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会计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体现的价值越来越大,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确、适当的运用会计稳健原则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前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文章中,首先对会计稳健性原则进行了理论概述,并且通过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所谓稳健性的会计原则,即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从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的角度出发,克服企业因不合理因素或偶发性因素对财务核算的影响,选用不导致虚增帐面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做法的原则。充分认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对于发展我国会计学体系,选择科学的核算方式等将有其深远的意义。一、正确地认识稳健性会计原则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在当时的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核算上虚盈实亏的问题,使企业资本逐步虚蚀。有的名存实亡,企业资本家、股票持有者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3.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谨慎性原则,是重要的会计原则之一。目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这就会对企业的实际经营产生影响。稳健性原则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中,这对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也要合理准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会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态势和经济环境,我们有必要强调会计稳健性原则。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企业自身的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本文重在研究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内涵和其本身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尽量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静 《中国经贸》2012,(20):228-229
摘要:会计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稳健性的定义体现了适度谨慎的思想,要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恰当合理的估计,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把风险损失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会计稳健性是短期债务契约的重要需求。文章通过考察不同高管薪酬激励形式对会计稳健性和债务期限的影响,来研究高管薪酬激励给债权人带来的经济外部性。研究发现,高管现金薪酬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会导致公司短期债务比例越小,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会降低,故高现金薪酬的经济外部性较小;高管持股越多,会计稳健性越低,会导致公司短期借款比例越大,从而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会更大,因而高管持股的经济外部性较大。文章还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白晨阳 《魅力中国》2009,(20):140-141
通过对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发展曲线、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和其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作一个粗浅的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资产专用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作为特殊的制度安排,具有传递信号和监督管理层的功能,会计稳健性程度随着资产专用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资产专用性主要通过影响资本结构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水平,特别是长期借款比例,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丽琨  姚梅芳 《南方经济》2016,35(9):91-107
文章选取2014年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债务成本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平均和异质性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债务成本负相关,公司会计稳健性越强,债权人所要求的补偿越低,公司债务成本越低;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教育水平、男性占比、年龄异质性和教育水平异质性显著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债务成本的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从高管团队建设的视角,选择合理的会计稳健性政策,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要素,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量度,其程度的提高是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从理论上对会计稳健性问题进行了追溯研究,分析了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窦翔 《中国经贸》2012,(4):197-197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公允价值的概述,介绍了会计稳健性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稳健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应用会计稳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国家财政部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增强了会计稳健性原则,同时也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会计稳健性更是受到市场经济各方主体的高度关注。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信息能够得知,最近几年,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不断增长。为此,国家政府部门专门制定颁布了限薪令,希望以此来限制上市企业高管薪酬持续上涨的现象,而同时所颁布出台的高管薪酬制度更加令人们去关注和反思。会计稳健性与高管薪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同样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孙思发 《中国经贸》2012,(8):202-202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研究发现,单纯强调会计准则中会计稳健性的变革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稳健性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配套的法律和执行机制。本文通过对会计稳健性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会计稳健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刍议稳健性原则在资产运营机制中的作用蔡才德所谓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地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以避免过高估计现有资产和当期收益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它是西方国家普遍奉行的关于资产估价和收益、费用确认等账务处理的一条业务性会汁原则。为了适应我...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中对计量单元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为当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不一致性逐渐凸显出来,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如何对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进行权衡成为国内外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旨在探究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稳健性二者间的不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协调这种不一致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红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10-114,135
文章试图揭示伴随资本市场制度变迁以及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大,一种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稳健性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在2007年之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及投资者法律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相应呈现出阶段递增的特征;但是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自2007年开始会计稳健性不再显著,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可能对会计稳健性起到了消极作用。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修订会计准则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但有赖于会计制度改革,法律、公司治理等基础制度设施的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胡旋 《中国经贸》2014,(24):252-252
本文结合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相关概念,对其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过程,会计稳健性原则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忽略盈余管理交叉作用的现象,文章就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转移管理层的诉讼风险并降低其诉讼成本,进而诱发机会主义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会计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加剧管理层自利行为,从而影响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层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减弱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稳健性的负向影响.该研究结论拓展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效应,丰富了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对企业实现有效的内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理机制对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将代理成本细分为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从这3个层面对会计稳健性与非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梳理、总结以及分析。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的关系较为明确,即稳健性可通过作用于3类不同代理成本来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以及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进而抑制投资过度,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现有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