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不良资产率逐渐攀升,不良资产处置的难度增加。很多新兴的处置手段尚未完善,亟需进行深入探究,填充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空白。本文将从招标转让、竞价转让、市场化债转股以及不良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着手进行探究,分析不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素珍 《新金融》2012,(8):33-35
相对于公司不良贷款,个人不良贷款户数多,单户金额小,保全处置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因清收处置直接涉及到个人借款人的切身利益,执行难度相对较大。目前,个人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欠息减免及不良资产转让等监管政策不配套,银行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自主处置该类不良贷款,加大了该类不良资产的板结程度。为此,建议通过改善外部监管环境,银行内部改进管理,推进该类不良贷款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能否有效处置成为影响银行机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需求条件和处置效率方面对目前我国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平稳处置银行不良贷款,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十三五”以来,四川省银行机构综合运用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化解信用风险。其中,2016年10月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的出台,丰富了银行机构处置不良贷款的选择,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债务处置方式,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实践,四川省先后有达州钢铁集团、川煤集团、泸天化集团、古叙煤田公司等企业完成了市场化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与传统不良贷款化解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四川辖内4起市场化债转股案例,通过市场化转债股与传统不良贷款化解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市场化债转股既有优势,也存在问题,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不良资产变现处置可以选择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招标转让、竞价转让等多种方式.但如何寻找社会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选择何种处置方式,才能实现处置变现最大化,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就不良资产变现处置过程中主要处置方式的适用、优劣比较和选择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支持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转让,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力度,创新开展打包转让业务。本文以江苏泰州为例,剖析了基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的具体模式,打包转让方式有效摆脱了地方政府对司法环境的干扰,短期内明显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资金运转效率,但其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吴晶妹 《中国金融》2023,(16):56-58
<正>2021年以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快速发展。在金融机构端,原银保监会先后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复同意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试点方式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第二批试点将参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主体大幅扩容,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将政策性银行、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等纳入试点机构。  相似文献   

9.
1.市场化原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是按照政策性收购,市场化处置进行管理经营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手段必须通过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去发现不良资产的内在价值.因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创新中应把握好市场化原则,重点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不良资产的定价要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为依据,以此来判断并确定不良资产的处置价格,使不良资产的处置价位与市场价格相接近,从而达到尽快出售不良资产的目的;二是不良资产的处置要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法则进行操作,增强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同时通过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实现不良资产价值回收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第二次剥离的前提和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猛 《金融论坛》2003,8(10):19-26
本文从各行年报入手,分析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及其基本发展趋势,并就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次剥离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描述。作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增加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将变相的折扣处置变为直接的折扣处置;直接通过大量新增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是一把双刃剑,稀释不良贷款的同时可能提高每年的新增不良贷款比率;银行与AMC合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二次剥离的类型将采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剥离的方式,各种方式的结果将在实施前被谨慎评估,以保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能够从不良资产中脱身和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挑战不确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资产管理公司(AMC)接手银行金融不良资产的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处置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各界对金融不良资产的评估与处置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的创新渠道,文章梳理2016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以来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梳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其他不良处置渠道的差异,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信用增级、信息披露的特点,并提出改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个贷不良资产激增,处置压力加大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2020年通过清收、核销、转让等多种形式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7200亿元,增幅达31.30%,处置金额及增幅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各行年报入手,分析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及其基本发展趋势,并就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次剥离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描述。作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增加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将变相的折扣处置变为直接的折扣处置;直接通过大量新增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是一把双刃剑,稀释不良贷款的同时可能提高每年的新增不良贷款比率;银行与触AMC合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二次剥离的类型将采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剥离的方式,各种方式的结果将在实施前被谨慎评估,以保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能够从不良资产中脱身和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刘思京 《南方金融》2003,(3):42-43,46
不良资产变现处置可以选择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招标转让、竞价转让等多种方式。但如何寻找社会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选择何种处置方式,才能实现处置变现最大化,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就不良资产变现处置过程中主要处置方式的适用、优劣比较和选择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处置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我国已经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 C)集中处置不良资产,银行也积极进行资产保全,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并不令人满意。今后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处置效率。AM C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处置方式商业化;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进行产权改革,并完善银行自主性处置不良资产的机制;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为实现不良贷款双降、满足上市要求发起冲锋。中行、建行在改革的进程中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农行也在专业化处置不良资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面分账经营试点工作正在山东、四川两省紧锣密鼓地进行。分账经营是农行完善经营机制、创新处置方法的一个全新实践,也为进一步推进不良资产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处置提供了新的动力。农行不良资产数额大,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不良贷款与经济周期紧密关联,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在总量、区域、行业、主体方面都呈现了新的态势。不良资产处置作为消化不良贷款的主要短期"出口",要适应性地提高处置能力,面对策略转变和渠道开发的双重压力。论文从商业银行视角,立足现有政策,对处置策略和处置渠道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媒体报导,财政部正在制订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将允许商业银行对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进行打包,按照市场化原则,定向转让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地方政府设立的资产经营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