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吉林油田勘探技术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难度也明显加大。吉林油田很多井位受地面条件限制,不能采用常规和直井定向井进行勘探开发,为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整体开发效益,需引用浅层水平井固井技术进行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为此,从浅层水平井固井技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技术优势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全福 《消费导刊》2014,(8):204-204
我们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三维的,勘探开发也是对我们的三维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应用三维GIS技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处理,解决油田勘探中一些技术性问题,实现对油田生产及管理的有效控制,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潜在石油资源的分析,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所图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油气储层或油气藏为对象的储层精细描述研究已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研究的重点.为满足油藏描述精度的要求,更好地解决油田勘探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在解释成果基础上,利用Jason反演软件对所图探区87km2三维地震保幅偏移数据体的主要目的层进行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运用钻井验证其正确性,进而预测储层砂岩的分布及储层参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非均质性,了解工区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分布发育特征,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油田双坨子地区和长岭地区是两个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块。具有深浅层多套烃源岩器系.几十个其层分布在几百米至4000米之间.需要封固段的井段长达3500多米。2005年在双坨子地区开发四口井取得突破性进展,固井质量全部优质.同时在长岭地区长深等井的开发,获得了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显示划为该地区的深层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增加了信心。因此相应的固井技术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针对吉林油田深层气井的固井难题,施工工艺上采用分级固井、平衡压力固井,同时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吉林油田气井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油田废水水质复杂,含有石油破乳剂、盐、酚、硫等污染环境物质,油田污水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应有所选择。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油田污水处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M-0-2层作为BEKTAS油田的主力产油层,对其沉积相的正确认识对油田科学的勘探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岩心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相以及宏观相模式研究,对BEKTAS油田M-0—2层沉积相的进行了重新认识,沉积相类型由原来认为的物源方向为南和西南向的扇三角洲沉积相转变为近东西向展布的曲流河沉积相,沉积相的正确认识为BEKTAS构造西北两翼钻井失利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为油田下一步的勘探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跨国油田勘探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意义重大,它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由于跨国油田勘探开发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大型系统工程,其项目经济评价必须根据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特点和经济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分析结果的可行性,才能减少或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增储上产的目的使滚动勘探开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开发模式,同时,滚动勘探开发也有益于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维东 《中国市场》2011,(6):117-118,120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目前在四川地区获得气田110个、油田14个,并重点形成了重庆、蜀南、川中、川西北、川东北五个油气区。西南地区油气资源具有地层坚硬、分布不均及勘探复杂等特点,是目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的地域,研究西南地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对整个行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王峭松 《商场现代化》2005,(27):247-248
对跨国油田勘探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意义重大,它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由于跨国油田勘探开发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大型系统工程,其项目经济评价必须根据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特点和经济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分析结果的可行性,才能减少或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次研究针对开发解释的需要,在深入细致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开发了炮点坐标快速重新定位、分频分域多次去噪和空间相对振幅补偿等多项新技术,在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幅保真处理,使资料能量和覆盖次数得到了均衡,偏移画弧现象得到了抑制,提高了剖面成像质量,对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田工程项目预结算精细化管理的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勘测、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等相关事业也飞速发展,为了满足目前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石油工程项目和各样的维修项目规模、数量不断增大,其结构形式变化得越来越复杂,投资额越来越多,达到千万上亿元,甚至上百亿元,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造价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怎样合理地体现投资的效益,将投入到的资金充分的利用到工程项目中,做好油田工程项目预结算精细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企业的高速发展,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经年累月,地面工程幅员广阔,建设工程复杂、任务庞大,需要面对大量冗杂的信息,这些信息表现为多系统、多层次。如何掌握油田的勘探、开发、地面建设现状信息?如何高效管理处于开发中后期的特大型油田?如何高效管理、处理这些生产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油田规划方案的设计及优化工作?如何为油田的二次创业和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这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个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强化“三种”意识 建设高效机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关作为权力部门,对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争取有利的经营政策,发挥有力的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为领导和基层服务,为油田勘探开发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油田各级机关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油田的勘测开发来说,油田的井下作业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油田井下作业能否顺利的进行,关乎着油田是否能顺利的进行生产.现阶段.油田的生产过程中,各种井下作业的事故不断的发生,最典型的就是油田出油不正常,或者是油田不出油,这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油田工作人员在对油田进行大修之前一定要弄清油井出现的问题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施工处理.油田井下作业的工序一般都较为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当高,所以,必须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支持,维护井下作业顺利进行.保证油田遇到事故之后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相似文献   

16.
胜一区沙二4-6单元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制约单元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对单元剩余油潜力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停产停注井的认识,并结合11C42井侧钻投产以来的开发效果来分析侧钻技术在本单元的应用前景。侧钻技术作为一种充分利用油田废弃、闲置井挖掘老油田现有油气藏潜力、对老油田进行二次或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油田的重视。希望本文的撰写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4-6单元开发现状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大斜度井、深井、多层小卡距井逐年增多,分注井数、分注级数、测调工作量逐年增大,对分注工艺测试效率和监测注入参数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油田注水开发中主要是应用偏心配水器来完成分层配注的需要。但是偏心配水器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可以在井下各种复杂环境下可靠而简单的实现精细化分层配水需要,引进了全新的水井分层配水技术:同心可调配水器。彻底解决了原有偏心配水技术固有的缺点,可以适应各种井下复杂井况。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这么多年的勘探与开发,我国各大油田中很大一部分已经进入了开采阶段的中后期,开采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后备资源新增不足,也导致油田企业出现了投资不断上升,但在效益上却没有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严重滑坡的情况。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油田企业如何做好有效的投资,避免盲目的投资,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本文主要对油田企业现阶段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油田企业投资效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2):62-63
一直以来,油田采出水处理并回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同德国BERGHOF公司根据油田采出水污染物成分复杂难处理的特点,专门开发出一套用于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回注技术(TM—BR)。该技术投用3a,已在中石化等多个油田采出水处理项目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地应力的分析与研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应力不但与裂缝延伸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指导油田注水开发的重要参数。电成像测井资料包含了丰富的地层地应力信息,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出水平地应力的方向。本文介绍了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来判断水平地应力方向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