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等组织普遍介入农地流转,租金影响交易双方的流转意愿,并体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本文在理论分析组织介入对流转租金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江苏省4个县区12个村的地块调研数据,控制地块层面的异质性,采取处理效应模型(TE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组织介入对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介入通过交易成本和经营收益两个中介机制对流转租金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组织介入可以减少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提高转入方的经营收益,从而增加农地转入方的数量并放大了农地的需求弹性,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进而提高流转租金。从租金的角度,组织介入解除了流转市场的锁定效应。据此,本文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滕州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流转规模扩大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范围广泛化、流转形式多样化的显著特点,滕州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供给方和需求方双重视角剖析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方法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地需求方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有偿化。(2)这一影响的实现基于两种机制:一是直接效应,即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外部需求主体打破了以熟人网络为主的封闭市场,通过引入市场化的交易规则订立合理租金;二是通过间接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机制,激励熟人间的非正式交易向市场化、有偿化靠拢。(3)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以农地产权的稳定为前提,但并不因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介入而被削弱。研究结论:在继续稳定农地产权的前提下,引入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其市场化行为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对促进租金有偿合理、健全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下辖的三个县(市、区)农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前后的使用情况、流转方式等方面,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体现出经营规模化、主体多元化、结构非粮化、方式正规化、期限长期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伴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与速度加快,信托已成为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和股份合作外又一流转新形式。本文通过提炼国有独资信托公司模式、政府委托人模式、合作社委托人模式,对其源起背景与实践阶段、政府定位及作用发挥、流转规模与经营用途、农民收益形式及分配所得方面异同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现行土地流转信托主体身份、信托关系能否被法院承认接受有待核准,信托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介入尚处试验期、诸多问题不明晰,承租人担心农户违约、缺乏有效融资渠道是信托公司介入的内在驱动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财产权难以保障,每一模式各有利弊,评判优劣还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6.
在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缺失的条件下,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具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而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农地集体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韵现实问题.本文以现有的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模式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农业生产、农村内部分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现实,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普适性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着法律的限制和现实的障碍,应放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主体、创新经营主体、规范流转程序,实现农民住宅及宅基地的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产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是权利主体资本化其权利的主要体现,能够充分兼顾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双重稀缺性、产权的可交易性以及产权的细分性,能促进产权流转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的完善、土地权利的平等以及产权实施能力的增强是完善产权流转价格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赣南传统村落农地流转风险与传导路径,以期为推进下乡资本与农地流转的有效融合提供参考。结合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识别传统资本下乡过程中的农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传导路径和防范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下乡推动农地流转同时存在经营风险、财产风险和社会风险;(2)资本下乡过程中农地流转风险传导路径受到经营市场的不确定与监管机制的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到位、准入机制不完善、流转期限不合理和管理体制缺失的公共影响;(3)规范完善农地流转程序、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提高主体性行为风险防范意识是为降低资本介入农地流转风险的重要方式。研究结论显示基于资本下乡视角探究了赣南传统村落农地流转异化风险形成机理与传导路径,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林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林地流转的实践出发,剖析了林地使用权的特点,探讨和分析了林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明晰产权,建立流转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规范流转程序、行为,培育经营主体,完善流转法律法规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角色定位、过程管理和保障监管差异划定政府介入农地流转的不同场景,从农户生计资本视角,利用两期截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对各场景下农地流转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并不能给农户生计资本带来显著改善,甚至有轻微的负效应;农户因农地转出带来的自然资本降低与政府规划行为下公共产品供给增加带来的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升相抵;相对于中介型的政府介入农地流转,由政府主导开发的农地流转会降低农户的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本;有书面契约的和合同可修改的农地流转对保障农户生计资本有显著的正效应;有实物租金的农地流转显著降低了农户的物质资本;针对已确权发证农地的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对农户自然资本的积累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进程,解析了集体林地使用权一级流转形式即家庭承包、招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以及农户林地使用权二级流转的主要形式即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抵押、托管等,并针对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四大机制体系构建设想:林地使用权流转评估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理性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顺畅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规范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激励机制促进农户积极参与流转。  相似文献   

1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流转收益低、主体地位不受尊重、流转后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风险.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地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制政府行政权力;完善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中介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确辨识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体、客体,是其实现入市流转的重要前提。结合目前流转中存在的主客体概念模糊、鱼目混杂、不易辨识等问题,在对集体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概念、流转主体、流转客体进行较为深入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体、客体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清晰界定,并从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完善流转政策、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转主客体认定工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方政府、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经济提高税收,用地企业进入土地市场经营非粮高效农业收益高,村集体在经济利益的激励下积极推动流转.同时存在农民流转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集体收取的土地流转收益不合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推动土地流转应突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户主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地流转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重庆市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了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如何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就成为了更加引人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市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补充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法规、制定鼓励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流转模式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利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行政力量介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因。研究结果与结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诞生过程复杂、农地的各项权能模糊、农户直接向规模组织流转的交易成本太高、行政组织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是行政力量介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流转秩序、培育本地种粮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竞标模式,有其现实背景和逻辑因由,并能带来规模经营比例迅速提升、主体培育加速发展等短期效应。然而,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伴有某些局限并带有一定风险,具体表现为明标竞投无益于对流转价格的管控,甚至可能助推溢价,容易破坏乡里乡亲睦邻友善关系;暗标竞投下的竞标者抑价寻租有悖于均衡价格形成,易推动政府"创租";竞标模式不可避免增加乡村治理事项,基层政府介入很难平抑好各方诉求,个别政府寻租行为加重了民众不满,使得模式成效不管有多大,政府很难全身而退,塔西佗陷阱可能越陷越深,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受此牵绊恐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流转秩序、培育本地种粮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竞标模式,有其现实背景和逻辑因由,并能带来规模经营比例迅速提升、主体培育加速发展等短期效应。然而,政府主导模式同时伴有某些局限并带有一定风险,具体表现为明标竞投无益于对流转价格的管控,甚至可能助推溢价,容易破坏乡里乡亲睦邻友善关系;暗标竞投下的竞标者抑价寻租有悖于均衡价格形成,易推动政府"创租";竞标模式不可避免增加乡村治理事项,基层政府介入很难平抑好各方诉求,个别政府寻租行为加重了民众不满,使得模式成效不管有多大,政府很难全身而退,塔西佗陷阱可能越陷越深,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受此牵绊恐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