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沈阳经济区作为以沈阳为中心,包含鞍山、抚顺、铁岭、本溪、辽阳、营口、阜新八座城市在内的经济协作体,在旅游产品规模、旅游产业基础、政府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优势,其中沈阳等城市的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沈阳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旅游圈发展趋势,但是整个区域旅游圈建设中、旅游企业间的整体协作与配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因此,对沈阳经济区旅游圈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有利于加快旅游圈的发展,提升竞争力,从而促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的深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巍 《企业导报》2011,(21):119
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提升旅游品牌,同时也是广大中小旅游企业的要求。文章提出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培育旅游产业价值链节点,并不断延伸价值链是旅游产业实现集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区域旅游合作深度不够,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欠缺,旅游产业联动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旅游合作,需从区域内部旅游合作、国内旅游合作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三个层面进行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生态旅游产业的研究成为江西学者们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动力,如何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保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和专项旅游形式飞速发展,并以其特有的经济效应吸引了国人关注。烟台市作为环渤海地区骨干城市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城市,发展会展旅游具备较多的优势条件和现实基础;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努力提升会展旅游的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文章从烟台发展会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分析烟台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特征和优劣势,并提出烟台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漯河市建设美丽漯河,旅游产业雏形初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移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促进漯河经济结构改善和快速平稳增长.漯河市旅游业存在增速变缓、宣传力度不足、景点分散、挖掘不足等问题.文章根据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机制创新、旅游资源重组、开发新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旅游产业链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协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借鉴共生理论的思维、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具有政策、经济规模和区位产业定位、先导产业的优势,但也存在经济规模亟待扩大、基础产业发展不均衡、增长缓慢、与经济区其他城市产业不协调,城市群产业链条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南宁市应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拓展经济规模,科学规划和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增强集群驱动力,转变角色定位,促成城市产业链形成,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实现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度假旅游产品必将成为我国的主体旅游产品.黄山市进行度假旅游市场营销有良好的市场基础、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度假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度假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同时黄山市度假旅游市场存在旅游资源及营销资源缺乏深度整合、营销机制不足、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黄山市应完善营销机制、进行度假旅游品牌营销、完善度假旅游信息系统,从而更好的进行度假旅游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12.
“双循环”背景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峰 《企业经济》2022,(2):41-47+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具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信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政策空间,但同时景区开发层次和管理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投入不足、创新不够、专业人才比较短缺.通过综合分析信阳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品质提升、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创新宣传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本文以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河南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六个因素:旅游生产要素、旅游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建议河南省应加强中部区域旅游合作,创新旅游联合发展格局;打造中原文化旅游,提升文化品牌战略;协调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要素发展,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政府主导旅游行业管理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优化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设的竞争策略,以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带动民众增收的重要实现途径。但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特色文化建设不足、旅游发展空间狭窄、旅游产业发展未成熟、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困境。通过塑造乡村旅游新形式、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构建乡村文旅产业体系、固牢乡村旅游发展屏障等四个行动维度,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国琴 《企业经济》2012,(4):108-111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创新业态。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要在旅游产业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大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深度、扩大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度,打造旅游强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与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中医药康养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新业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对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适应新时期全民健康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康养旅游及中医药康养旅游演变过程,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及当下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产业集群程度不高以及模式同质化等问题,并从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品牌和开展学术研究等角度提出纾困策略,以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4,(10):118-121
生态旅游资本运营是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以实现生态旅游环境长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本保值增值,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当前,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本运营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品牌意识不浓、负外部性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搭建生态旅游公共平台、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创新酒店运营模式、打造"智慧生态旅游"、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手,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运营。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对其未来趋势的展望,具体分析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旅游管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并据此总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以期为该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中原经济区推进的战略背景下,基于包容性理论,从同代人之间的不均等及代际之间不均等两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发展机会、分配制度、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几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以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