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在3月29日,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李宁公司,发布了2011年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上一个财年,李宁公司实现总收入89.29亿元,同比下滑5.8%;净利润为3.86亿  相似文献   

2.
李宁:不恋栈     
在整体经营环境艰难的三年,李宁实现了多重跨越。2020年,李宁创办30周年,市值首次突破千亿港元;2021年,李宁刷新了自2004年6月上市以来的最好业绩:营收破2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6%,净利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越安踏;2022年上半年,李宁的库存周转从2018年同期的85天降到55天——远超同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24日)李宁一直是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龙头,直到2003年首次被耐克超过,2004年又被阿迪达斯超越。今年财报显示,李宁公司的核心品牌李宁2009年销售额比2008年成长21.1%至人民币76.9亿元,超过阿迪达斯在内地的销售额70亿元,夺回亚军之位。  相似文献   

4.
虞立琪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32-32
这一次,李宁选择了羽毛球。在2009年苏迪曼杯开赛之前,李宁签约赞助中国羽毛球队。此次李宁公司非常明确:李宁选择与羽毛球项目捆绑在一起。这一转变亦可解读为,李宁公司正面临着创业以来又一次巨大转变。但是,问题依然严峻。李宁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选择?这个过于“中国化”的运动项目是否能支撑李宁未来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5.
人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手举火炬飞到鸟巢上空将奥运圣火点燃的画面,借着奥运会的春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李宁公司的发展到达顶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上市6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进而巩固了国内第一运动品牌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自2010年之后,李宁业绩整体持续下滑.根据最新的年报显示,2012年,李宁巨亏19.79亿元,店铺总数减少1,821家,日均关店约5家.  相似文献   

6.
商业模式     
《新远见》2013,(9):7-7
去库存能力成最大挑战运动服装行业复苏依然无望近年来运动品牌市场一直低迷,上市公司361度(01361.HK)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暴降六成,其订货会数据亦并不理想。包括安踏、李宁、匹克在内的几家国内运动用品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布了中期业绩公告。安踏净利润下降18.7%至6.26亿元;李宁与去年同期0.44亿元的净利相比,亏损1.84亿元;匹克净利润减少62.5%至0.90亿元。  相似文献   

7.
11月1日,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渝北区公开销毁了价值100余万元的假冒“李宁”、“阿迪达斯” 等知名厂家的运动鞋,保护了知名厂家的利益。 1998年1999年期间,犯罪嫌疑人陈金祥在渝中区朝天门大正商场,将8000余双假冒注册“李宁”、“阿迪达斯” 等知名品牌运动鞋销售给经销商李某,从中获取赃款50余万元。1999年,陈又将1000余双假冒“李宁”牌运动鞋销售给重庆某体育用品公司,获赃款6万元。 去年8月,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接群众举报对陈某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摸清了陈的底细和销售渠道后将其一举抓获,…  相似文献   

8.
温斋 《企业文化》2004,(8):132-134
李宁有限公司已经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募集资金4亿至5亿港元。每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众多.但李宁公司的上市依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因为李宁公司是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办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进行IPO的体育用品公司。  相似文献   

9.
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成功的奥运营销,将公司推向巅峰。2011年,公司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转折。公司高管离职、库存积压、盈利预警、股价下跌……这一系列危机引发市场对李宁发展策略的质疑,危机的源头是什么?李宁公司又该如何走出危机?  相似文献   

10.
李宁有限公司已经在香港主板挂牌 交易,募集资金4亿至5亿港元。每年在 香港上市的公司众多,但李宁公司的上 市依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因为 李宁公司是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办的企 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进行IPO的体育用 品公司。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2,(9)
中国服装民营企业李宁最近发布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为0.44亿元,同比下降84.9%。  相似文献   

12.
受累高库存     
高利润诱使服装企业大规模扩张,而在当前市场饱和、需求锐减的压力下,服装业不得不全力去库存。1月25日,国内服装品牌李宁集团公布融资计划,拟融资约15亿元人民币,用于包括落实整体变革计划在内的公司发展,充实一般营运资金及优化资本结构。集团创始人李宁对媒体表示,"李宁公司正  相似文献   

13.
许正 《英才》2014,(11):94-94
李宁公司2012年亏损接近20亿。2014上半年亏损5.9亿。而就在不久的2009年李宁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还超过了阿迪达斯。2010年6月底,李宁提出"品牌重塑"计划,并做出了"90后李宁"的新客户选择,事实证明这只是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一厢情愿。李宁一直在正面和阿迪、耐克进行竞争,迫于压力为迎合90后做出改变,但价位虚高,设计无新意,在技术创新领域没有深耕细作的厚积薄发,就指望新的消费群体认同李宁为国际一线品牌未免草率。  相似文献   

14.
《山东企业管理》2008,(11):36-37
于传利自担任山东立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来,始终坚持“产品是人品,立业先立人”的精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改革创新,谱写了山东立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2006年公司实现产值1.2亿元;2007年公司产值1.6亿元,效益比2006年翻一番;200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5亿元,全年预计完成产值3亿元,效益比2007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李宁公司交出上市十周年的首份半年报,结果仍是一片唏嘘。上半年营收同比升8%至31.37亿,毛利同比增10.51%至14亿,毛利率上升了一个百分点。不错吧,往下看——上半年亏损5.858亿,超过去年全年且较去年同期锐增2.18倍,存货10.9亿貌似低于前期高点,但注意那是扣除存货可变现净值拨备4个亿以后的数字。计提还要继续,2015年光复的梦想,渐远。最糟的是,那个侵入李宁后花园的安踏也交出了成绩单:营收增22.4%至41.2亿元;净利增28.3%至8.028亿;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住总正华公司自1998年2月22日改制成立以来,始终以改革为动力,不停顿地开拓进取,1998年,公司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润600万元,与改制前的1997年相比翻了一番;1999年,公司完成产值2.3亿元,实现利润831万元,成为北京市建委系统公认的成功改制企业。  相似文献   

17.
何春梅 《英才》2011,(2):68-69
20余家四川知名民企、未来500亿元投资规模、政府鼓励,这一切将造就一家怎样的民营投资公司?最初引起外界注意的,是那串数字:2010年10月,20余家四川知名民企共同出资组建四川川商投资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川商投资)。公司一期注册资本金10亿元,计划未来3年内将投资规模扩大到200亿元,未来5年达到5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李宁回归     
崔玲 《英才》2012,(8):28
商场如战场,素以成败论英雄。7月4日,李宁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原行政总裁张志勇自7月4日起辞职,在聘用新任行政总裁之前,李宁公司将由创始人及执行主席李宁,与执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同日,李宁在香港的记者会上,没有正面回应"是否自己也认为张志勇应该离开"的问题,而是多次强调"董事会高度认可张志勇对于李宁公司做出的杰出贡献。"此话不假。20年前,24岁的张志勇加入李宁公司,彼时只是一名普通的财务经理,他用勤奋和踏实铺就了自己的总裁之路。待到2002年张志勇领导李宁集团核心业务开始,带领公司完成了从10亿销售额到90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9,(Z7)
<正>2008年,李宁产品销售额达63.5亿元,年度净利润为7.21亿元人民币。在充满商业气息的今天,他的名字变成了由六个英文字母组成的logo,他的梦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中铁五局二公司化茧为蝶,成功嬗变,发展势头日益见好,员工精神面貌和谐奋进。公司年生产能力由2006年的13.97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39.03亿元,承揽经营任务由2006年的14.96亿元攀升至2010年的71亿元,实现利润由不足2000万元递增至2010年的1.06亿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铁五局二公司成功盘活,得益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霞上任后实施"五字连城决",促进了公司从困境中跨越,在跨越中腾飞。做"深"经营开发周小霞上任之初,公司经营任务欠缺,项目赢利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