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合作行为、政府干预行为和社会公众参与行为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的影响.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国内42个县域的典型产业承接地和内部213家合作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均会降低地区直接性经济风险,但只有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地区扩散性经济风险的下降.因此,要想全面规避承接地经济风险,就必须要重视社会公众在产业转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与动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并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其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中的利益主体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最优决策,使本身就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组织更增加了契约风险和道德风险.文章以三鹿事件为例,从企业与农户、消费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相互行为关系上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风险形成的机理,并提出要从制度、职能归位等方面来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治理提倡知识产权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在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应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然而,知识产权管理者、创造者、传播者、运用者等诸多的参与主体有自身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多种角色中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构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有力的保护并达到均衡,是知识产权治理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从知识产权治理的概念出发,论证了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合理性与依据,并探讨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创造者与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管理者与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南北国家知识产权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府投资项目是当今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内容.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传统意义上的建设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而新兴的代建制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论文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了政府投资项目中合作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各方关系,并分析了这一模式下项目主要参与方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辑 《经济纵横》2012,(2):102-10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规避我国外汇管制、独享合营共同利润、平衡综合税负、套取母国政策利益、利用国别税制差异、规避汇率风险、规避政策性风险、利用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漏洞等。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为例,从经济发展、社会发育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内部区域差距。认为其深层次原因包括行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同时期的规划控制强度不同等。进而提出政府作用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基本原因,因此也必须通过政府的倾斜性政策才能逐步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合作培养是满足我国产业创新发展要求的重要方向和长期趋势。本文研究了我国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培养的背景,总结了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于新的产业创新形势下产学研各方行为选择的博弈关系,从资源配置、竞争合作、政府规制、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这与我国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规定不符。推行以"中期支出框架、财政政策报告书、预算稳定基金和债务稳定性分析"为四个关键部分的跨期预算平衡机制改革,有助于根治地方政府"酒徒行为",从根源上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使跨期预算平衡机制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必须修订完善预算法,硬化地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建立以我国地方党政首长5年任期为时间跨度的中期预算框架,实现地方预算决策自主权合理归位,有效提高财政收入预测和支出估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投资对资金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靠各级有限的财政收入,已很难满足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信用优势,主动为各级政府承担融资压力,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投融资体制,规避财政风险,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原州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茜妹 《经济问题》2007,332(4):115-1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大幅上升并由此促进了国际贸易大发展.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国以自身利益为重心的战略导向,也使得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并愈演愈烈.应对贸易摩擦,政府必须健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从事后应诉转向事前预防;完善贸易摩擦快速应对机制,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因资金供给、需求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此,论述了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着重阐述了企业筹资风险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 孰为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般认为,在经济出现内需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失衡状态时,政府倾向于通过财政扩张来克服经济不景气,即经济失衡是因,财政扩张是果。而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扩张也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即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因在于:以带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强化了居民消费约束,也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供需失衡容易导致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实行增税政策,这将进一步强化供需失衡局面;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失衡,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存在很强的工具性约束,短期看财政政策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看,消除危机的政策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生态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供给增长率小于生态需求增长率,解决生态供需矛盾必须借助经济杠杆,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提高生态供给能力,降低生态需求水平,保持生态供给和生态需求动态均衡,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配承诺、产权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分配的承诺可置信时,地方政府分权竞争的结果是资方获得了最大利益,而劳方的利益被忽视了。而当政府分配的承诺不可置信时,资方的投资生产激励会受到较大的削弱,社会福利会受到较大损害。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经济解释,文章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性政府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政府分权的竞争激励机制可能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与产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使产业结构完成升级,拥有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是一个重要条件。针对地方政府分权竞争带来的问题以及承诺可置信性缺失,文章引入第三方规制和以权力配置作为一种可信承诺等两种解决途径,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谢冬水 《财经研究》2016,(4):102-111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和土地供给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计晶  耿玉德 《经济与管理》2005,19(2):11-13,36
经理人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源中最具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但经理人需求与供给的曲线在经理市 场的空间内却无法有规律地相交,说明中国经理市场还不完善。本文从经理及经理市场的含义出发,分析经理市场的供给和 需求,分别从广义和狭义经理市场角度,提出完善经理市场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经理市场螺旋上升发展机制,加强经 理人学习与培训,经理人道德风险及风险规避,完善经理市场机制,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建立在“可控性”的信念基础上。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二重的:第一重目标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第二重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后一重目标要服从并服务于前一重目标。“可控性”的信念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不相容,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政策工具和相关经济参数的控制能力在不断衰减。宏观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往往造成调控目标冲突、多变、调控滞后和调控结果失衡,从而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和经济不稳定。重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调控理念、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架构的重构。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增加就业,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为目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企业也开始将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产业链稳定性关乎区域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链上企业只会依据自身经济利益目标协调其内外部市场关系,无暇顾及整个区域发展的全局需要,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明确产业系统内各部门间关联关系以及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资源动态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占领产业链高端以及有效实施产业链招商等途径对区域产业链加以治理,确保其健康稳定运行。基于现有文献成果,对产业链治理内涵做出理论探讨;结合调研所获数据,分析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地方政府参考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视角下困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现实问题,根据1993—2012年的中国省际年度数据,借鉴 Bernanke 等(1999)和 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思路,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结构失衡①与由地方政府支出有偏性引起的政府投资增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1)伴随着经济增长,东、中、西部的社会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不断地提高,而居民消费和劳动收入占 GDP 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这些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与由地方政府支出有偏性引起的政府投资增加是共存的。(2)通过对大企业模型、中小企业模型和粘性价格模型进行的模拟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目的促使其支出行为表现为有偏性,引发了政府投资较大幅度的增加;基于融资约束,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幅不大,而大企业投资高涨,引致了地方经济结构失衡的加剧,而在这传导机制中政府投资的正外部性、企业融资约束和金融摩擦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