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是因为坐办公室,还是家父的传承,年轻时就喜欢茶。人到中年,涉猎的事与知识多了,便渐渐感悟到了另一面。原来,茶也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且不论正统的陆羽《茶经》.古词赋之于茶的歌咏亦是屡见不鲜。”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     
张东 《秘书》2011,(10):18-21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爱饮茶,也把茶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在秘书的接待工作中也少不了茶这一重要道具。因此,了解中国茶文化和一些敬茶、饮茶的礼仪,对秘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茶泡的制作     
茶泡顾名思义作泡茶用,是一种广西玉林的特产,据玉林风俗中传说宋代便有了.茶泡是绘画、图案、装饰、雕刻的综合艺术品,带有高度的欣赏性,不同于茶叶、蜜枣、桂元之类,只取其味而已.茶泡既是综合艺术品,就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和上宾生客入门之茶敬.  相似文献   

4.
茶叶篇     
主持人: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传说早在神农尝百草的时代,就已经发现了茶的很多妙用,既有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被誉为中国之国饮.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可见茶的保健功效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6.
倚西窗,雨迷蒙,共剪烛,谁如约?沏一壶清茶,恰似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任一缕香韵,仿佛春风絮语,千年萦绕天涯.茶如知己,知己如茶也. 茶乃国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有研究认为,茶之为饮,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而普及于明清.茶初为药用,自汉以后,饮茶始见文字记载,史书还录有两晋官员以茶养廉示俭的故事.唐人陆羽“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风餐露宿、品茗鉴水,历时三十载著成《茶经》三卷,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开中国茶道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紫阳茶是美妙的茶,我亲自喝过.我很诚恳地告诉你们心里的感觉:这种茶是从山清水秀的地方采下来的,没污染,也很好喝.紫阳人的热情跟我们夏威夷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茶叶     
茶属山茶科,常绿植物,原产于亚热带,我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都有种植茶的习惯,而主要产茶国家是我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我国从2500年前已经发现茶叶可供饮用,以后逐步改进加工技术,形成具有我国特色茶叶品种,如花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并流传到世界各地.18世纪我国的茶已经是欧洲上层贵族的高级饮料,至今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人民还有饮中国茶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9月11日,汕头龙湖宾馆茶香缭绕,由浮茶集团、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主办,晓岁茶业(广州)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度浮茶集团品鉴茶会(汕头专场)正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嘉宾前来品茗交流. 据了解,浮梁茶已有1400年历史,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前月浮梁买茶去"曾让浮梁茶叶一度美名远扬;早在1915年,浮梁茶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茶会现场发布了"浮梁茶·经典",主办方通过大屏幕生动地介绍了浮梁的人文历史和特色茶产业,通过有奖知识问答的方式让来宾更好的认识浮梁茶、了解浮梁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紫阳县,地处大巴山北麓,由于北部秦岭、凤凰山双重庇护,阻挡北方干冷气流的入侵,南部大巴山缺口能充分接纳南方湿热空气长驱直入,从而形成了陕西省农作物越冬条件最好及水热条件匹配最佳的亚热带作物生长区域,为优质茶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环境.紫阳毛尖是唐代金州贡品茶牙的传统名茶,清代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之吃法,大体有三.一日喝,二日饮,三日品.喝者,解渴也,动作粗旷放肆,水量是要旨,茶为其次;饮者,解渴亦玩味也,动作紧缓有序,水要紧,茶也得三五分质量;品者,纯玩味也,水质要紧,茶上等,还得穷究泡法,谓之茶道,摆姿弄式,咂咂有声,说不准还来得句把"寒夜客来茶当酒"类诗言,道不清是吃茶还是制造高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清明后,一年一度明前春茶开始上市.与往年不同.今年茶叶市场酝酿着一股躁动气息,特别是普洱茶中的龙头大益茶.在进入新年以来就成为各方炒家的热捧对象.价格屡创新高。究竟新一轮的"炒茶"是供求使然还是"恶炒"延续?大益茶等热炒对象的行情走势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13.
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而闻名.成品茶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雾芽吸尽香龙脂".笔者认为,凤凰单丛之所以有此独特山韵,与地理环境、茶树品种、制作工艺关系密切. 首先,凤凰单丛属"高山雲雾茶",茶芽中的香气积累造就茶之底韵.春季万物复苏,采茶之时,因为茶树经过了一整个冬天的蕴藏和积累,此时采下的茶芽非常鲜嫩,茶芽中内含的物质也更加的丰富.因此制出来的凤凰单丛茶才会如此香,滋味才会如此好.  相似文献   

14.
一日,李兄打电话约我喝茶,说是为了庆祝我重生——终于从为孩子报考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话说这位李兄,是位品茶高手.一张小桌,两人面对面,李兄边沏茶边说:“好茶不用喝,看一眼、闻一下,就能判断出该茶的品质如何.”那神情好似《花千骨》中的上仙一般.又喝上一口,此茶的产区、茶龄说得一清二楚.这样的造诣,我估计还得修炼几年.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08,(2):7-7
公元1725年,清雍正年间,魏氏先祖魏荫勤于制茶、诚心礼佛,感动佛祖,而受观音托梦仙赐“铁观音”从而恩泽后世,让天下茶人得以分享茶王铁观音的独特神韵。公元1736年士人王仕让将此茶转贡内延,乾隆品后大加赞赏,从此魏氏铁观音名扬天下,成为皇室贵族们争宠的顶级茗品,尊享百年荣耀。  相似文献   

16.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咖啡中的含量为0.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1%~5%,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茶梗)中约含有2.4%~2.8%.在国外,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我国茶叶产量极大,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的历史、生长的生态环境以及毛尖茶的制作技艺,提出了地方图书馆建立以都匀茶文化以为专题的阅览室,以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地方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弘扬了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1.金瓜贡茶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2.福元昌圆茶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3.同庆号老圆茶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没落,易武茶区崛起,云集了云南当时众多茶商,他们设厂制茶,引进先进制茶工艺,以大叶茶种的阳春细嫩白尖制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个方面都一跃为古代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之...  相似文献   

19.
一、江西茶产业的现状分析 江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茶的主产省,元时的浮梁茶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近代和现代,江西茶多次荣获世界和全国金牌.但近年来,随着云南、福建、浙江等省份茶产业的迅猛发展,江西茶业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总量不足、品牌缺乏、规模偏小、市场体系不完善、创新滞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以婺源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西得雨活茶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江西茶产业走出了发展壮大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茶是我国特产,被誉为三大饮品之首。经常饮茶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古代《茶谱》中有记载:“久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明目、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由于消费量大,价格亦不低,因此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掺杂作假,造成茶叶市场混乱。为提请消费者注意,简单介绍几种鉴别方法。一、感官检验 1.新茶碧绿香浓,无异味。陈年旧茶颜色灰暗、条索短小杂碎、香气淡,甚至有霉旧味。 2.真茶有茶叶清香、外形条索整齐均匀、色泽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