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有关社会道德的一些焦点事件,如"地沟油"事件、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等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论和道德拷问。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成构建之前,坚守住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底线道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陈宪 《东方经济》2004,(1):70-71
设想制度建设在理论上有这样三种状态:其一,有健全的法律、规则和道德体系,人们对法律、规则和道德有高度的自觉认同和遵守,成制度和非成制度共同维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其二,基本建立了法律、规则和道德体系,人们对法律、规则和道德的认同和遵守基本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但成制度维系着社会经济生活秩序; 其三,法律、规则和道德体系缺失,主要是对这些体系的认同和遵守缺失,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基本依赖人治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社会现象.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体系.良好的道德风尚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道德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历史上轻政治、 重宗教;轻法制、 重德治是藏民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 洁化风尚、 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萨迦格言》 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伦理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伦理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漾 《发展》2014,(12):104-105
正一个国家整体气质的好坏,一个民族总体性格的良莠,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个人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道德风尚。正是由于认识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社会整体精神追求之间内在而本质的联系,中华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公民个人的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千年来形成了那些主流的、积极的、能够驾驭和维系家国关系稳定发展的传统道德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维系社会和谐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培育和谐社会文明道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但在我国道德伦理滑坡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加强道德伦理建设成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文章从道德的资本化入手,首先分析了道德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嵌入的可能性.然后着重对道德资本价值的确定原则,道德资本价值实现的企业内各方博弈及道德资本价值实现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做了详细分析,认为企业内各方围绕道德资本价值的定价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当各方对对方道德资本的定价与对自身道德资本的定价结果一致时,各方的道德互信就会达成.同时,由于企业行为是企业实际控制人行为的外化,所以加强企业实际控制人的道德伦理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恢复和重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法治化进程中,我国学术界对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展开了学理上的批判和清算,削弱了传统社会国家政权和政治精英的道德功能,这是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此危机,关键是重新审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构建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我国执政党具有深厚的道德资源和优势,对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系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化进程中,我国学术界对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展开了学理上的批判和清算,削弱了传统社会国家政权和政治精英的道德功能,这是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此危机,关键是重新审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构建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我国执政党具有深厚的道德资源和优势,对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系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有赖于社会经济的互惠互利原则的发展,还需要有包容并能反映道德和谐性和互惠互利性原则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和谐的社会主义的维系还需要主观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本文就是用具体的案例来作为依据,充分有力的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今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义利统一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社会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利益关系的处理和均衡。实现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均衡,一方面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道德力量的维系,是社会对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价值观普遍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孙斐 《改革与开放》2014,(18):46-47
人类道德产生由萌芽到道德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从最初的简单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融合、传承、演化,逐渐变成了习惯履行的规则和规范并延续和发展着。道德是一个动态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变化会在形成和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德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诚信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也是最具普适性的伦理道德准则。汲取传统诚信资源并实现其现代转换,对于构建我国现代诚信道德具有本源性、基础性意义。诚信是传统社会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道德作为通过人的内在认知而规范人的行为,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的规范体系,具有内外两个向度。向内,道德指向自我,是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强调如何"为人";向外,道德指向他人、  相似文献   

14.
陈莉 《黑河学刊》2011,(6):13-14
传统的道德管理受科学管理理念的影响,往往只关注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而忽视了道德这个本质。而现代道德管理则是以道德价值为导向,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使其管理理念、制度等都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建立并维系和谐的社会秩序,其根本着眼点是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这种价值导向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围绕公共组织的道德管理这个主题,阐述道德管理的含义,回顾中国古代及西方历史上的道德管理思想,讨论如何有效地开展道德管理。  相似文献   

15.
邹晓美 《魅力中国》2013,(10):197-197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教育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人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这一内化,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真正触及人的内心世界,升华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虚无风险的产生,它不仅加剧了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消解大学生道德精神的标杆,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情感维系.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下大学生道德虚无问题,必先要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批判,优化高校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教育,坚持信息传媒的主流价值导向,立足并解决现实问题,做到"破"与"立"结合,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弘扬道德的崇高与良善,实现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江浙地区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公司治理特征(一)江浙地区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18世纪,当美国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时,浙商的商号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水陆码头。他们在商务往来中凭借着道行、道德、信义的理念和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把"经理人——大掌柜——财务总监"模式发展得日臻成熟;用完善的股权分配维系着商号的发展,此时的商号采用  相似文献   

19.
马钊 《发展》2016,(4):90-91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的20年代,由美国学者谢尔顿率先提出,他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维系着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也维系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企业经营者作为社会的一员,同其他社会个体一样,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企业经营者也具有满足产业内外各种群体需要的责任,而且对这种责任的履行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呈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深刻的道德意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是提升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