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先通过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人民币汇率来验证利率平价对汇率走势的解释力度,最后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分析说明利率平价难以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化。  相似文献   

2.
3.
人民币对美元利率平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外汇价格和存贷利率因素,把利率平价模型变得更贴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由此计算出在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下隐含的美元利率。运用此理论对中国实证发现,隐含美元利率和现实美元利率之间存在很大利差。各微观金融交易主体几乎没有利率自主权以及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是存在套利空间的主要原因。要消除美元套利空间,首先要掌握人民币外汇远期定价权;其次,要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最后要完善汇率体制改革和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李孟菲 《时代金融》2014,(11):21-22
本文以探究新时代中美利率与汇率相关性为目的,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通过对中美两国最近九年的利率与汇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下,中美利率和汇率联动关系有所加强,但从整体来看联动关系依然不足。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合理安排金融改革次序,切实加强各国国内政策的协调一致和国际间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上,有关国际组织测算购买力平价的目的,是以此作为货币转换因子,进行GDP国际比较。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2年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1.79:1,购买力平价相当于汇率的22%,与世界许多发展中(或转型)国家一样,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具体数据见表一)。因此,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9月~2014年10月汇率与利率相关数据,对抛补利率平价在人民币远期汇率形成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2012年后利率平价理论由过去的无效转为逐渐发挥作用,境内外利差与汇率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越发紧密;尽管如此,实际远期汇率与利率平价下的远期汇率仍存在一定偏差,这意味着资本管制政策仍然有效;最后,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政策制定做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涨势。鉴于目前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以及中央银行最近一段时间对人民币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5月存款保险制度正式运行,10月24日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存款利率上限也已放开.从国际经验看,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在岸金融市场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当货币国际化进程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同时进行的时候,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动关系更为明显.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本文基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以扩展的利率平价理论为研究分析框架,对离岸和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联动关系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方茂扬 《西南金融》2007,(11):58-59
今年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同时考虑宏观调控的要求,利率也进入上升周期。为了探寻利率如何影响汇率,本阶段利率政策如何取向,笔者对比人民币升值的两个阶段,利用利率与汇率的相关理论,分析利率对汇率的传导过程,提出今后利率政策调控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世界最主要货币美元对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如马克、日元等大幅贬值。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1994、1995年,美元对马克、日元更是大起大落。美元、马克、日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严重关注。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的变动,其间是否有规律可循,日益迫切地成为外汇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本文将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两个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检验:1979-20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979至2002年期间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联动性较弱,相互变动呈不规则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传导机制运行不畅。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以及“双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1是重要的宏观经济价格指标。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跨国长期投资收益以及资本流动等理论和实务的角度着重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并根据今年2季度以来上述几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作了简单预测。研究发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中美两国的价格差异、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但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同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相反。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对人民币/美元汇率进行跟踪和预测,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都将面临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开放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开办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并结合商业银行在远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头寸抛补的的主要途径和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现行体制下远期汇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所受到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在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开放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开办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并结合商业银行在远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头寸抛补的的主要途径和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现行体制下远期汇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所受到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均衡汇率更加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BEER模型,实证测算了1983-2009年的年度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错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1983-1985年、1997-2003年及2008、2009年这段时期被高估,而在1986-1996年、2004-2007年被低估。其中,1983、1984及1998年高估最严重,最高达到了24.64%,1993、1994年低估最严重,达到了24.17%。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均衡汇率更加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BEER模型,实证测算了1983-2009年的年度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错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1983-1985年、1997-2003年及2008、2009年这段时期被高估,而在1986-1996年、2004-2007年被低估。其中,1983、1984及1998年高估最严重,最高达到了24.64%,1993、1994年低估最严重,达到了2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