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保险混业经营的动因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财经科学》2002,(3):68-72
混业经营使全球金融业,特别是保险业的限制格局和金融环境发生了变化。混业经营的动因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有其必要性,保险混为经营的模式包括:建立金融集团;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保险混业经营的具体思路包括:修订相关法律;允许多种形式的保险经营模式并存;有计划有秩序推进混业经营;先合作后发展,改革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2.
教学型大学的保险专业在金融混业经营与全球化时代应重新审视办学定位,实现由培养保险专才向培养国际性的金融全才转变,注重培养专业性、全面性、实践性的应用型保险人才,实施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及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推动国际金融业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混业经营模式已成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种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国内金融企业长期受政府的保护,垄断竞争的结果使其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可以预见,国外那些在规模、资金等方面都属于“航空母舰”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采用混业经营模式的全能银行已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后,保险业务活动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增强;金融混业经营程度提高;保险业务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保险公司经营的理念发生新的变化,从传统的注重市场份额逐步转变为注视人力资本开发和提高效率.文章从分析国际化与混业经营背景下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保险本科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人才,并具体解析了这种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5.
程肖芬 《现代财经》2007,27(11):23-26
产业集聚反映着保险业市场主体的价值链上下游整合与空间布局关系。由于保险业产业自身特性及国际金融以混业经营为其主流,国际上很少形成单一的保险业集群,保险业集聚寓于金融集聚之中;又由于传统保险业的技术专用性较低,故而保险业产业价值链比较简单,保险业的地域集中具有优于保险业前后向整合,打通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保险业集聚有利于产品业务创新,业务外包和保险产业资产结构轻型化,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具有持久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的主要特征.它参与到了企业战略实现中的决策、执行、管理、文化、人才以及营销等过程,促使企业之间由静态竞争转为动态竞争.企业战略实施中,竞争优势的构建形成了企业管理的最基础模式,企业的资源战略、人才战略、营销战略、管理战略、组织战略、文化战略以及知识战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促使企业通过管理资源的全面优化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竞争优势动态发展分析以及超级竞争和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对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竞争优势构建提出了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保险业服务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现代财经》2005,25(1):29-32
保险服务是保险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消费的一系列行为和过程,它是保险供给者向保险需求者提供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要素的集合。保险服务的发展和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使保险业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险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保险服务的发展和创新,需要通过整合保险理论创新力量,实现保险理论创新突破;并须明确保险服务创新原则,加强保险服务创新战略建设,提升保险企业服务创新张力,加快保险产品创新速度。  相似文献   

8.
郭慧琳 《经济师》2004,(10):219-220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混业经营逐步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 ,中国金融业必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 ,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的竞争 ,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实施混业经营 ,提高自身竞争力 ,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发展,保险产品需求骤增,保险业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保险中介的支持,保险代理人制度是我国保险行业的主要运作模式,其制度与管理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以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作为立脚点,探讨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规模出现增速减缓的迹象。笔者通过分析保险行业经营理念、竞争程度、金融环境、信誉状况、人才供给等五个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变化情况,预测我国保险业将进入一个转型期。同时,笔者从监管者、公司、行业角度,初步提出了保险业应对这一转型期的策略,主要包括: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发展保障型产品,控制资本和机构扩张节奏,采取审慎投资策略,加大内控管控、数据积累和人才培育力度,形成服务特色等。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金融领域,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我国也势必会融入到这股潮流中去,而建立保险集团是保险业面对混业形势实现转变的有利形式。但由于我国的保险监管部门长期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要求之下,因此对混业经营和保险集团的监管略显生疏。本文旨在为我国保险集团的监管建言献策,寻找到适合我国保险集团监管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保险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是公司组织形式的保险人.保险人在保险关系中,可以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费基金,同样也有义务赔偿被保险人在事故发生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世界上95%的保费来自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市场,在社会福利好,水平高的国家,仍然保持着对商业寿险较高的需求,几乎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稳步提高,保险业监管逐步完善,产险公司的数量自然而然明显增多,已经从第一阶段的中国人保垄断,变为现在的"战国时代".中国保险行业正处在"战国期",也处于"婴儿期",保险公司管理的重要性随之体现.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我国的保险公司只有转变经营理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技术,防控经营风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中国保险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革是推动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保障制度、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的变革所释放出的保险需求为保险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提和空间,保险主体的多元化、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增加了保险供给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保险监管的市场化、法制化则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竞争环境,保证了保险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王萍 《经济经纬》2005,(1):134-136
产品创新是保险业创新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和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工作,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安排做保证。保险产品创新的制度建设,是关于保险体制、国家政策、保险企业经营指导思想、保险资源及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等内容的整合。 为改善当前我国保险产品市场存在的产品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产品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亟待加强保险产品的创新工作和产品创新的制度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的颁布,业界关注的混业经营的相关政策问题有了实质进展.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实施金融创新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这种形势下,国内银行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之路——混业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在中国初现端倪.面对这种国际大环境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现实挑战,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将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使得金融分业经营的典型代表-美国完成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混业经营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中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如何应对来自国际的竞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中国金融的混业经营问题也成了人们探讨的焦点。本首先分析了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程与原因,回顾了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世界性大趋势及金融发展内在要求下,金融混业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企业成长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志群 《经济问题》2000,(10):25-27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企业一旦拥有核心竞争能力,就会使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应加强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培育,并与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实现有效整合,是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保险集团混业经营是保险业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保险集团混业经营财务风险管理的缺失,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小英 《时代经贸》2010,(2):119-120
核心竞争力会计是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发展将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培育、管理和提升带来深远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持续经营假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