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征信管理是人民银行新增的职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提供了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重要信息源,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对发展征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快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为实现社会各类信息,(包括经济信用信息、金融信用信息及社会信用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我国从全社会层面研究政策制度,加快各领域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尤其是在金融信用信息领域,2016年6月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人民银行双牵头的联合会议确定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人民银行配合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继续发布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征信机构监管指引》等相关制度文件.本文将对我国当前银行业征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融纵横》2008,(9):F0003-F0003
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根据总、分行统一部署。一方面积极向盐城市政府领导汇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在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和改善当地社会信用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主动邀请盐城市政府领导视察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征信系统建设情况,使盐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依托开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铀 《金融纵横》2007,(19):3-6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加快信贷征信系统建设的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研究建设本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地方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倾向于树立政府主导形象,积极推进地方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要求人民银行开放征信系统,提供信用信息,实现与地方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这就与人民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如何协调处理好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与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稳步推进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是国务院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报告也再次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支持和促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含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工作开展,人民银行科技部门以规划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为主,民营征信机构及其他专业个人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个人征信体系。发展个人征信业是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迫切要求,应积极推动和规范,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金融业务的发展,现金结算的缺点日益显现,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现金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现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支付方式,健全合理的收费制度,加大对非现金支付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肩负着征信服务、征信管理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大职责。近年来.人民银行全面深入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加大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的推广运用,深化中小企业、农村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信用环境改善,推动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对中小企业、农村以及民生领域的信用支持。下面两篇文章重点介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建设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杜小菲 《河北金融》2011,(11):20-21
为充分了解重点企业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取向,进一步增强河北省支付结算业务拓展的针对性,极大发挥支付结算服务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组织银行机构开展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情况调研,并进行了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对共享金融信用信息的需求十分强烈。为满足福建省内企业、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系统办理贷款卡、机构信用代码等业务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组织开发了福建省征信业务网上服务大厅,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征信业务网上服务大厅在提高征信业务办理效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
潘功胜 《征信》2014,32(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征信业健康发展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期问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解决制约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实践问题,确立“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的征信业发展模式,以征信系统为核心,加快培育和发展民族信用服务机构,稳妥有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非现金支付工具是相对于现金而言,传达收、付款人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货币资金转移的载体。我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以汇票、支票、本票及银行卡为主体,以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为补充。近年来,随着支付基础设施的不断建成和完善、支付服务组织的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的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所接受,其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4.
《西南金融》2011,(8):72-73
征信体系建设在防范金融信用风险、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切实履行"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在征信系统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征信管理、征信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下一步,将继续牢固建立和长期坚持"政府主导、人行助推、各方联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统筹性、规划性和引导力、推动力,不断促进区域信用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信用运行机制.   1.人民银行要加强信贷征信建设,并以此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一是不断扩大征信范围,补充丰富征信数据源,拓展信用评估、市场预测、行为分析等信用服务功能.二是通过征信系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打击逃废债.三是加强信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推进全社会对信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征信数据质量工作是征信业务发展的生命力,在提升征信公信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建法人机构的不断增加,对征信数据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从加强新建机构准入管理出发,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夯实征信工作基础,确保征信机构管理规范和数据质量的提升,为该项工作的良性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征信系统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征信系统在防范信贷风险方面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立足国情,以开发性金融为工具,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弥补制度缺失,为征信系统建设、进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邵伏军 《征信》2011,(1):1-4
征信工作非常重要.征信工作在人民银行分支行、尤其在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大有可为,应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征信工作的重点是:力促<征信管理条例>的出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征信管理,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征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周涛  梅颜 《济南金融》2004,(5):61-62
人民银行作为管理社会信贷征信业的部门,在社会征信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200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年内完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人民银行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体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加强全社会的信用征信管理做好了铺垫。当前要促进社会征信业的发展,首要的切人点应该是统一贷款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通过信用评级的统一来达到整个社会信用评级的统一管理。而由人民银行来统一贷款企业的信用评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一)要创新认识观念。一是人民银行应继续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平台。积极推进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征信系统在农村的服务应用水平。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加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进服务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