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去年三月一天上午,我正在伏案写材料,突然有一个男中音对我说:"请问陈主任在吗?"我抬头一看,是位中年人,微胖身材,国字脸型,鼻梁上架着一副宽金丝边眼镜,腋下夹着公文包。 "我就是,您是……" "我是你朋友介绍来的,这里有给你的信。"这人说着把信递给了我。打开一看,一位朋友的熟悉字体出现在我眼前:"……今介绍朋友刘军前来找你,他父有病,盼你找位专家为他诊治……"落款是城北医院徐院长。 "你父亲哪儿不舒服?人来了没有?"我问。 "已发了几天烧,在城北医院找徐院长看了,  相似文献   

2.
陈浩  夏曦 《中国广告》2004,(7):181-182
前传曾经在一位同事的桌面上看到"做好客户主任(AE)的十大戒律",可能是从某个刊物上精心裁剪下来的。但看里面内容,事无巨细,条条款款,真个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时看得笔者是心惊肉跳,感叹做一个所谓合格的AE是多么不容易啊。客户经理真言之一:"我第一次接你电话,就知道是个新手" 2003年3月某日,温州机场外,陪同客户总监拜会客户,一阵寒暄和自我介绍,对方一位主管握着我的手说:"你就是那个客户经理?我第一次接你电话,  相似文献   

3.
<正> 我的一位朋友小王是本地一名极成功的摩托车经销商,他常常亲自开着所要销售的摩托车去访问可能购买的顾客。一天,我正巧碰到他,一阵寒喧后,他对我说:"小于,听说你打算买辆摩托车,你看我正准备将这辆车送到一位买主那里去,你要不要试试?"我便欣然试车。试过之后,小王谦虚地同,"你觉得这车怎么样呢?愿听听你的高见。"我便对他说:"这车稳定性很好,发动机噪音也很低。"小王称赞道"你真是行家!"于是我们边  相似文献   

4.
韦京 《中国市场》2009,(21):1-1
<正>那也是一个晃动的五月,清华本科生思想品德课禅修活动——《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说到佛家如何修行时,提到"谁先迎接到佛"的故事:佛陀到天上为母讲地藏经三个月归来,女众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说:"我一定要争个第一去迎接世尊!"于是她使用神通第一个跑到大路口,见到世尊说:"我是第一个来迎接你的。"世尊摇摇头说:"你不是的,第一个迎接我的人是须菩提。他在山中静修,你只看到了我的形,没有看到我的心,须菩提长者是在实践和体悟我慈悲而智慧的心。"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暑假,我出外进行涉世谋生实习。在一座家属楼的楼梯口旁,我在向一个男子推销袜子。他的反应极为冷淡,我嘴唇磨成泡也没有做成。不知何时,我旁边站了位中年妇女。四十多岁,中等身材,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我又立刻向她展开了"进攻"。她只是微笑着看着我。似乎该说的都说完了,她才开口说话:"年轻人,你的热情是有了,但却不注意方法。你有一个缺点,太慌张!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不考虑别人能否听明白。你要记住,做推销时,第一,热情不可少。第二,要在一开始就能稳住顾客,让他知道你在说什么,让他有兴趣去了解你的产  相似文献   

6.
<正>寻访一个平凡女子不平凡的创业经历,讲述一个"懒人"不懒的传奇人生。2006年初,湖南电视台报道了一位身家百万的"懒夫人",她曾这样说道:"懒人的最高境界,是以智慧寻求事半功倍的捷径。正是因为这种懒人哲学,使我赢得了百万财富,开拓了人生又一个新境界。"说这话的人叫谢惠萍,她到底是怎样  相似文献   

7.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5,(9):8-9
朋友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父亲,就在20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流。第一位佯装不知地问:“怎么你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位答道。  相似文献   

8.
<正> 这几年一直在天津、北京打工,换了几个单位,不是人家炒我,就是开不出工资,我自己走人,所以在经济上也无大的收获。没想到一个朋友的建议,让我一年净赚了8万多元。一次朋友聚会,一位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朋友问我现在干什么呢?我说在一家品牌摩托车专卖店打工,当推销员,车很难卖,所以收入也很可怜,连房租都不够。他听了之后就对我说:"以你这些年搞推销的经历,完全可以自己当老板。"我说干什么呀,要钱又没有多少。他说:"现在有一种新研制出来的,打长途电话能省钱的电话机,你推销这东西一定能发家。"打长途电话能省钱,靠什么省啊,不是骗人的吧?  相似文献   

9.
我与春兰企业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01年8月,当时刚加入达美高,第一次出差就是去离上海300公里的泰州向春兰提呈明珠线地铁的企业产品系列广告。当时国内朋友对此都抱着揶揄与怀疑的态度,记得创意部一位资深的创意总监甚至说"客户不可能买‘这种’创意,尤其是春兰!"当天我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踏上提案的旅途。当时在春兰  相似文献   

10.
<正>"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很多企业家都会遭遇媒体这样的追问,而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地相近:人做好了,生意自然就来了。我的堂兄是做建筑材料的,三次创业失败,第四次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每当回忆往事,他都很动情:"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位朋友送来大量的原材料,并且说,你赚到钱了再给我,你亏了,我一分钱都不要,我认的就是你这个人!"  相似文献   

11.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12.
平凡最难     
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 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 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真是比悲剧难呀!"另外一位这样答:"那是由于在本质上,人生是个悲剧,真实的痛苦很多,真实的快乐却很少."  相似文献   

13.
<正> 有一次,我的朋友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因为是专门去的,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吃完后给自己的孩子也带一份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时,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厉声制止:"你这是干什么?"朋友不解地回答:"我提一碗回去呀!"那你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要早说呢?"为什么!要真等你把面吃完了,再提这一碗回去,那面还能吃吗?早就糊掉了!"朋友一听,笑了:"没关系,不过带回去给孩子吃的,没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的一位朋友下岗后,干起了个体户——卖皮鞋。开始,朋友们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如今皮鞋店满街,生意普遍都比较清淡,再挤上这座"独桥",简直是自找苦吃,弄不好定会血本无归!然而出人预料是,朋友居然开张大吉,很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在上班路上余毛毛遇见李小木,小木说:"我的自行车城要开业,你来给你儿子挑一辆。"好的好的。"余毛毛说。又一天,在上班路上遇见王小水,小水说:"我的书屋要开业,你来挑几本好书吧。"好的好的。"余毛毛说。又是一天,在上班路上遇见张小花,小花说:"我的牛肉面馆要开业,你带几个朋友来吃一顿。"好的好的。"余毛毛说。12年前,余毛毛看到李小木的时候,他正一脸漆黑地蹲在地上鼓捣自行车;看到王小水的时候,他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6.
<正> 我有一位担任地方报社编辑的好朋友,长得很像电视上常见的朱时茂。当我与他一同到酒吧间时,首次见到他的女招待往往会说上这么一句:"你真像朱时茂呢!"通常,人们在被认为与名演员相像时,多半都会感到高兴。但是我这位朋友,在听了这句话后,却感到难受。当然,女招待在说这句话时,意图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正> 去年5月,我接下了推销《百工全书》的任务。我从书亭到书店,共销出53本。我的方法很独特,就是说"胡话"。比如,敲开18号的门,迎面开门的是位年轻女子。"小姐,你好,请问你家有下岗工人吗?"我说。年轻女子很惊讶:"你干嘛呀?难道你会帮助他!"我很虔诚地说:"假如你妈妈在家的话,我可以帮助她。"年轻女子说:"你好无聊,你是干嘛的?我妈妈与你何干?"我说:"我是出版社委托的推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读过劳拉·兰格梅尔写的《财富圈》一书,她在《财富圈》中说"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你肯定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当有人质疑世上哪来那么多轻而易举的致富方法时,兰格梅尔坚持说有,她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条条大道通财富,  相似文献   

19.
<正> 日前笔者到朋友家中作客,去时已快中午了,聊了一会我起身要走,她挽留说:"朋友相聚实在难得,吃顿午饭饮点儿酒,好好叙一叙。"我客气而逗趣地对朋友说:"这太麻烦,再说你还没准备酒饭呢!"朋友听后泰然道:"莫担心,附近有家售外餐馆,专门出售套餐,高中低档应有尽有,打个电话马上送来。"果然,没多会功夫就送来了酒饭。朋友说:这家售外餐馆远近闻名,固定客户特多,上门者也非常涌跃。  相似文献   

20.
准备辞职     
<正> 李聪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业务完全清楚吗?对他们做市场的窍门都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把公司的业务技巧、市场运营管理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一切都学会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气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