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设用地定量定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天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原因,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定量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路,解决规划控制指标的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思考--以招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和编制的指导思想,认为招远市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对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不完善,不注重耕地质量上的平衡,与城镇总体规划在用地上的衔接力度不够,土地利用分区不尽合理,用途控制难于实现;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确保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要合理分解规划控制指标,注重与城镇规划的衔接,明确土地用途分区。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国规划体系,人们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本文即从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滨海县国土资源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做好五篇文章,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一是做好土地规划文章。将规划修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利用总体姚划修编工作。在确保全县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乡镇建设规划、村镇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朋地范围和规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做好土地整理文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优选模式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分区与用地指标相结合,单项规划与综合平衡相结合”的优选模式,及与该模式相对应的工作程序,给出了进行规划的几种主要技术方法,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选模式的技术方法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实施期满,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当前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可为即将开展的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评价分析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1986  相似文献   

7.
新的土地管理法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两规”的衔接呢?笔者认为这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指导思想与认识上的衔接要做到“两规”衔接,...  相似文献   

8.
思考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如渊 《中国土地》2003,(11):38-39
2002年6月17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黑龙江省呼兰县等12个县(市、区)为县级规划修编试点单位。2002年12月12日至13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在福建省晋江市召开了全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新一轮规划全面展开之前,应该吸取上一轮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工作。开展新一轮规划的必要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是全国各城市在经营城市的招牌下大量圈地,二是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上…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持续利用的保障土地持续利用是以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基础,能够满足当前与未来人们的食品需求和社会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土地利用行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就谈不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首先是土地利用和管理长期宏观控制性的规划,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其次,土地利用规划在整个土地管理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是土地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概括起来说,一是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是规划的动力。经济越发展,越需要规划;规划做得越好,越有利于经济发展。──一位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十多年的同志如是说我国全面系统地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始于1986年。然而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按需定供”的规划,力量孱弱,不足以改变人们不受拘束用地的习惯,规划被看作“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民谚还戏称,“规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句话。”规划的命运因制度创新而改变。1998年审议通过的新《土地管理法》,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批和管理土地。规划的效力增强了,…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1996 — 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目的:依据浙江省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分析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状况,构建浙江省1996 — 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各种地类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以图管地”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1996 — 2005年,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占耕地减少面积的59.39%,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占用耕地占37.65%。浙江省优质耕地与快速城市化区域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合,必须科学地编制与实施省、市、县、乡4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保护耕地与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间的关系,调控土地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比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管制给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期望效用理论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农民土地发展权及福利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规划管制给东、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福利损失分别为42521元/hm2?a和20309元/hm2?a,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是中部地区的2.09倍。东部地区户均耕地远远小于中部,且东部地区的增量建设用地极为有限,所以东部的土地价值大于中部。(2)中部地区发生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建坟、改园、取土、挖塘、闲置等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为0.39,而东部地区发生这些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仅为0.1,说明在耕地保有目标限制下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较为有效的宣传。(3)以日常管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改园、取土、挖塘、闲置荒芜等禁止性活动为依据,中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为3186—5274元/hm2?a,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为563—11572元/hm2?a,禁止取土行为几乎不会对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产生影响。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田未来用途的预期不同,进而规划管制给他们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也有差异,在进行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时应区别对待,提高规划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学30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关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上一轮规划存在较大差异,而国家相关政策相对滞后,地方在规划实施中遇到大量操作层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在总结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创新对规划实施产生的主要影响,并针对制度创新从规划指标管控、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基本农田、规划审核标准等操作层面提出了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重庆市綦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预测2010—2020年规划调控影响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以期为目标情景下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文章通过构建Dyna-CLUE模型分别模拟研究区在自然增长和规划约束引导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对照自然情景进而分析规划约束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表现特征。[结果]比较AutoLogistic模型与传统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发现,除建设用地外,其他地类的ROC值都有显著提升;对比两种情景模拟结果发现,到2020年,研究区内耕地、农村居民点、未利用地较自然情景显著减少,林地、园地显著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规模较自然增长情景减少171.86hm~2;规划情景约束下,2010—2015年研究区地类转移以耕地转建设用地为主,2015—2020年以耕地转林地为主,耕地转建设用地次之,再次为农村居民点转耕地。[结论]Dyna-CLUE模型模拟中,运用添加自相关因子的AutoLogistic模型代替传统Logistic模型进行空间驱动力分析,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模拟精度;规划约束下,退耕还林、农村居民点复垦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的开展是耕地减少、林园地显著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得以控制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成果在规划约束情景中得到较好体现,表明规划目标对于引导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定向变化有重要作用,但是丘陵山地的耕地减少态势也需得到足够重视,建议推进耕地产能建设从而协调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间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现行临时用地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高效综合利用的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现行政策制度基础上提出了临时用地规范化管理的可操作性程序,并以沪宁城际铁路江苏段临时用地管理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为实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家战略,应重点加强临时用地选址、规划审批、工程施工和复垦利用4个方面控制作用,从工程项目申报、立项、建设、验收的全过程加强用地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的差序格局化特征会怎样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文以农地制度改革为着眼点,利用2015年CHFS微观数据,将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差序格局与新型城镇化三者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的亲缘化特征显著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一步检验作用机制发现,二者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作用方面并行不悖,农村内部整合型社会资本能够弥补正式制度不足带来的农地产权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应着力提升农地确权政策的执行效果,在构建起高效、合理、规范的农地流转制度的同时,促进农户间相互合作,加大力度培育以农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项目,平稳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伊宁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96-2004年伊宁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特征,并引入土地面积"变化贡献率"和"年均变化强度指数"两项指标,对伊宁市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数量结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伊宁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省级基本农田数量确定与指标分解方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基本农田数量确定和指标分解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现状与规划耕地的总量,基本农田的供给条件以及上级下达给本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江西省基本农田数量为2459198.61 hm 2,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采用因素法,综合考虑各设区市人口、耕地面积、后备资源、粮食总量以及非农占用耕地等因素将江西省基本农田分解下达给各个设区市。研究结论:基于多因素的半定量的基本农田数量分解方案方法综合了客观现实与人为主观判断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地处山地丘陵区的江西省万年县境内的五条主要河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丘陵山区河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为当地政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等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福祉的协同提升。[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内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一直是滩涂和其他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为耕地,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200~300m分带。景观格局方面,万年县河岸带0~100m段人为扰动程度低,仍然发挥着河岸带生态廊道的作用;100~300m土地利用多样化,是受人为扰动最剧烈的部分。[结论]研究认为,生态保护政策在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开垦常年性河流主干道河岸带范围内的滩涂来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受到严格管控,山地丘陵区的特殊环境特征决定了在该类地区应探索其他的政策响应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