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关系及其差异的协整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广西1981—2004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在城镇长期政策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新疆城乡居民的收支水平、消费率、恩格尔系数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LES模型对消费的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提出削减这一现实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分析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结合我国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采用灰色综合关联优势分析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收入、收入对消费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因果关系显著,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的释放,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的方法测算了新疆1994-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与八类分项支出的关联程度,探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揭示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新疆居民消费结构和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消费增长进行线形回归,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解释,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增收的路径。本文的结论是:增加农民收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现状及特征,揭示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最后为缩小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遇到瓶颈,消费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为不足,这势必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将普惠金融与先进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便利地获得金融资源,进而刺激消费。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的缩小;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小受到相邻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的积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的作用有待加强,比较而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陈钰芬  陈锋 《农业经济》2000,(10):2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自 1997年始,经济形势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面临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困难。如何刺激需求增长,已经成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至目前,消费价格指数跌幅已有所减缓,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 1999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去年下降 2 9%。 GDP增速自 1997年以来总体上呈一路下滑的态势, 1999年 GDP增长 7 1%。虽然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产生积极影响并促使出口增长,但我国是一个大国,刺激需求仍需…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最终消费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不利于发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过度消费导致投资不足,再生产能力无法弥补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促使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边际影响逐渐降低。如果最终消费率过低,会引起资本存量的产能过剩,使规模经济效应消失,经济预期不乐观,社会投资和消费都将减少,对GDP增长率产生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河北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成因,并提出扩大河北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北方部分小麦品质特性与面条品质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籽粒物理性状与出粉率的关系、小麦粉成分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的流变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淀粉特性指标与面条评分的关系4个方面,对影响面条食用品质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和淀粉共同影响面条食用品质,不是其中之一;在14个小麦品种中以郑麦98、济南20、豫农9676、周麦12、白硬冬1号制作面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