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言 《中国金融》2022,(13):56-57
<正>美国经济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通胀中枢整体偏高的状态,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将会对新兴经济体带来一定负面溢出效应2022年上半年,美国通胀率不断上升。5月份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达8.6%,创下40年来新高。究其原因,需求超预期反弹而供给面临瓶颈是此轮通胀上升的主要推手。与此同时,近年来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Gali & Gertler(2000)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通胀惯性的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结构模型框架,并基于GMM模型对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通过估计其结构参数和深度参数来度量我国通胀惯性的大小及对通胀的影响,刻画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以及我国厂商的定价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具有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滞后阶数为2,通胀同时存在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和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我国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的强度对通胀率指标范畴十分敏感,CPI通胀率的通胀惯性和持续性大于RPI,CPI通胀率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强于理性预期特征,RPI通胀率的理性预期特征强于适应性预期特征。在我国厂商定价概率方面,CPI通胀率相对于RPI通胀率,产品价格调整时间间隔较长,厂商对经济政策的反应较不敏感;在厂商价格预期行为方面,CPI通胀率相对于RPI通胀率,厂商对适应性预期的依赖程度超过了理性预期。  相似文献   

3.
全球通胀概览 在经历了20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期之后,全球通胀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稳步攀升,呈现所有经济体上行之势.美国CPI在2008年4月达到了4%,欧洲则超过了3%,日本超过了1%.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在加速,2000年到2008年间,亚洲CPI从小于3%到提高到6%,拉美从4.1%提高到5.7%.新兴经济体2008年5月整体通胀水平达到了6.3%.大宗商品价格成为导火索.在美国,国内能源价格在一年中提高了15%,而食品与饮料价格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在欧洲,能源价格通胀超过了10.5%,食品价格上升了6%,而能源价格占到了美国与欧洲CPI的将近1/3.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衰退,PPI等数据呈现紧缩,本不应该出现通胀,但目前新兴经济体出现了滞胀。这是新兴经济体的股市总体弱于发达经济体的主要原因,而中国股市弱于全球,甚至弱于欧猪五国,显示目前经济矛盾焦点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只能解释部分原因。各大经济体的基本面大同小异,中国不算太差。欧元区17国GDP二季度环比下降0.2%;英国GDP的同比增长率为–0.5%,美国修正后的GDP增幅仅为1.7%;日本GDP从一季度的5.5%掉到二季度的1.4%。巴西从上年的7.5%,回落到今年二季度的1.2%;印度放缓至5%,俄罗斯徘徊于4%附近,中国二季度GDP为7.6%。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引入金融资产价格因素,采用五变量SVAR模型估计出了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率.与CPI通胀率相比,核心通胀率具有较小振幅且与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较吻合;核心通胀率对货币供给冲击呈现较小粘性,即核心通胀率能够及时反映货币政策的变化;CPI通胀率放大了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变化趋势的影响力.为此,本文认为央行应该通过盯住核心通胀率引导公众关注此指标,从而锚定公众通胀预期、稳定物价,并以此强化中央银行可信度;央行应该注重货币政策对产业链条上不同价格影响的差异,防止因仅盯住核心通胀率造成不同层级价格的背离.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期,新兴经济体通胀持续高走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各经济体已"各显神通"积极应对通胀.本文在分析新兴经济体通胀形势、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新兴经济体应对通胀措施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分析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不利影响.最后分析我国通胀形势,探析我国通胀加剧主要成因,并提出具体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文生 《财经》2011,(17):89-91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增长虽然开始放缓,但通胀还处在高位.CPI同比通胀率6月创新高,达到6.4%,按照我们的估算,CPI环比增长的趋势近几个月都在年化率近6%的高位. 二季度GDP环比增长比一季度稍高,但总体来看,增长在上半年平稳放缓,五六月的一些领先指标比如PMI的订单指数显示增速继续放缓的可能性大.通胀高...  相似文献   

8.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1,(4):81-81
易纲:控制通胀是央行今年主要工作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香港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国内通胀压力主要源于租金、房价及食品价格上涨,由于同比基数较高,上半年CPI可能达到5%,而基数效应会持续到6月或7月,随后才会减弱。如宏观政策适当,下半年通胀率会下降,相信全年通胀率会维持在4%左右。而央行今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抗通胀,维持物价稳定,因此所有可能的政策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都在考虑之列。  相似文献   

9.
徐秀大 《中国外资》2023,(24):11-13
<正>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短周期看是资本逐利动机的影响,长周期看则有贸易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渐进式的作用,因此,稳定对人民币市场的预期,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发生巨大变化,推动全球产业链快速重构,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也陷入疲软。作为世界头号经济体的美国自2022年以来,因输入性通胀以及长期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影响,核心通胀率居高不下,CPI峰值超过9%,创多年新高。美国为应对自身高通胀问题,截至2023年11月,本轮美联储已加息11次,联邦基金利率创22年来新高,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0%。  相似文献   

10.
受欧债危机升级、新兴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加大、美国财政悬崖迫近等诸多因素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能趋弱且分化更加明显,美国经济温和增长,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降。全球通胀压力较上年明显减轻,但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率仍处较高水平。国际贸易增长乏力,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估算,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3.2%,低于2011年的3.9%。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成本推动、结构性推动和通胀预期三种传导途径,并建立了一个以食品通胀率和非食品通胀率为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二者间的传导途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传递作用是存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造成同向的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具有稳定的持续效应。另外.我国食品通胀率比非食品通胀率波动性强,如果二者之间传导机制通畅.食品领域的通胀会对非食品领域的通胀水平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应剔除食品价格因素,我国CPI指数中的食品权重应谨慎下调。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及新兴市场需求强劲反弹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稳步可控的情况下,全球主要经济体正稳步走向复苏,投资价值逐渐显现.在中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CPI会维持在3%以上.面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最大敌人--通胀,积极寻找稳健的资产保值策略成为投资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更好地挖掘海外市场投资价值,本刊记者采访了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牛志江先生.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过剩劳动力的消失等7个结构性因素的存在,未来几年中国的通涨将一直维持高位运行。我们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通胀将一直高位运行。预期2011~2015年期间的平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率在5%上下,远高于2001~2010年的2%。  相似文献   

14.
回望2011年,从全球经济来看,发达经济体虽仍在经济危机阴影中挣扎,但总体而言,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较低水平、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较快的同时面临通胀压力。不过,专家预计新兴市场国家周期性通胀缓慢见顶。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似乎显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即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表现出具有改善一国宏观经济的积极政策效果,但在工业国却缺乏足够证据来证实这一点)。本文以采用通胀目标制的所有国家为考察对象,选择通货膨胀率、GDP成长率及其各自的波动四变量作为刻画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代表性指标,运用DID方法并结合Bootstrap检验对此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此非对称性确实存在,此结论对同为新兴经济体、并且货币政策面临变革和转型需要的我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被通胀阴霾笼罩的环境中,亚洲国家面临的物价格上涨压力格外的沉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报告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亚洲国家除日本之外都在此列)的通胀率正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最新研究报告也警示,通货嘭胀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资产价格及通胀上涨过快压力普遍加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在率先恢复强劲增长的同时,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水平呈现出新一轮快速上升态势,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有关国家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手段加以应对。梳理和比较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通胀形势、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水平温和可控2022年,国内通胀呈现出“PPI高位回落,CPI低位回升”的特征,通胀剪刀差逐步收窄。进入2023年,在外需持续走弱、内需企稳回升的背景下,预计CPI温和上涨、PPI低位震荡,通胀压力总体可控。笔者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PPI同比中枢为-0.5%。从CPI方面看,防疫政策优化将带来年内消费需求回暖,通胀中枢或将小幅上移,食品与非食品走势相反,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2011年继续遭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通货膨胀压力倍增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相似文献   

20.
张谦 《金融博览》2021,(11):56-57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增加,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曾一度突破1.7%,5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隐含通胀率更曾攀升至25%以上,为2008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虽然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态势,购债规模维持在每月1200亿美元,但随着美国通胀水平逐步走高(3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2.6%),经济复苏的预期亦因疫苗接种加速而明显改善,投资者因而担心美联储是否将逐步缩减购债规模,甚至提前加息.在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同时,投资者亦关注新兴市场国家所受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