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寒 《中国西部》2010,(2):38-39
中国的"企业公民",不能只做"经济人",而是要做一个有责任道德的一个大写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2.
李杨 《中国西部》2010,(7):86-87
中公教育认为,企业发展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外部目标,一个是内部目标。外部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做慈善;从内部讲,我们一定要让员工快乐,然后让员工传递这种快乐,带动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影响整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成快乐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内涵演进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假设是一个内涵丰富、歧义较多的概念。其中的自爱和自利确实是第一内涵,仅此进行抽象的讨论很难超越生物学的既有结论。本文以关联中显示本质的方法,分析了经济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关性的历史演化,认为:(1)经济人是启动市场运转的第一动力。(2)经济人的现代合法性需由市场制度间接证明。(3)经济人概念具有强烈的反神学意义。(4)经济人与市场制度相结合,拓展了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郭蓉 《北方经济》2007,(15):54-55
一、斯密革命:经济人范式的肇始 在经济思想史上,最早系统提出并使用经济人概念的是斯密,在没有经济人模型之前,经济研究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所有关于人的阐述都可以对经济理论发生影响.经济人模型的提出,使经济理论找到了一个公理化的支点,也使社会科学获得了一个理论支柱.同时,进化论、社会生物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也对经济人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或补充.  相似文献   

5.
企业公民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视为企业的公民责任。“企业公民”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做个“经济人”,还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中国企业应尽快建立企业公民意识,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贡献于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选择的基础和分析起点。"经济人"假设方法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经济学方法论,它的发展是与"经济人"的认识相联系的。"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  相似文献   

7.
生命离不开阳光,而照耀生活的那片阳光是快乐。快乐给平淡、琐碎的生活添上绚烂的色彩。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快乐,享受生活呢?走出观念误区。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快乐,很大原因是观念上的问题。就拿下厨房来讲吧,很少有人视之为享受,多半是不得已而为之。忙碌了一天,身心疲乏,还得到厨房洗、切、炒、蒸,做饭填咕咕叫的肚子。持这种心态下厨房,是不会与快乐有缘的。女友的一番话对我很有启发,她说“既然下厨房是我每天都要做的事,与其牢骚满腹地做,不如快快乐乐地干。我的快乐下厨法是这样的:在厨房放一台小收音机,一边听喜欢…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亿万富翁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乞丐也有快乐的时候。老牛的原则是先做人后做事,他开玩笑说,连人都做不好,肯定不会做人事。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似乎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快乐"很重要。然而,我们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有标准吗?快乐不只是吃喝玩乐,它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去感悟、体会。这就是,人要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去生活,才是真实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我们的学习榜样雷锋,他的追求就是为人民服务,以助人为乐为己任,所以他是快乐的。当我们看到雷锋略带憨憨的发自内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而经济人假定缺位是抑制激励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揭示经济人假定缺位导致的制度后果及其原因 ,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这样的“经济人”不过是网络上的消费者。哦,原来在网络上,部分人是生产者和经营者,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样的消费者,才有了他们这些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这就正如同一家商店,如果没有人去访问,如果没有消费者,它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一样。没有想到,我们一帮“经济人”在网络上的消费,支持了以网络为营生的“经济人”的财富增长。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设的反思与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基础。“经济人”假设历经两个多世纪,在质疑和批判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经济人”假设所进行的修正和改进依然没有走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脱离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方法论。本文从回顾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和完善入手,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历史更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经济人”假设的硬伤所在,揭开“经济人”假设不科学的面纱。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钥匙     
悠远 《西部人》2005,(1):61
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的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的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起点."经济人"假设的缘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文艺复兴时的启蒙思想家以及霍布斯、坎布兰、孟德维尔、休谟等人的思想为"经济人"假设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并由亚当·斯密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徐岚 《魅力中国》2013,(34):155-155
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做了进一步的要求,学生要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愉悦中培养能力。快乐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一切能力培养的起点。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东京 《产权导刊》2006,(12):25-26
由于大家对“人”的假设不同,看事想问题,观点难免南辕北辙。几年前,我撰文介绍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结果招来一片非议。遗憾的是,至今仍没人教我,离开了此假定,经济学到底如何做推理。不知为不知。既然我不懂别的推理办法,那么本文的分析,还得仰仗经济人假定。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理论基石,自亚当·斯密开创以来,不断受到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的批判。新政治经济学对“经济人”阐述如下:“经济人”的本性——自利;“经济人”的行为目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人”的行为方式——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成就,现在面临着迎接WTO的挑战、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等深层次的问题,目前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也是一个亟待攻克的新堡垒。创维电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先痛苦后快乐的做企业的心态,也是当今中国企业家奋斗精神的一种代表。今天我们有幸分享黄宏生先生做企业的酸甜苦辣,这些东西对中国企业、对中国的企业家都是非常宝贵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学生善良、淳朴.但是知识视野狭窄,生活学习方式单调.学习动力不足。我们农村一线教师要多做工作.使农村的孩子们拥有健康快乐的校内外生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个学者通过对《论语》的多年潜心研究,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孔子原来是个快乐主义者,即孔子不仅一辈子追求着快乐,而且事实上成为了“先乐”起来的人,因此而得出结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并进一步发现:“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因而教导我们: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因而要追求幸福快乐,就要适应日常秩序,要学会克制,要反躬自省,要苛责内心,要该放下时就放下,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