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史光起 《数据》2011,(2):28-29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时被传到了中国,“顾客至上”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解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名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懂得没有顾客就没有自己的“衣食父母”这个简单的道理。为此,许多企业确立了“顾客至上,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顾客就是上帝”在企业已经取得共识,并成为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3.
激烈的商业竞争让顾客的地位迅速提升,“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经营管理理念一度风靡各行各业。在酒店服务业,“宾客至上”更被奉为至理名言。但是,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观念的更新,管理者将人本观念与管理观念相结合,使“宾客至上”、“员工第一”相结合的现代管理观念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现代酒店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没多少信上帝的,但“上帝”这词儿,出现率却颇高:顾客是商场的上帝,食客是酒楼的上帝,住客是宾馆的上帝,游客是旅行社的上帝。现在,病人似乎也成医院的上帝了。只要你舍得花钱,你就是上帝,大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把对方当回事。相反的,赚你钱者就是孙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心里想哭,脸上还得笑着,把你大爷服侍得从脚底舒服到头发尖。  相似文献   

5.
《深圳质量》2004,(2):44-44
在由深圳市质量协会、总工会、团市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届“深圳市创建全国顾客满意服务明星”活动中,深圳市越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优质的建筑施工服务,经顾客满意测评和专家审查,被评为“深圳市顾客满意服务明星企业”,集团总经理应宪被评为“深圳市顾客满意杰出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新时期商业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按照“上帝” 的旨意,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 商业企业的服务对象是顾客,因此它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围绕顾客来进行,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笔者供职的衡阳市供销大厦是一家国合商业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等,连年被评为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抓好了职业道德,为顾客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企业先后推出了“有奖挑刺服务”…  相似文献   

7.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消费者是千姿百态的。然而,千变万化的市场.必须迎合千姿百态的消费者.这是从事营销工作的人不可忽视的一条定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客随主便”。“顾客是上帝”、“消费者是皇帝”,这是众多企业经营者至今仍然坚信的营销理念.可是笔者有个疑惑谁见过“上帝”,  相似文献   

8.
顾客是指买东西或买服务的人。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人奉顾客是“上帝”,有人称顾客是“衣食父母”,更多的人则将顾客看成普通的消费者。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有点儿功利主义的痕迹。奉顾客为虚无瞟渺的“上帝”,充满着神秘感,不仅没有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反而使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变得庄严、遥远。对商家而言,是一种利益的崇拜;对顾客而言,则有一种茫然无措和被唬弄的感觉。称顾客是“衣食父母”,商家更在意的在于理性化了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一对一”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一营销”是企业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顾客的互动对话。与顾客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让渡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使顾客满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何志毛  李姝 《企业文化》2000,(11):29-31
顾客是上帝中国经济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顾客是上帝”可能是喊得最嘹亮、最轻松的口号了。其中,商场、酒店恐怕又是最早的实践者:服务条约的醒目处无一例外写上“问候、笑脸”等条款,有一阵子,还真让信奉“和为贵,忍  相似文献   

11.
辛诚 《上海质量》2006,(3):36-37
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上海繁华商业街的黄金地段,加上无理由退货的金字招牌.吸引了海内外顾客舍近求远地来新世界购物。自1995年底开业以来.新世界始终把诚信体系建设视作企业生命线,积极投身“百城万店无假货”的争创活动.坚持树立“质量第一,消费至上”的质量理念,扎实推进“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方针,在全市商界率先建立了服务“零号工程”.将顾客的购物风险和不便降为零:率先倡导了“无须理由退换货”的理念,加大了购物放心工程的实施力度:率先落实了“新世界无假货”的承诺,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在企业中出现。  相似文献   

12.
常听商家说,只要是客户就都是上帝。仔细琢磨,那就没有上帝了,因为多则不为“帝”。又听商家说,服务客户要首先尊宠顶级客户。再琢磨,那就得罪了上帝,因为客户都是上帝,怎么能上帝之中又有上帝?其实客户不可能都是上帝,不能再给消费者冠以虚名,奉个尊称,高调营销,低调服务。现实中,客户是分为三教九流的,贡献不同,等级不同;等级不...  相似文献   

13.
“客户是上帝”这句企业界的流行语,常常使企业营销部门为了应付客户的各类问题而筋疲力尽,为了探求“上帝”的心理,营销部门常常采取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来展示其产品的卖点,然而要想抓住客户心理、创造顾客忠诚度,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从顾客的心理出发,挖掘出客户的潜藏心理利益,从而锁定企业的客户群。  相似文献   

14.
顾客排第几     
顾客排第几? 顾客第一,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应该说,竞争让顾客的地位迅猛提升,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上帝” 是基督教所崇奉的“神”,“上帝”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顾客是上帝“,是20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关键词“.然而,在21世纪顾客还是”上帝”吗?  相似文献   

16.
“顾客是上帝”的企业经营策略已经深入人心,不仅企业广泛恪守这一“教条”,而且消费自己也往往以“上帝”自居。但是这种说法容易给普通消费和某些企业造成误解,而且在现实中也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7.
别把顾客当上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几何时,“顾客是上帝”的企业理念一度风靡全球。如何将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客户转化为终身忠诚客户,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开疆拓土的砝码。面对丰厚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开始关注顾客,并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欲望和长远利益。在市场的有效调节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伴随着客户关系管理的先进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质量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不少搞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并取得认证的组织,在质量方针方面的实施存在明显不足,有些组织的质量方针往往是一些无针对性的口号。如:“质量领先”、“质量第一”、“顾客至上”、“质量是生命”以及“科技是动力”等类似的话。这些话语与组织的宗旨没有明显的联系,在指导组织进行质量改进提高上更缺乏针对性。连针对性都不具备,当然很难说具有适宜性,按标准对照,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3·15。媒体上,照例一边是商家信誓旦旦的承诺:须臾不敢忘记顾客——我们的“上帝”!一边却是“上帝”们在痛诉:光明牛奶不“光明”,惠尔浦洗衣机爆炸,托普手机一个月修三次,还有冰箱着火、电视严重漏电……这样一个明媚柔润的春天,在中国,多少人的内心却是如此不平静。翻翻一年的记录,各路厂商那些让“上帝们”飘飘然的承诺又有几个真正兑现了?本刊联合315投诉网,推出了“黑榜315”,对那些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企业做了一次排名,并对投诉重灾区的十大行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我们的目的不是曝光被投诉的企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醒中国企业: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企业被投诉是因为质量或服务的缺陷,那么反复被投诉则意味着企业根本就没把顾客当回事。企业做的好坏,顾客心目中自有一杆秤,企业的产品如果被多次投诉,那么最终会在顾客的抱怨声中逐渐丧失市场、丧失公信力、最终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20.
赢顾客忠诚的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是上帝”曾被不少企业信奉为一句时髦的宣传口号,然而“上帝”实在过于玄妙,所以在实践中,不少经营者并未真正把它当一回事。而“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倒显得更为实在。研究表明,一个不满意的顾客至少会向其他11个人讲述自己不愉快购物的经历,而这11个人中,平均每个人又会告诉其他5个人,也就是说,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