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介绍了一种银行客户票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并对系统结构功能特点进行了阐述,为银行票据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银行票据管理,严肃结算纪律,防范和打击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设计开发电话支票登记、查询系统,即"银行票据防火墙系统".一方面,该系统提供的银行票据信息库可以作为商品交易时银行票据的接收方电话查询银行票据真伪的依据:另一方面,该信息库为中央银行票据结算中心提供了每日处理票据中银行票据部分是否退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有银行票据的功能和特征 按照我国现行<票据法>的规定,以及银行票据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目前我国的银行票据主要具备如下几项功能:一是支付功能.在实践中运用得较广泛的主要是支票和汇票.由于银行票据在执行支付职能时具有一项重要而特殊的票据行为--背书,使其能够在市场上广泛地被使用和转让,成为一种极具流通性的支付工具.二是汇兑结算功能.  相似文献   

4.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以下简称票据贴现)是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有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的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票据的出现不但极大的减少了现金结算的不便,也丰富了企业、客户与银行的结算方式,但随着票据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进行诈骗,而由此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一、票据风险的表现形式票据风险是指银行在利用票据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伪造变造票据,诈骗盗用银行或企业资金。这种手段主要  相似文献   

6.
夏博辉 《中国金融》2003,(16):59-60
票据贴现的性质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企业的票据行为,是金融企业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根据我国现行《票据法》的规定,目前只有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且票据贴现期限最长不超  相似文献   

7.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对企业来说,票据贴现是一种手续方便、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可以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银行来说,票据贴现业务是一项高收益、低风险、流通快的优质资产业务,而且可以扩大存款和贷款规模、提高收益率、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在现行银行经营考核模式下,票据贴现对银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票据业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票据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面额高、流通性强的实物凭证,其流通性不逊于现金而额度远大于日常库存现金。但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普遍重视现金而忽视对票据的管理。对票据的习惯认识,常会让人们忽视了可能出现的票据被盗窃、损毁、  相似文献   

9.
9.什么是票据和票据业务? 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的债据凭证,它载明一定的金额,到期时持票人可向发票人或指定付款人支取款项。它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商业信用的工具。 银行的票据业务,是银行传统的一种资产业务,包括票据的承兑、票据的贴现和票据抵押放款。  相似文献   

10.
当前票据结算方式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票据所具有的支付、流通和信用功能得到了认同,它对促进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转移债权,及时结清债务,约期付款,规范商业信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减少现金使用,节省流通费用,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同的票据在使用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就票据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详细说明。一、当前票据运用范围差异分析1.无业务范围限制的票据: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使用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其他款项的结算,业务范围广泛。2.有业务范围限制的票据: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只能适用于有经济合同的商品交易及由商品交易所引起的劳务供应。二、当前票据签发差异分析1.以银行为签发人的票据: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是银行应汇款人的要求,在汇款人按规定履行手续并交足保证金后,签发给汇款人由其交付收款人的一种汇票,银行汇票的签发人只能是银行。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票据法第七十三条释义中解释,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在资格上是有限制的,仅限于银行签发,银行以外的法人、非法人单位或个人不得签发银行本票。2.以企业、单位为签发人的票据:支票...  相似文献   

11.
一、票据风险的主要表现 1.票据纠纷风险.在商品交易以及票据支付转让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票据纠纷时有发生.从票据纠纷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来看,票据纠纷集中体现在票据行为不规范,压票或无理退票以及违规操作办理票据业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票据诈骗,种类多多 笔者最近对某市金融系统1999年以来辖内银行票据诈骗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全市累计发生7起银行票据诈骗案件,涉案金额490.53万元.其中:用银行汇票诈骗3起,涉案金额74.4万元,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1起,涉案金额400万元,用支票诈骗3起,涉案金额16.13万元,以上7起案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73万元.分析犯罪分子进行票据诈骗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陈方明 《济南金融》2008,(10):79-80
<正>一、票据影像清算运行系统构想本文所述票据影像清算,是指办理票据结算的银行利用特定的科技设施和核算系统,通过采集发送和接收审核票据影像及相关信息,清算应收、应付票据资金的联行核算方式。其具体运行过程是:结算票据的收款人将票据送存开户银行后,其收款银行采集票据影像,通过本行会计核算系统和联网的人民银行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将票据影像和票款清算信息发送至该票据的付款银行。票据付款银行审核确认票据影像和票款清算信息,在预定时限内,向收款银行反馈付款确认回执。银行间票据影像和资金清算信息均通过支付系统清算中心接转,支付系统清算中心依据付款银行的票款承付回执,为收、付双方银行清算资金。  相似文献   

14.
一、票据影像清算运行系统构想 本文所述票据影像清算,是指办理票据结算的银行利用特定的科技设施和核算系统,通过采集发送和接收审核票据影像及相关信息,清算应收、应付票据资金的联行核算方式.其具体运行过程是:结算票据的收款人将票据送存开户银行后,其收款银行采集票据影像,通过本行会计核算系统和联网的人民银行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将票据影像和票款清算信息发送至该票据的付款银行.票据付款银行审核确认票据影像和票款清算信息,在预定时限内,向收款银行反馈付款确认同执.银行间票据影像和资金清算信息均通过支付系统清算中心接转,支付系统清算中心依据付款银行的票款承付回执,为收、付双方银行清算资金.  相似文献   

15.
一、银行票据付款审查法律责任的起因票据具有极强的流通性,一旦票据被利用作为获得非法利益的工具,而付款银行没有对票据瑕疵审查出来,票据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则可能因此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16.
王维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116-117
本文结合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实例,例举了三个训练项目,简单论述了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应收、应付票据核算主要遇到三种情况:一是,收款人收到票据后一直持票据到期;二是,收款人未等到票据到期即向银行贴现;三是,收款方将票据背书转让。本文特点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同时向学生介绍了收、付款双方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王健  朱俊峰 《新金融》2001,(2):35-37
2000年11月9日,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在上海开业,这标志着我国首家票据专营机构的诞生,它的建立翻开了我国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的崭新一页.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与之相比较,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票据市场经过长时间不断发展完善,如今已是相当成熟了.尤其是英国,早在十八世纪,英国银行之间就已经开展票据经营业务了.当今英美等国发达完善的票据市场主要归功于战后的蓬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各具特点的票据市场制度,英美正是这两种不同制度的典型代表.下面我们就英美两国的票据市场作一分析和比较,然后再结合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延期付款的票据,具有签发日和承付日不一致和时间间隔的特点.由于企业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存在,影响银行承兑汇票的承付,形成票据风险.为此,笔者就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银行票据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一些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伪造或者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活动也日益突出 ,给国家、企业和他人造成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银行票据诈骗的特征及防范对策。一、银行票据诈骗的现状及特点据统计1999年3月26日至4月23日止 ,福建省金融部门仅一个月发生9起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和1起伪造银行进帐单诈骗 ,涉案金额达1181万元人民币和400万美元。近期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的主要特征 :一是盗用真实银行承…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国际金融》2004,(5):74-74
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票据作为一种有效的支付手段,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将票据作为质押物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成为银行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增加客户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密切新型银企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是银行在以票据为质押物进行授信业务操作中并不规范,很有可能使银行产生业务风险,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