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资本市场研究表明,券商参与股权投资业务会降低所承销企业IPO发行时的盈余管理程度。我国于2019年开设了科创板,并创新性地要求保荐券商必须参与IPO战略配售以落实保荐机构的监督责任。基于此制度背景,本文以2019-2021年科创板进行IPO的企业样本来考察券商跟投与所承销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券商所承担的跟投金额越高或收益风险越高时,其所承销的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表明:在科创板跟投制度下,券商因跟投而承受的经济成本使得券商更有动机去抑制企业在IPO时的向上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且这一影响在低声誉券商和低声誉审计师以及与保荐券商距离较远的企业上更显著,说明该制度对于当前我国不够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保荐代表人个人层面的数据,研究保代在核准制市场的保荐经历对其科创板IPO定价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保代的核准制保荐经历有利于提升科创板的IPO定价效率,表现为当保代承担过核准制市场的保荐业务、在核准制市场的保荐次数较多,或者核准制市场客户业绩表现较好时,其科创板客户的IPO抑价水平更低.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上市中,保代的核准制保荐经历可以降低科创板客户遭受的监管问询次数,而且当核准制客户业绩表现较好时,科创板问询语调也更加偏向积极;在上市后,保代的核准制保荐经历可以降低短期股价波动率,而且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长期超额回报;另外,有核准制保荐经历的保代会收取一定费用作为声誉溢价.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核准制和注册制并存的市场环境,理解和提升保荐代表人在跨市场中的价值发现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科创板作为试点推行注册制,在询价定价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券商跟投”等制度创新。本文从投资银行声誉角度出发,研究了科创板的跟投制度对新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主板,科创板公司IPO抑价率显著更低,定价效率更高;(2)科创板公司中,投资银行的声誉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显著降低IPO抑价率;(3)在跟投的制度背景下,投资银行同时也是“投资者”,跟投比例越高,其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更少;(4)进一步,对于高跟投比例的科创板公司,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和市场的健康运行相辅相成,应强化投资银行在IPO过程中的信息认证功能,并通过跟投制度形成对投资银行定价的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5.
6.
注册制下跟投制度是否能降低承销商机会主义行为、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9—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跟投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了承销费用在跟投制度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与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但承销费用的提高削弱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此外,跟投制度对承销商市场份额较低、审计师声誉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来自香港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香港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风险投资家能够带领风险企业提前上市并得到投资者认同;IPO企业经营年限、价值不确定性及IPO发行时信息处理效率等变量对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有显著影响:承销商、审计事务所的鉴证功能得不到体现;高效的IPO发行机制有利于创业板IPO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相似文献   

9.
李静  周孟艳 《投资研究》2023,(4):126-144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定价偏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股票定价偏误程度;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信息效应和内部治理机制弱化企业代理问题来降低股票定价偏误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力的发挥在非国有企业以及地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及结论为上市公司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科创板的创设,是国家实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IPOW价严重现状及原因认为,科创板的制度创新总体上可望降低抑价率,但是也需要看到,制度因素只是IPO抑价率下行的其中一部分因素,降低IPOW价率将是个渐进甚至是有反复的过程。我国的监管机构需要从三个方面实现IPOW价率的有序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1.
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相似文献   

12.
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后,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多,但IPO高抑价现象仍然突出。基于2019—2021年科创板公司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科创板IPO抑价的影响。结论显示:在科创板初期,买方报价的非市场性和二级市场投资热情高涨,机构投资者持股未能缓解科创板IPO抑价,而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IPO抑价影响差异较大,除了受IPO定价效率有限和二级市场投资热情影响外,还受其投研能力、定价能力和机构资金用途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估值分歧强化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科创板IPO抑价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IPO抑价之间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性,这应该与企业信息披露程度有关。建议从强化监管投资者询价行为、加强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规范IPO企业估值体系、合理提高机构投资者权益资金配置比重和提升投资者的投研能力等方面推进科创板IPO定价机制更趋向理性、合理。  相似文献   

13.
无形资产的市场定价——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配对分析法,考察了无形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信息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形资产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无形资产的系统摊销没有反映其价值消耗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引入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通过剔除发行制度不同对IPO抑价造成的影响选择了相应的数据样本以及变量对我国的新股发行一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新股发行的一级市场存在显著地上边界特征,说明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比公司的真实价值要低,即一级市场并不是充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张学勇  张秋月 《金融研究》2018,460(10):141-157
理论研究表明声誉好的券商在公司IPO过程中能发挥认证作用,但是在实证中学者们对于券商声誉是否真的发挥了认证功能仍然莫衷一是。与国内外文献中普遍采用的券商市场份额、排名等间接声誉指标不同,本文以中国券商所承销的公司IPO过程违规造假为新的研究视角,从声誉损失的角度重新衡量了券商声誉,并以公司IPO后市场表现检验了券商声誉的认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相较声誉受损的券商,声誉未受损的券商确实具有更好的认证效果,具体表现在:(1)从同一时期来看,相较于那些没有被披露承销过IPO违规造假公司的券商,承销过IPO违规造假公司的券商再次承销的公司IPO发行抑价率较高,股票长期回报率较低;(2)对于同一券商,相对于在IPO违规造假披露之前,在披露之后(声誉受损)券商所承销的公司IPO表现为显著较高的发行抑价率和显著较低的股票长期回报率;(3)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结果依然支持上述结论。实证结果还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券商声誉指标,基于IPO造假构建的声誉损失指标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资本结构偏离程度两个方面检验了资产误定价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误定价显著减小了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会相应加快;资产误定价通过权益融资方式影响了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推进供给侧改革和降低企业财务杠杠与融资成本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与IPO抑价——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ensen与Meckling(1976)认为,代理成本是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投资者对公司代理成本的预期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抑价。本文以我国2002—2003年的133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结构特征以及关联交易性质对IPO抑价有显著的影响,而董事会独立性对IPO的抑价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IPO抑价,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IPO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重要改革,而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中的作用是重要但尚未深入研究的话题。基于证监会对事务所行政监管的数据以及科创板的独特场景,本文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受到非处罚性监管这一政府监督之后,是否会对强调市场监督的注册制IPO审核问询过程产生影响。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被非处罚性监管的次数越多,IPO客户会收到更多轮数的审核问询函和更多的问题数目,IPO客户的回函时间更长,IPO客户的审核时间更长,发行市盈率更低,上市后股票收益波动率更高。结果表明,政府监督在IPO市场化改革中的联动作用,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和"促进中介机构声誉机制的发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利用1994-2003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集团超额价值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而采用市场制度发展假说和市场竞争强度假说解释超额价值下滑的趋势,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这两种假说的有效性。市场制度发展通常被认为是集团收益减少的主要原因,然而本文发现市场竞争加剧可以更好地解释中国企业集团超额价值的下滑趋势。最后,本文从中国经济改革特征、企业集团形成和内部集团交易效率等方面探讨了市场竞争作用强于市场制度的原因。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市场开板以来至2010年12月31日的153只IPO样本数据,研究了IPO发行成本与中介机构声誉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介机构声誉对IPO直接成本有显著正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声誉溢价效应;中介机构声誉对IPO间接成本有显著负影响,承销商声誉越高,间接成本越低;由于间接成本占比较大,声誉的负向影响要大过正向影响,整体来看,中介机构声誉对IPO发行总成本有显著负影响。因此,从股票发行者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本文结论支持发行者选择高声誉的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