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利用山东省1440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t模型和计数模型分别考察了影响农户借贷可能性和实际借贷数额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支出、家庭余钱使用、在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次数、借款用途均显著影响农户的借贷可能性和实际借贷数额;户主年龄与借贷可能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表明受教育程度高且年富力强的户主更容易获得数额较大的借贷。此外,户主的打工经历、家庭人均收入、借贷利率和借贷规范仅对实际借贷数额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湖南和福建2省4市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来测度农户金融素养水平,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并对风险偏好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处于较低水平,且对农户家庭正规信贷偏好和借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民间借贷偏好和借贷可得性有显著抑制作用;(2)金融素养可以通过改变农户风险偏好来影响家庭借贷行为。根据结论提出加强农户金融教育、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和负二项模型研究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影响显著,而金融素养的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与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转移性收支、个人声望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与金融素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仍对其有正向影响,只是社会资本影响不显著,金融素养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除对60岁以上年龄段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影响为负,对不同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均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对东部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社会网络得分,通过Logit和Tobit模型探究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以及借贷金额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农村地区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在农户的借贷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正规金融借贷,社会网络对正规金融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21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新疆农户非正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STATA软件,采用Probit模型及Tobit模型,分别估计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房屋价值、医疗支出、家庭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距离和正规借贷利率是共同对农户非正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均具有正向影响。(2)信息获取能力、风险偏好在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的影响中均起到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与非正规借贷相比,社会网络对农户的正规借贷产生的影响更大;与不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相比,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的影响更大;社会网络对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影响最大;年龄越靠近中年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参与金融借贷,借贷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论文基于江苏省沭阳县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以数字化"阳光信贷"为例,研究了面对数字农贷、农户借款需求以及需求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收入与数字贷款需求呈现倒"U"型的关系,生产性经营支出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数字借款需求行为,而网点距离、家庭劳动力占比、父母受教育水平皆对农户贷款行为呈负向影响,其中男性农户的数字贷款需求行为更为明显。论文研究发现,农户的数字贷款需求行为受到收入、支出以及家庭特征的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以沭阳农商行数字化"阳光信贷"为代表的数字农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对乌鲁木齐县200户种植大户资金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借贷金额、借贷渠道、借贷方式及借贷用途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乌鲁木齐县种植大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种植大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借贷可得性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对银行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贷款效率等。  相似文献   

9.
将农户借贷行为分为是否借贷和借贷来源选择,采用辽宁568个农户家庭的随机入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农户借贷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关系不强和交易成本较低时,农户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服务;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低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农户借贷,并能提高农户借贷的消费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关系理论视角下,基于新疆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关系资本、宗教关系资本、银行关系资本与农户贷款可得性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农户贷款更多依赖于家庭关系网络的维护,尤其是关系质量对其非正式借贷获得性帮助更大。银行关系资本对农户获得贷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农户较好的银行关系对农户获得正规贷款有积极作用。此外,家庭经济决策、农户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等特征变量也显著影响其贷款可得性,说明其帮助农民获得更多借贷机会、更大的借贷额度并降低借贷风险。本文研究对于理解文化同质性下的关系资本在民族地区农村信贷配置的作用,且对进一步拓展民族地区农村信贷市场体制改革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492户棉农的调查数据,使用IRT模型估计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借助Probit模型探究产业链组织模式和信息获取能力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随机型农户占比较大,能利用现代媒介(电脑或手机)渠道获取信息的农户信息获取能力更强;企业带动型及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模式对农户正规借贷及非正规借贷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影响程度更大;信息获取能力对农户正规借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非正规借贷存在反向不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文化程度、生计活动、种植面积、保险购买情况等控制变量对农户借贷行为构成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发挥产业链融资优势、加强农村信息建设、开发"双保险"产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产性经营支出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借贷利率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也呈正向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赋予民间借贷合法地位、引导正规金融与民间借贷联接、加大低收入农户财政扶贫资金供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凌示范区较早地推行了土地流转改革,当地农户的借贷行为在此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收集整理关于农户借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借贷发生比例及借贷金额均有异于以往研究,耕地面积和支出收入比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也呈现正向显著。  相似文献   

14.
顾玮 《中国外资》2012,(4):45-46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同10省份抽样调查获得的20000万份调查问卷数据对这一主题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劳动者平均年龄增加、家庭中在校学生数量增多,外出打工人数增多会使能接受的利率下降。而家庭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到达最近金融机构的时间以及是否有过借款等因素对利率有着正向的影响。特别的,当农户之前借过有息借贷时,能接受的利率相对越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同10省份抽样调查获得的20000万份调查问卷数据对这一主题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劳动者平均年龄增加、家庭中在校学生数量增多,外出打工人数增多会使能接受的利率下降.而家庭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到达最近金融机构的时间以及是否有过借款等因素对利率有着正向的影响.特别的,当农户之前借过有息借贷时,能接受的利率相对越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河南郑州、濮阳和南阳等地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投资倾向的农户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户借贷规模偏小,家庭土地资产、投资意愿对农户借贷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借贷规模呈现负向影响,原因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户自身投资意向及金融机构借贷意愿不强烈密切相关。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借贷用途、农户收入占比对进取型农户与保守型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取型农户能获得较高规模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借贷,而保守型农户仅能获得较高借贷规模的生产性借贷。基于此,从分类引导农户、激发农户内在动力、增强自我投资意识、加快农村地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助推传统农区产业升级、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晓燕  夏咏  王钰 《武汉金融》2022,(10):51-59
提高农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破解农户融资困境以及助推农户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软信息-金融借贷-农户创业”的理论框架,结合Logistic模型和逐步回归法等,从金融借贷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了软信息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人格特征和风险态度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创业,正规借贷显著促进农户创业,而民间借贷对农户创业无显著影响;社会网络、人格特征和风险态度通过影响农户正规借贷进而促进农户创业,正规借贷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而民间借贷在该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鉴于此,本文认为要从源头上推动农户经济发展理念更新;优化农户创业的外部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依托金融科技将农户软信息“硬化”,完善农户信用评级,甄选潜在创业者。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5年)的微观数据,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家庭资产对农民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和家庭资产都对农民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金融素养仍与农民的借贷行为正相关,家庭资产却与借贷行为负相关。将农村家庭分成60岁以上及60岁以下年龄段后,金融素养的显著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系数方向仍然为正,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的系数方向和显著性几乎没变。同时,在除去家庭资产的因素后金融素养对农民的这两种借贷行为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年龄、性别、是否是村干部等因素却不会显著影响农民的借贷行为;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的借贷行为;婚姻状况、是否是党员对农民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后者对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与农民借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可获得性对于鼓励城乡居民借款进而刺激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居民借贷作为家庭消费金融意识和需求的体现而备受关注。以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13946个中国家庭入户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对借贷途径(银行贷款、亲友及民间借款)的影响。研究发现:(1)户主年龄、家庭资产和家庭规模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有显著影响;(2)户主学历对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亲友及民间借款基本没有影响;(3)农村家庭对借款的需求较大,比城市家庭获得更多银行和亲友借款;(4)社会网络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以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XX市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以期反映出区别于传统农区的,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借贷市场情况.揭示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