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墨西哥     
一、概况墨西哥位于北美的西南部,面积197.25万平方公里,1980年人口6,740万.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原以农业为主,近几年来,工业、贸易、旅游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1978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四年平均每年增长8%,从而跨入了"新兴工业国"的行列.二、国内生产总值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时价计算为1,674.77亿美元,平均每人2,485美元.1972年到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8%.三、石油墨西哥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储量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7%.1980年墨西哥平均日产石油200万桶,日出口90万桶.1980年石油(包括天然气)出口收入为103亿美元,约占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二,占政府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丰富的石油储量使石化工业成为墨西哥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2,(15):34-36
大力开发利用本土天然气会扭转美国经济过分依赖中东石油的局面,但实际上,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和阻力很大。 美国传统天然气的持续繁荣让人吃惊。从2005年至2010年间,美国页岩天然气产业每年保持4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工业生产情况1.工业增长分析:油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上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增加值增速平稳2011年一季度,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前两个月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增速继续上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巴西石油管理署发布了2012年巴西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统计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巴西石油平均日产量为210万桶,其中从深海盐层下开采的石油产量平均每天达到7.1万桶。巴西成为世界第十三大石油生产国。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巴西探明石油储量为15亿桶,比前一年增长5.6%,石油储量位居世界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一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的石油黄金时代开始以前,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独占鳌头。它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近东大量廉价的石油投入市场,石油便取代煤炭而成了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主角。但是,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价格爆涨之后,煤炭业出现了转机。世界煤炭的消费和贸易均有明显的增长。据统计,1979年世界煤炭消费量达到19.9亿吨(为煤当量,下同)比1970年增长23.7%,平均每年增长2.4%。随着世界煤炭需求的增加,世界煤炭贸易也相应有所增加。1979年世界煤炭贸易为2.24亿吨,比1970年增长30%,平均每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6.
海湾国家拥有全球45%以上的石油储备和极低的燃料成本,高水平的收入以及每年6%的人口增长速度,造就了汽车需求量的高速增长。中东地区的人均汽车拥有率是世界排名最高的,平均每人拥有汽车1.5辆。  相似文献   

7.
一、石油消费1979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每日5,280万桶,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则减至每日4,630万桶,平均每年减少4.3%.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减少了石油消费造成的.它们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70%.1979年至1982年,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平均每年减少6.6%,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在1973年至1979年期间曾以年率6%以上的速度增加,但1979年以来,其增势已基本消失.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从1979年起,明显减缓,至1982年平均降到了8.4%.二、石油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石油产量,1979年日产5,330万桶,1982年减至4,330万桶,平均每年减少6.7%.但是,始于1980年的石油减少并不是在各国间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产业集聚度区位熵LQ(Location Quotient)和人均GDP为研究变量,借助Eviews软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新疆石油、天然气产业集聚度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产业集聚度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当滞后一期时,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产业集聚度为新疆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10,(13):49-51
一、总体运行情况1.增长分析: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增速回升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的回升,使得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大幅度提升,2010年1~2月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销售收入增长快速,增速上升明显。2010年1~2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382.37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62.99%,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国天然气发展形势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储量进入高峰增长期。根据国土资源部2014年1月8日最新研究发现国家石油天然气资源可以看出,国内天然气地质资源储量达到60万亿立方米,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77%。产量呈年均两位数的增长,从2000年的270亿立方米到2012年的107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2%。2013年天然气依然保持高产,约11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2%。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发现能源消费量节节攀升,而其中煤炭的消费依然占70%多,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所消费比例开始慢慢上升;能源供给能基本满足本国需求,但是出现了一种趋势,石油、天然气进口加速。接着分析了能源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是能源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达17.8%。  相似文献   

12.
一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及进出口现状(一)外国公司在阿石油部门中起重要作用据阿国家统计局信息社报道,2010年第一季度,阿总计开采石油1230.5万吨,同比增长6.4%。其中:阿国家石油公司开采石油和凝析油225.6万吨;阿国家石油公司直属的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10,(1):23-24
一、生产增长情况 1.工业增长: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但增速有所回落 2009年7月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8.5%,比6月份下降2.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1~7月份累计来看,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同比增长9.6%,增速比前6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中国石油消费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但中国的石油安全与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中国须要开辟除中东地区以外的其他石油供应地。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但俄罗斯石油目前仅占中国石油进口的不足10%,天然气则更少。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石油天然气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兼具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能源外交三面性。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经济合作优势,利用好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也是必要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化工科技市场》2002,25(12):2-3
国家经贸委综合司有关领导日前指出,近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乙烯、合成树脂、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五大领域。 增加产量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首要任务。到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由现在的1.63亿吨左右增至1.7亿~1.75亿吨。产量增加的动力来自消费需求的增长,预计近年我国汽、煤、柴油消费需求量将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2005年消费需求量接近1.4亿吨。产量增长途径一是加强国内石油勘探;二是积极开拓国外油气业务。到2005年,我国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一 200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 2008年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得到保持,但增幅有所放缓.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内需导向型发展进一步加强,而有利的对外经济行情即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原材料等出口价格高位运行则成为带动俄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主要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受次贷危机影响,俄罗斯国内信贷条件趋于恶化,遏制GDP增速.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学术)》2009,(12):13-14
一、生产增长情况 1.工业增长: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但逐渐略有下降 1~6月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7%,增速比前5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到了7月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6%,比前6个月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延续了略有下降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思科的快速发展让人惊讶。从1991年开始,思科的销售额开始以平均每年47%的速度迅速增长;利润也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增长。在IT业,思科是少数几个把并购当作战略武器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一届的巴西桑托斯石油天然气展,已成为桑托斯这座海港城市的盛会。该展是巴西石油行业的标杆性展会,观众人数、参展商数量和商业交易成功率都创下纪录。  相似文献   

20.
一前三季度工业分行业利润增长情况行业名称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前三季度增幅比上半年(亿元)(%)增减(%)总计8088.1339.79 -1.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12.491292.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269.2730.1716.9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66.53390.63 -125.5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70.58107.4117.34非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