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投入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将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 1.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六五”期间国家财政用子农业支出由“五五”时期的693.41亿元减少到658.48亿元。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降到1987年的7.9%,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五五”时期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也是黑龙江农垦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问题,是保证垦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1998年大洪水以来,垦区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水利基本建设、防洪抗旱、水环境治理、人畜饮水、  相似文献   

3.
2011三农热词     
大兴水利 2011年的“一号文件”在锁定“三农”的同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并更加具体明确了对水利建设大幅增加投入。文件中,水利亮点频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增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经济》1999,(9):38-42,7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基本建设,40多年来,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据统计,从“一五”时期到1997年止,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计为2637亿元。在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有效地...  相似文献   

5.
水利事业之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支柱,这就是农民的支持。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谓“投劳折资”(农民投入的劳动折算成资金),就是农民支持水利事业的重要表现,水利劳动积累为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民懂得修水利是为了自己。所以,农民为修水利...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我国发展农业的资金投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来农业投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 “六五”期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72.8亿元,比“五五”期间的246.1亿元减少27.8%,占全国基建投资比重5.1%,比“五五”期间的10.5%减少5.4个百分点,是解放以来各个五年计划中比例最低的。而且自1979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  相似文献   

7.
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能否办好水利?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省天镇县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天镇县是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财政补贴县。工业基础薄弱,又缺乏矿产资源,乡镇企业也处在起步阶段,以工补农用于发展水利事业的资金不足。近几年来,在国家水利投资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天镇县委、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制定了“抓效益,促发展”的水利发展战略方针,巩固了农业这个基础,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水兴粮丰的局面,从1981年实行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水利基本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财务管理是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财政支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国有农场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黑龙江垦区发展的需要,要及时予以修改、完善和补充,以适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国有农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旨在规范财务行为,保障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垦区国有农场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利基本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水利基本建设经济活动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是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财政支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国有农场原制订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垦区发展的需要,要及时予以修改、完善和补充,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国有农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旨在规范财务行为,保障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垦区国有农场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1985年开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试行投资包干经济责任制,这是基本建设管理上一项重大改革,几年来发展很快,开始探索出一条水利基本建设单位政企分开和自主经营的一条新路子。但是,由于水利基本建设部门的改革十分复杂,在推行投资包干经济责任制中还存  相似文献   

11.
2 0 0 4年 2月 2 6日~ 3月 1日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率组检查江苏省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并就新形势下运用民主决策机制、搞好“一事一议”等水利改革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指出 ,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 ,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做出新贡献。翟浩辉深入盐城、泰州等市乡村了解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听取地方水利工作汇报 ,并与地方一起共商新时期治水事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宜春地区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方针,水利综合经营不断得到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水利综合经营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宜春地区水利综合经营从50年代单一水库养鱼开始。由于未掌握水利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地重投入、轻管理,致使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据调查,那时平均亩产养鱼捕捞不到7.5kg。60年代,综合经营大幅度减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局面。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下降现象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国家财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以前,该比例在8%以上,最高为10%以上;而2000年以后,基本上是在8%以下,2005年更是降低到7%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近三年来出现了徘徊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数字     
6万亿 2003--2012年十年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2003年的2144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228万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3.7%提高到19.2名,达到将近1/5。  相似文献   

15.
解放后,十堰市的水利基本建设经历了从塘堰到小型水库、中型水库、提水泵站、引水渠、小水电站、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的发展过程。50年代处于探索阶段,修建了一批塘堰、郧西的天惠渠引水灌溉工程、丹江官山与十堰马家河中型水库等。60年代,在积累了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1965年“襄郧”分家后,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兴建了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如土门、巨家河、竹溪河、谭家河、汪家河中型水库及房县城关西北门河堤。70年代,又继续新建了茅塔河、浪河、霍河、马安关中型水库及郧县邓湾泵站。我们在兴建水利骨干工程的同时,还狠抓了…  相似文献   

16.
数字     
6万亿 2003--2012年十年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2003年的2144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228万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3.7%提高到19.2名,达到将近1/5。  相似文献   

17.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在新《预算法》和财政部实施三年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背景下,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周期长、程序多、技术难等特点,分别对新时期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作用、自身特点、当前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提出相应的分析和思考,以期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编制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方迈 《水利经济》2002,20(2):32-34
针对我国水利投入体制的现状,提出组建水利分行业控股集团的基本操作思路,推进水利存量资产的市场化运作。通过优化水利资源配置,构建水利企业的融资平台,逐步建立“以水养水”的市场化运作投入机制。促使我国的水利经济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铭 《水利经济》1992,(3):7-10
1991年江苏经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遵照省委、省政府“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的工作思路,全省水利系统,继续积极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抓住治理淮河、太湖的历史机遇,加大水利改革的力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确立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这不仅指明了水利改革和水利发展的方向,也标志着我国水利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深刻体会到水利作为一个产业,就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讲究投入产出,实行有偿服务,促进水利产业的良性循环。一年来,江苏水利系统,以健全投入机制,搞活水利经济为重点,不断把水利改革引向深入,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三农”     
正李克强:对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抓住今冬明春农闲时机,针对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加强规划指导,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投入、建设、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国家防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