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纳米材料逐渐应用到沥青当中。本文对纳米改性剂在道路改性、路面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不同纳米改性沥青性能表现、制备方法、改性机理,展望了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在道路工程中,出现了橡胶沥青这种材料,是将废胶变废为宝的一种方式。橡胶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够降低路面应力,减小交通噪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特点。在公路新建和维修工程中,广泛应用橡胶沥青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的承载力和行车的舒适度。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在进行橡胶沥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环节。第一,在进行橡胶沥青生产时,应迅速的通过升温系统迅速提高基质沥青的  相似文献   

3.
正砂砾卵石土是一种散体材料,主要由表面光滑圆润的卵石、粉粒、砂、砾与黏土颗粒组成,具有粒径不均匀、粒径跨度大,以及颗粒离散性较大等特点,用于填筑路基并使其透水性强、整体刚度大,以及抗剪强度高,是一种较为优质的填筑材料。根据现行的划分标准,砂砾卵石土属于典型的粗粒土,但现行规范对砂砾卵石土路基填筑技术缺乏相应的施工指导,致使其未能在高等级公路路基中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资源浪费。若砂砾卵石土路基施工不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唐山市某高速公路第十六合同段,全长30km,总投资3.6亿元,是该高速公路某互通段的路面工程。这段路面结构采用三层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总厚度为73cm,匝道路面结构类型采用两层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总厚度为58cm。公路施工技术概述公路施工技术主要包含路面技术和路基技术两种。路面施工需要路基技术达标以后才能进行,所以路基技术是整  相似文献   

5.
某工程为高速公路养护处理工程,路面全长为1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进行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在行车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部分路段出现剥落、松散、车辙等路面问题,路面使用性能出现了严重的下降. 混合料材料要求 ECA-10沥青混合料中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沥青.施工采用的基质沥青选用70号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传统路基填筑材料,泡沫轻质土在质轻、施工和易性、耐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普遍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扩建施工中。本文以泡沫轻质土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材料的制备、特性机理、拓宽形式及施工方案,明确了泡沫轻质土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内汽车数量成指数级增长,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的数量非常庞大,如果能将这些橡胶垃圾变为筑路材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橡胶沥青混合料可以用作道路工程中的路面材料,但是橡胶沥青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本文就橡胶沥青及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在国道525线(原省道101线)浙江海宁段桥面白改黑工程中,海宁首次采用TIT嵌固封层技术对道路桥梁进行养护。该技术采用TIT嵌固洒布车将抗滑集料(金刚砂等)及液体黏结料(一定比例的水溶性环氧乳液、固化剂和乳化沥青类材料)同步喷洒在路面上,经自然风干后,形成一种路面表层处治封层。TIT嵌固封层主要以高性能纳米级热固性特种材料为核心原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沥青产品与路面工程材料的黏结机理分别进行分析,提出施工中应结合工程实际,区别对待,合理选择沥青材料和其他被裹附材料,增强施工性能,提高工效,确保路用性能,并指出这一理论对施工领域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高级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但我国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不佳,为了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现象,本文将主要研究沥青功能层的作用和沥青功能层的施工。白霍一级公路概况环境条件白霍公路所处地区年温差大,年最大风速达20.7m/s。同时,由于该条线是一条重要的运煤通道,超载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严寒的气候环境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该地区的抗冰冻、抗盐冻、耐磨等耐久性问题非常突出。路面结构形式白霍公路路基全宽为26m:中间带3.5m,行车道2×2×3.75m,硬路肩2×3.0m,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齐平式,路面横坡1.5%,土路肩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随着公路行业的发展,沥青材料的应用也在逐步趋于多元化。本刊从钢渣沥青混合料钢纤维的合理掺量、白云石作为沥青裂缝修补材料的性能探索,以及透水型沥青复合料的配比与功效三个方面,探讨了沥青材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沥青在公路建设中的使用提供些许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沥青材料用于路面铺筑由来已久。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主要利用的是沥青材料的流变学特性.利用沥青材料在应力.应变.温度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发生流动变形的规律特性。实验表明,沥青材料在高温下呈现为液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借此可以将其输送、计量.与石料等搅制成热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路施工。在较低的常温条件下。沥青则呈  相似文献   

13.
"泡沫轻质直立式路基快速构筑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开展了现浇轻质直立式路基设计理论、构筑材料、生产装备和施工工法等研究,突破了轻质土路基力学模型、高倍率发泡剂、大产能现浇装备等关键技术,创立了现浇轻质直立式路基及其施工工法,在行业中大规模应用,推动了公路、铁路等交通行业路基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14.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道路维修技术,不仅可以将废弃的路面铣刨材料再生使用,重新激活铣刨料中的老化沥青,还可以将传统的路面结构改造成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备节能、环保、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已居世界前列,但是由此带来的公路养护和改扩建任务也十分繁重。气泡混合轻质土自21世纪初被引入我国公路建设以来,已经应用于桥台台背路基填筑、特殊地带路堤填筑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设计与施工,本文就其组分、物理特性和工程应用三方面进行介绍。气泡混合轻质土及其组分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容重可自由调节的新型轻质填土材料,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的泡沫颗粒掺入到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工程概况同三国道主干线江都至广陵段于1996年建成,全长68.486km,按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m。路面结构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形式,由于路面破损严重,分别于2001年、2003年进行了两次中修改造,在对破损路段进行修补的基础上,加铺了10cm~16.5cm的沥青混凝土。经过多年的运营,江都至广陵段局部路段服务水平已明显降低,现有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面临很大运输压力,将采用两侧加宽四车道的扩建方案,路基全宽42m。扩建工程将对老路硬路肩的面层和基层全部铣刨,对行车道、超车道的严重病害路段也要进行铣刨处理。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南方某公路养护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原路面材料确定了原路面集配和沥青老化及混合料性能,结合目标配合比试验确定了再生剂掺量及热再生施工方案,介绍了该公路在养护过程中采用的就地热再生养护方法及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部分,不但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以及路面重力,还承担了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保证。在现阶段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公路路面承载力以及实现公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路面的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采用沥青路面,但沥青材料作为高分子有机物,存在高温稳定性不足和低温易开裂等问题.针对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及工程实际的需要,道路行业专业人士提出了改性的观点.其中,SBS即为一种重要的乳化沥青改性剂,添加SBS改性乳化沥青后,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耐久性、耐高温性和水稳定性,而且还可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然而,在SBS改性沥青在使用过程中,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改性沥青评价体系,施工单位在得到成品改性沥青时对SBS掺量的确定也还未形成有效的手段.因此,笔者研究SBS掺量对改性沥青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同时探讨SBS改性沥青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结果将为SBS改性沥青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环氧沥青凭借其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能和强度特性,在我国多跨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开级配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排水、降噪和防滑等功能特性,本文选择环氧沥青作为胶凝材料,形成OGFC-4.75和OGFC-13沥青混合料。采用渗透性能试验、摆锤试验和吸声系数试验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OGFC级配混合料粒径越大,渗透性能越好,PG64的渗透性能略好于环氧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结合料的路面抗滑性能优于PG64沥青结合料。吸声系数测试表明,环氧沥青可以改善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