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方支付产业潜藏着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我国的反洗钱监管体系。为遏制这些洗钱风险,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我国应着力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洗钱犯罪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2.
面对互联网应用浪潮的日新月异,网络支付技术经验比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国内支付和跨境支付中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商业奇迹的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洗钱风险,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络毒品销售、非法博彩、集资诈骗、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等洗钱案件数量近年来不断激增,如何有效平衡第三方支付创新与洗钱风险防控已成为反洗钱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商业银行发展速度减缓,而第三方支付凭借的其便捷性迅速占领市场,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对第三方支付存的非法洗钱、恶性竞争、信用卡套现,沉淀资金,资金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支付年交易额已达万亿元.成为非现场主流支付方式。现实中.网络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经常被犯罪分子利用,从而导致非法资金通过该领域进人经济体系,逐步完成洗钱的放置、离析与融合三个阶段。央行于2010年6月21日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将第三方支付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但由于该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有效的反洗钱监管还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便捷,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其暗藏的涉及洗钱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如资金转移、非法集资、非法套现以及恐怖融资)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我国目前在第三方电子支付监管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着力构建一个与国际反洗钱监管接轨的立体交叉网络,以此来进一步完善和促进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有效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子商务不断成长,非金融支付机构迅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非金融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隐匿性也受到不法分子逐渐关注,与之有关的洗钱犯罪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随之上升,洗钱手法层出不穷,给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对此,应通过研究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现状,从反洗钱监管视角对第三方支付业务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防范非金融支付机构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了互联网金融潜在洗钱行为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网络借贷平台洗钱、互联网金融产品洗钱、虚拟货币洗钱四种,分析了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信息监测方面存在的洗钱风险点,并结合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加快立法监管、深入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加强系统建设等互联网金融反洗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回顾,立足当前我国POS收单市场发展及反洗钱监管现状,从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由银行向非金融支付机构迁移、信息不对称加大POS收单市场洗钱脆弱性、POS收单市场易被作为虚假交易洗钱渠道、国际银行卡组织网络易被作为跨境非法资金流动通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POS收单市场当前主要洗钱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授权银行卡组织牵头推进银行卡产业各方信息共享、督促收单机构进一步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强化国际银行卡组织反洗钱监管等四个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POS收单市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我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至今,我国第三方吏付行业发展迅速,其潜在的洗钱风险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沉淀资金引发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非金融机构,它受到主体资格和业务范围的质疑,买卖双方信用机制没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加之政府监管措施不到位,必然会造成沉淀资金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因此,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重点研究第三方在线支付沉淀资金问题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其微观形成机理及风险管理,对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的沉淀资金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议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性建立实时的反洗钱风险指标体系,搜集机构经手的所有交易信息,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分析,定期指出当前风险较高区域,并尽量量化监管指标,将最多的反洗钱资源投入到洗钱风险大的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2.
田静  胡研宏 《中国外资》2011,(18):50+55-50,55
本文首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的风险进行界定,然后对我国第三方支付产生的沉淀资金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好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适合我国的沉淀资金的监管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合作业务主要涉及网银支付、快捷支付、聚合支付、第三方代扣和第三方POS收单等。但随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风险、客户资金安全风险、洗钱交易风险、银行声誉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从机构管理、资金安全、交易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维度,明确审计查证思路和重点,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防范与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手机支付存在的洗钱风险 (一)无法对移动运营商经营的金融业务进行反洗钱调查 办理相关金融业务是不法分子完成非法资金放置与融合阶段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反洗钱法律、规章只对金融机构和特定的非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方面做出了规定,而对移动运营商经营金融业务则没有相关的法律、规章进行规范与制约,对于手机支付过程中涉及到的支付结算、转移资金等金融业务,反洗钱主管部门也无法依照反洗钱法律、规章对其开展相应的监督、检查与行政调查。  相似文献   

15.
作为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存在的的洗钱风险却极大的威胁着国家金融安全及经济秩序,因此反洗钱行动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国家法律层面、平台管理层面等提出具体的反洗钱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不法人员将炒汇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接,通过控制大量支付账户进行资金代收代付,故意隐匿割裂资金来源和去向,给司法机关对洗钱犯罪行为的认定、上游犯罪涉案金额的认定及追赃带来极大困难。本文以连云港市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网络炒汇集资诈骗案为例,剖析网络支付机构在单位支付账户管理、交易明细保存、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报送等方面存在的洗钱风险漏洞,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反洗钱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方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风险的研究,发现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面临着资金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网络与技术风险,反洗钱风险等相关风险,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以期推进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消费结算,但第三方支付的线上支付特性使得客户身份信息难以被充分识别,这就为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洗钱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本文立足第三方支付"断直连"的政策背景,针对大数据时代第三方支付反洗钱监管难题,提出构建以网联平台为核心,由客户身份信息收集系统、区块链云备份系统、反洗钱监测平台和大额可疑交易自动告警系统共同构成的反洗钱监管新机制,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监管由注重事后处罚的"机构监管"模式,向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罚并重的"行为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反洗钱工作目前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处于反洗钱斗争第一线的金融机构,对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教育还不够深入,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反洗钱的意识和经验,与反洗钱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个别商业银行为拉存款、保客户,违规经营。如将客户的不明资金转入储蓄账户,违规为客户多头开户、提取大额现金、办理票据承兑及贴现业务,为身份不明的人提供保险箱业务等,给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监管洗钱技术手段落后,各银行综合核算系统缺少反洗钱分析系统,无法做到对异常支付交易进行及时的监测、记录、分析,监控洗钱活动的手段较为落后。四是对参与洗钱活动的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打击不力。五是对跨国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监管等等。  相似文献   

20.
防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第三方支付业务创新潜在的洗钱风险,不断对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创新进行洗钱风险评估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在带给人们便捷的支付途径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新的风险,其中包括巨大的洗钱风险,必须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