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法人之间的合伙、隐名合伙是合伙的三个疑难问题,而舍伙债务的承担则是合伙制度的核心。在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问题的处理上,有并存债权原则和双重优先权原则两种方式,我国的司法解释采用的是双重优先权原则;关于法人之间是否可以存在合伙关系,有禁止主义和许可主义两种不同的主张,我国应从法律上鼓励、扶持法人舍伙;隐名合伙在我国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应当尽早在立法中明确承认和规范隐名合伙。  相似文献   

2.
隐名合伙在各国立法例中呈现出"契约性"、"主体性"和"行为性"三种模式。隐名合伙的法律特质与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差异明显,其本质上应是一种特殊的商事行为——附属商行为。我国未来应在《商事通则》的商行为编中对隐名合伙进行特殊规范。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有限合伙制度,分析其独特优势,根据有限合伙在我国已经具有的地方立法及地方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先例,提出修改《合伙企业法》,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并提出立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合伙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都对合伙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合伙法律制度。相比之下,我国的合伙法律制度显得很不完善。因此。应借鉴世界各国关于合伙的先进立法制度,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合伙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合伙企业法并没有规定复合伙制度。通过考察国内外立法,分析复合伙的存在基础,认为我国应建立复合伙制度。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并通过内部的信义义务和外部的无限责任,能够共同构筑复合伙的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的有限合伙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限合伙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基于其自身的优势和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其存在极具必要性。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有限合伙立法,仅有的一些地方性立法中的规定并不足以构建完整的有限合伙制度,与国外相关立法比较,无论是适用领域抑或合伙人主体范围皆为有限,在责任承担、份额转让及新合伙人加入等问题的规定上也存在很多不尽合理之处。为适应有限合伙的发展壮大或避免企业解散,应允许其进行组织变更。  相似文献   

7.
关于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投资基金立法体系中,契约型投资基金应按合伙组织的退伙和转让合伙权益予以调整,而开放式公司型投资基金目前则不宜吸纳。在投资基金的立法调整方面,应制定《投资基金法》,明确规定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使用信托的原则和精神;并对涉及与投资基金的组成、运作紧密相联的合伙、代理以及公司法律关系,规定相关法律规则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是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确立的合伙组织的新形式,其立法宗旨是合伙人公平承担合伙企业责任,体现法律对无过错合伙人和合伙相对人利益的双重保护原则。但在双重保护制度的规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制约着这种组织形式的实际操作。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缺陷,提出完善缺陷所应采取的措施,对促进这种新型合伙组织形式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名投资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由此导致的公司隐名股东的各种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实践中,对工商登记、实际出资、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等证据的运用差异极大,使得这类纠纷的处理比较混乱.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隐名股东的概念、法律特征、资格认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有限合伙立法的积极推动者,我们早在1997年《合伙企业法》出台不久就开始呼吁重视有限合伙的法律问题。目前,一种倾向是不少人士对有限合伙产生了迷信心理!似乎当前中国创投企业的种种问题都源于当前只能采取公司制度!似乎只要有了有限合伙,整个创投业就可摆脱低迷局面,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抱着这种心态对待创投企业的制度创新,不仅有可能使得原本十分宽广的创投企业制度创新之路变得极其狭窄,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有限合伙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就有限合伙与创投企业的制度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司能否成为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这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与公司法第15条的规定也不尽一致,这样,同为全国人大制订的两部法律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实务中如何适用法律就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鼓励投资的大背景,我国应当赋予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法律资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专业服务机构的专业特色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基于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在《合伙企业法》中引进了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但该制度在对部分合伙人实施有限责任保护的同时,并没有对作为利益相对方的债权人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这势必会给逐渐兴起的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发展带来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为此,需要借鉴美国立法相关规定,本着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对债权人利益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并未对隐名出资的有效性记性规定,2011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其中第二十五条对隐名出资的有效性进行了解释。隐名股东与显明股东之间的协议并不因为隐名出资而构成合同无效的情形,因此其本身是有效的。然而,公司的股东在工商登记中具有公示效力,因此,其相互之间的协议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微企业融资,由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对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表示,信用担保制度、隐名合伙制度等有关法律的缺失使得信息变得更加不对称。文章最终综合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以及过往经验来保护债权人并舒缓信息不对称,从而帮助小微企业有效摆脱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二十六条首次明确了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及与其相关的股权纠纷解决方式,但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规范并不详尽,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效力亦未提及。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问题,归根结底仍是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通过结合司法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把握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效力和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裁判倾向。判定隐名股东股权转让效力、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注意隐名投资的有效性,坚持"内外有别"原则,同时要把握显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确立,都体现了立法者立法政策的价值趋向.我国在合伙企业法中,确认了有限合伙这一经济组织形式,也正体现了立法者对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的价值趋向的选择即有限合伙人与债权人的利益的权衡.然而我国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所要遵从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我们在确认有限合伙这一经济组织以调动投资人的投资经济性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规定一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有限合伙人利用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从而真正地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由隐名代理向直接代理转化的规则不利于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和促进交易。对于第三人和代理人对他们所进行的法律行为效力的约定,法律应予以最大程度的尊重。我国隐名代理制度应在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了有限合伙制度,可谓意义重大。但施行至今,在风险投资领域大多数企业仍采用公司制,并没有采用有限合伙制度。本文分析我国的《合伙企业法》中对有限合伙规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以期使有限合伙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方兴未艾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合伙企业可以采取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两种模式.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是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采取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募集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合伙制度体系是以合伙人身份为标准构建的,这种体系不仅容易产生法规的重复与冲突.又可能造成身份不平等,压抑公平竞争。从法律史、比较法及法理学等各角度进行的考察表明,以组织性强弱为标准构建新的合伙法律体系,确认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的分立,是完善我国现行合伙法律制度的最佳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