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东北亚一直以来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热点地区,冷战制造的国家分裂与民族对抗在东北亚地区影响至今.东北亚地区的多种战略力量相互制衡和相互竞争,以及牵动大国利益的台海两岸对抗,使东北亚地区成为亚太安全的重要环节和举世瞩目的战略要地.本文基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的这些现状,试图对东北亚现有安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在目前条件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的条件尚不具备。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大国,政治友好,经济互补,文化相通,因此,可以把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内经济合作以及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能源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聚焦东亚能源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中俄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地区在能源外交、低碳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合作性竞争关系应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能源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聚焦东亚能源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中俄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地区在能源外交、低碳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合作性竞争关系应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了明显的进展。随着东北亚国家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意识的不断加强,区域内各国地方政府之间的高层交往不断加强,区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辽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近年来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凭借自身优势和外在机遇,辽宁有望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本文根据战略定位和有关经济指标数据对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进行SWOT分析,总结出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90年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江泽民主席稳定了中国局势并开拓了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与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使中国顺利加入WTO,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中国现在的中心任务应该是适应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立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0多年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成为亚太地区有影响的经济政治合作组织。东盟在捍卫本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能团结一致,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面能紧密合作,它为“南南合作”树立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8.
中欧关系在1975年至1989年的基本特征是:良好的政治关系,迅速发展的经济往来,但带有冷战烙印。经历短暂低迷后,中欧关系从1992年开始回升。面对新国际格局,欧盟调整对华政策:经贸关系全面升级,政治对话取代对抗;中国也日渐重视中欧关系,充分利用中欧经济互补性、良好的双边环境及欧元新条件,将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并举。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类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大国经济力量兴衰,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我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不仅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未来世界发展格局和全球治理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走向和发展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可分为东南太平洋通道、西南太平洋—印度洋通道和东北太平洋—北极通道等三条通道。从实现基础和发展前景看,东南太平洋通道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发展方向,东盟国家则是重点合作对象。总体看,双方合作基础较好,产业互补性较强,但要重视已经显现或可能产生的一些经济特别是政治方面的问题。未来,要以沿线战略支点为核心,以重点合作区域为支撑,从增强政治互信、加强产业分工、强化海洋开发、增进人文交流、加强华侨联系等方面多管齐下,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全面提升务实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以其特有的地缘等优势,全方位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能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较少、文化影响力弱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黑龙江省的自身优势,提升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要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东北亚最大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大基地和粮食交易中心、东北亚地区一流规模水平的石化生产大基地和研发中心、东北亚地区功能最全的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大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东北亚地区最具特色旅游大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但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21世纪的中国大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即大学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大学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大学发展可把握的机遇是无限的;大学发展的自身潜力是无限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建立、健全之中,政治体制职能的改变,也都在继续深化之中,综观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待…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共同利益的寻求,东北亚区域各国促合作、谋发展,而共同治理则是解决当前问题,深化发展的关键。以长吉图开发为例,通过经济互补以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共建模式,政治协调以建设区域政治资源共享格局,文化互通以培育区域发展共有认同,社会管理以创造区域治理的共有空间。以上举措既是东北亚地区施行共同治理的内在诉求,也是东北亚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问旅游交流规模增长迅速,各国政府亦开始重视加强旅游领域的合作。但由于本地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尚未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以及适合本地区旅游发展的旅游合作模式。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东北亚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现状,对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多层次、多极化、圈层式展开旅游合作是该地区实现旅游一体化终极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具有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促动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 ,作为信息服务业主角的图书馆也必须直接参与经济建设 ,主动为社会提供综合性、战略性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可以断言 :21世纪的图书馆将逐步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楼的形象 ,成为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文献信息传播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正面临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更新与提高等重大课题。因此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大力加强继续教育 ,在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敬业精神、肯钻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 ,有计划、有目标、不间断、多样化地选拔培养一批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型、智能型信息人才已迫在眉睫。二、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1.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存取、传播、利用文献信息的高校图书馆 ,是对广大师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在传播有价值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他们自己首先必须自觉地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 ,坚定不移地...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要从简单粗放型向集约增长型转变,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关键。管理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河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对要把旅游业培育支柱型产业的目标,高校旅游教育也有巨大的压力和发展机遇,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也是高校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1996年3月的台海风波到今年6月克林顿的访华,中美关系及海峡两岸关系风云变幻。随着21世纪的来临,全球冷战格局逐渐为战略伙伴关系所代替,两岸关系也因此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一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在国际较量中,祖国大陆始终牢牢地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当前,积极推进两岸政治谈判,大力发展两岸经贸合作,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已是大势所趋,将成为突破两岸关系僵局的关节点。解决台湾问题,阻力在华盛顿,但主导权却始终掌握在祖国大陆手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准备武力解放台湾,历经朝鲜战争和金门炮战,祖国大陆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解放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越南-中国关系以及东盟-中国关系的重要一年。东盟与中国纪念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1991-2006)的同时,越中关系自1991年正常化以来也刚满15周年。15年虽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中不算是很长,但也足以让越中两国在双方和多方的框架内为共同合作发展目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我们在这里可以回顾过去的成就和经验,共同面向未来,为两个国家以及本区域和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国际交往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减少,现实的国家利益成为核心;单极霸权主义阻碍着多极格局的进程.当今世界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未来多极世界将由五大中心和地区性大国及一些重要国际组织构成.对此,中国必须作出战略选择,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促进多极世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一书中指出,人类即将进入娱乐经济时代。他提出了“娱乐因素”概念,认为“娱乐因素”将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关键,消费者不管购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份。在这种“娱乐导向消费”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服务提供娱乐功能和娱乐因素,只要能让人感受到轻松有趣,跟休闲娱乐甚至文化艺术有关的人、事、物,都是娱乐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其他产业不断仿效娱乐业大亨采取的策略时,便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还有的美国学者在预测未来经济时,提出了“体验经济”概念,认为人类社会继“服务经济”之后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一般被看成是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商品,像服务、货物一样实实在在的产品”;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各人的体验不会完全一样,因为体验来自个人的心境与事件的互动。创造体验一直是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