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井水不犯河水,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只能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及相关国际收支统计,功能单一,信息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现在:国际收支统计与外汇管理的总目标都是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汇率稳定;外汇管理的内容与国际收支的统计分类是完全一致的,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非贸易外汇、外商投资和外债管理均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得以反映;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外汇管理业务统计数据的基础信息来源都是企业。  相似文献   

2.
张莉 《中国外汇》2007,(2):80-8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国寐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寐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银行、企业、个人均有义务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普查。《中国外汇》拟从本期起开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指南”专栏,希望能够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具体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相关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原则要求,认真制定出考核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质量的奖惩办法,并依照该办法分别要求辖内外汇银行签订责任书;其次是稳定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人员队伍,由外汇银行遴选,外汇部门建立业务档案,以便加强跟踪管理;再其次是本着“培训上岗、执证上岗、规范上岗”的原则,先后3次采取现场技术练兵与书面业务知识答题等方式,积极加强对外汇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4.
隋健  庞治强 《中国外汇》2013,(23):78-78
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基础。2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申报操作程序,国际收支统计的及时l=生、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外汇改革的不断加深,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对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交易进行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统计监测,因而对统计申报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核查,是正确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国家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制定,真实反映我国对外经济状况,促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统计申报“千头万绪” 基层部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指将境内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每一笔收支都进行申报、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间接申报,涉及申报主体(客户)、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部门三方人员,要素较多,要素之间逻辑关系严格、复杂,经常反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省国际收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行及推广□王卫国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是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为根据的,该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逐步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为我国的宏观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07,(4):66-67
2006年,为了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知识,加强国际收支申报的自觉性,提高国际收支统计人员的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主办,《中国外汇》杂志社、中国外汇网承办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征文活动”。本刊将于本期和下期摘登部分优秀稿件,与您分享作者们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和收获。  相似文献   

9.
《南方金融》2001,(12):4-5
记者: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是何时实行的,它有什么意义? 负责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是从1996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199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以行长令的形式公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该制度对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监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强调了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是涉外交易主体应尽的义务,明确规定凡是通过我国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的行为,都必须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和外汇市场建设,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取得了改革的显著成效,保证了中国外汇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为今后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行比例结汇形式的意愿结汇制,进一步加大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究竟距离成为科学、有效、适应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外汇管理信息体系还有多远,如何改善目前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较好地发挥国际收支统计监测预警作用呢?我们对此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在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法规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差距,现提出以供商榷:一、数据及时性方面的差距经过外汇局及银行两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及时性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绩,98%的申报均可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少数未及时申报的企业,银行也会积极予以催报,加上"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管理》2005,(1):42-42
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银行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电子化建设显得尤为主要,这既是外汇管理接础性工作的需要.也是外汇指定银行发展业务、提高特效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外汇统计体系有三条线支撑,即国际收支申报统计、外汇收支统计和外汇管理业务数据统计。为了解这“三条线”的运行情况,近期我们深入部分外汇指定银行和基层支局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这“三条线”作为目前我国外汇统计监测预警体系的构架,应该说基本上满足了目前的管理要求,但是不科学,不完善、不适应新要求之处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收支统计系统是外汇管理局的重要的数据来源,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监测系统对提高外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该系统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一)、原始数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目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程序是:客户填写申报单(  相似文献   

15.
邮政储汇机构办理国际邮政汇兑业务(含传统国际汇兑及西联汇款业务)已有相当时间,但由于法规缺失等原因,对其的监管尚非常薄弱,包括市场准入、外汇账户(现钞)管理、外汇汇出汇入、结汇管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等,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外汇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外汇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申报统计监测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完善,国际收支的申报率和申报质量也不断提高。但目前国际收支申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收支统计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四大账户之一,也是唯一的外部统计账户,综合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我国于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建立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但真正意义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起步于1995年。德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始于二战以后,领先于我国几十年,体系建设较为成熟。本文将从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方法、结构体系、核查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与德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际收支申报业务量大大增加,上级外管局对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在人员少、工作量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如何适应新形势,严把申报质量关,提高申报数据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庞治强 《中国外汇》2006,(12):65-65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10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申报体系,但是,申报工作在整个外汇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和认可,导致申报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建议一:非现场监管系统基础业务数据采集应以国际收支系统数据库为主,外汇账户系统为辅。随着国际收支核查力度的加大和申报时限的缩短,目前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库的数据与外汇账户系统数据比较而言,更为准确和及时,能够真实准确反映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外汇收支行为,因此建议非现场监管系统业务数据采集应以国际收支系统数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