在多层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合理开发应用精细注水技术的方式,在提升油藏开采效率的同时,降低资源浪费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低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含水上升快,无效注水循环现象严重,生产管理控制不当极易导致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对低渗砂岩油藏地质特点、提液时机、提液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低渗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仍具有提液增油的潜力.对不同油井采取不同的提液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扶余油田扩边区块存在部分类稠油区块,注水效果差。但由于扶余油田属于正韵律油藏,热采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油速度,但气窜现象比较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部分区块由于水油流度比大,依靠单纯注水开发发生明显的粘性指进,使面积波及系数大大降低,注水驱油效果差,为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在扶余油田东17站扩边区块的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得出稠油降粘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扶余油田类稠油区块注水问题及矛盾,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扶余油田扩边区块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33断块区沙三上油藏属典型的深层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为解决该区块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井况损坏严重,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注水压力高、注水状况差等问题,通过相控剩余油及相控井网的研究方法,开展层间精细注采调整,配套工艺新技术,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田不但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在有的油田产区油藏的厚度较大,有的油田储层存在渗漏现象,有的油田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质分布,需要注水的油田所占比例非常高,经过注水后水渗透进入地层内部,对注水效果有不好的影响,会减小注水的体积和水波。对此笔者根据多处油田的油藏条件和注水开发所遇到的问题,经过大量发福的试验,对强化堵水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方法,并且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油田注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长芦油田主要开发层系沙三段为中孔中低渗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井普遍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本文通过对注水井静态和动态资料系统对比分析,明确了注水过程中的储层水敏和速敏伤害是导致欠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对策,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港埕海油田为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随着埕海一区、二区陆续投入开发,如何做好油田注水工作是埕海油田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滩海公司当前开发现状,针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注水专项治理为手段,创新精细化注水开发技术,并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鲁克沁采油厂稠油开发由注水方式转变为减氧空气吞吐和注水开发相结合,出现热化学油水分离器脱水效果差和工艺沉降罐出现油水过渡带聚集增厚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提出了在井口增加临时方罐脱出井口含气、选择低温破乳剂和一段热化学油水分离器更换为三相分离器,有效的解决了外输原油含水高的问题和降低沉降罐油水过渡带形成与逸出气体量。  相似文献   

19.
李光明  易俊  李文艳  逄健  程亮 《化工管理》2014,(15):170+105
为了提高超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能和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xx油田创造性的提出了超前注水技术即在超前注水的时间内,只注不采,提高地层压力,在开发之前就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本文给出了超前注水的数学模型,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分析了各参数对压力场的影响,并在xx油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其它油田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寨油田是一个低渗透强亲水油藏,层间差异大,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开采难度日益加大。为保持油田稳产,注水量迅速增加,注水耗电量也随含水率的上升而急剧增长,注水系统成为地面工程系统中耗能最大的系统。本文分析了马寨油田注水系统中存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