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居住环境下住户高空抛物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 《城市问题》2007,(11):57-61
分析了我国14个城市发生的112例高空坠物事故,调查研究了南昌市两个居住环境中23幢住宅周边的生活坠落物痕迹,通过研究城市居住环境下高空抛物行为的行为主体和行为产物,揭示出住户抛物行为的8大特点和8个影响因素,为高空抛物的防治提供行为学方面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从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综合防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晨 《城市问题》2005,(6):80-84
分析研究了国内学术界和建筑界对高空坠物引发安全问题的关注情况以及国内建筑设计规范对防止相关事件发生的设计规定,并以城市住宅建筑为例,对高空坠物事件发生的建筑设计原因及其相关的设计规范做了深入地探讨和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的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 ,从理论上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机制 ,并对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效果进行了分析 ,从城市住区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小朋  王景 《价值工程》2010,29(21):148-149
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发展中,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营造良好的居住空间归属感,为居住者提供丰富、美好的生活空间,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本文根据现有城市居住空间中存在的现象,总结了几点关于城市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生活地区,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居住区经历了由小到大,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仅限于功能齐全,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住宅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追求人性化的“生态居住环境”的观点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8.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本质区别是,分异体现了城市居民在居住上的不平等,是支付能力极化和居民社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共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空间状态.通过对二者的居住空间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区分,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空间分异问题要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并最终引导城市居住空间向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居住空间分异动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中西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动因不同.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动因.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环境里,逐渐形成农民工聚居区,这是居住空间分异的极端表现,往往会引起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变化。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居住空间概念及其特征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从空间视角和公共政策属性两个维度探索了城市规划调控居住空间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有机建筑的内涵和设计特点出发,引申出和谐规划的思想,进而对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有机城市居住社区的全新概念,探讨了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居住社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睿煊  李香会 《城市问题》2009,(7):60-62,7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并非影响我国城市居住交往衰落的决定因素.对影响我国城市住区邻里交往的社会、历史根源剖析、比较后发现,"人际互动契机的减少"是影响住区邻里交往衰落的共性、根本因素,增进邻里交往的关键在于互动契机之营造.据此结论,对我国增进城市住区邻里交往的传统建筑理论加以校验,以期从另一个角度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略有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5.
朱静 《城市问题》2011,(4):55-60
随着城市扩展,空间性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加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随之进行了重组。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研究,力求在争论中厘清空间分异的若干形态;在综述中透析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动力;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扩大的实证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与社会发展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类发展及社会进步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广泛的涵义,其中,某些社会发展目标是与城市空间环境密切相关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会影响某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反过来,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的选择是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活质量、地域平等与社会公平、社会安全、多样选择以及公众参与等社会发展目标,对于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居住节能行为与意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节能行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节能行为和节能意识均较好;居民收入和年龄是影响生活能耗的两个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