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相对于啤酒强省--年产能130多万吨,两个啤酒企业进入全国啤酒10强,高达80%以上市场占有率,福建白酒却显得弱小,如同一个发育缓慢的孩子--年产白酒1.7万吨,规模以上(500吨以上)白酒企业不到6家,最大白酒企业亚洲酿酒厦门公司、产酒大厂厦门巷南酿酒公司以及雄居闽北的福建黄华山酿酒公司三大企业一年合计销售白酒一直在1.5万吨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2.
韦京汉 《广告大观》2007,(7S):32-33
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是1994年由香港华创和世界著名酿酒企业SABMiller合资成立的。1994年收购的第一家工厂就是沈阳雪花公司,经过12年的迅猛发展,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的全国总销量已达530万吨,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啤酒公司。  相似文献   

3.
《品牌》2006,(7):74-74
<正> 企业简介企业性质:股份制企业资产总值:1.29亿元职工总数:500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生产能力:50000吨/年啤酒主要产品:三禾啤酒、杏花村啤酒、杏花村牧笛系列白酒经济效益:年产值1亿多元,年利税10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葡萄酒行业2005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分别是37.7%和48.7%,在整个酿酒行业中葡萄酒相对于白酒、啤酒可谓一支独秀。  相似文献   

5.
酿酒企业生产的产品酒,是特殊的消费品,国家对酒类产品不但要征增值税,还要征收消费税。消费税的征收比例为:白酒:从价20%,从量每斤0.5元;啤酒:每吨出厂价3000元以上,征收每吨250元;3000元以下,每吨220元;葡萄酒、红酒从价10%。可以看出,酒类企业的税负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消费税具有转嫁性,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但在酒类产品竞争激烈的今天,合理避税,降低成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厂始建于1951年,30年间发展缓慢,至1980年年产量才2000余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销量已超万吨,1993年1—11月销量已达15732吨,名列巴蜀酿酒企业200强第9位。1993年2月进入中国白酒制造业百强,最近我厂主导产品几江牌江津白酒与五粮液、剑南春“大朵金花”并列为四川省推荐审评的八大名酒。 善于抓机遇抢时机 我厂原来主产果酒,产值多利润微,白酒虽畅销,  相似文献   

7.
<正> 重庆双桂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年产啤酒10万吨、饮料1万吨、麦芽2万吨的国有中型企业。该公司主导产品“双桂”啤酒自1985年起多次成为部、省“双优”产品,1994年和1997年“双桂”啤酒又分别被授予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还多次获得过国际、国内金银奖。双桂啤酒公司也曾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优秀企业、重庆市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成为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一。1998年l~11月,该公司的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了16.35%、15.35%和21.80%。  相似文献   

8.
衡水市的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尤其是衡水老白干酿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规模较大,销售量较多,白酒的生产与销售已经成为衡水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本文通过对衡水白酒企业的分析,提出了企业销售物流方面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以及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酿酒行业继续向好发展。2008年1~8月.我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08.38亿元,同比增长26.4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7个百分点。我国累计生产白酒389.80万吨,同比增长16.5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00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啤酒3336.30万吨.同比增长6.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0个百分点;累计生产葡萄酒512657.01吨.同比增长33.6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酒类市场的“另类”——保健酒,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仍然是酒类消费市场的凤毛辟角。其市场占有份额远远不足与白酒、啤酒亦或果酒相提并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白酒总销量约为460万吨,啤酒约为2800万吨.果酒约为30万吨,而保健酒则为3万吨左右.总产值约在10亿元人民币。其中,湖北的中国劲酒、海南椰岛鹿龟酒、浙江致中和3家约占70%份额。其余的140家保健酒生产企业的160多个保健酒品牌,在保健酒业界,也仅为点缀。尽管诸多白酒巨头在90年代末期纷纷加入到保健酒开发行列,像茅台的不老酒、五粮液的雄酒和最近开发的龙虎酒等等,市场业绩平平。是保健酒市场成熟不够,还是产品技术欠佳?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我国市场上各种酒类产品堆积如山,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白酒产量已达800万吨。白酒产量的过剩,使众多酿酒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地挤占生存空间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能持续稳定发展,就得益于他们能认真研究市场,不断创造消费需求和新的消费市场,以形成自身稳固的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保健酒已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的酒业第四大类酒,目前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飞速扩容,增速赶超白酒,生产企业从最初的几  相似文献   

13.
提示: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漳州、南平和厦门三个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三个市场的共性是:啤酒、红酒以及洋酒对白酒的市场空间挤占比较严重。三地的白酒品牌较少,市场上的主流是运作多年的成熟品牌,环境相对宽松。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很浓,注重品牌。由于当地的气候以及消费习惯等原因,使得白酒市场相比啤酒要冷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李文生 《消费经济》2000,16(5):25-29
一、中国当前白酒产业发展突出的四大特征 1.白酒总量及占有份额持续回落 1981年全国饮料酒总产量为466万吨,其中白酒占55.2%,啤酒占20.4%,葡萄酒占2.5%,黄酒占12.3%,果酒及其它酒占9.6%;1998年全国饮料酒总产量约为2750万吨,其中白酒占20.49%,啤酒...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啤酒市场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白酒消费量有349万吨,黄酒也达到180万吨,而葡萄酒消费量仅有50万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英博啤酒集团同中国啤酒酿造企业的其他成员(包括安海斯一布希、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一起,参加了日前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在武汉召开的“理性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的论坛活动。英博集团作为发起成员之一,积极支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向与会代表宣读的啤酒产业健康宣言。宣言指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积极倡导理『生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理念,以促进啤酒工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万山 《大经贸》2000,(6):64-69
1994 1998年的四年,中国啤酒产量增加了573万吨,企业数量减少了156个。以1998年为例,全国495家企业中,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44家,约60%企业的啤酒年产量在5万吨以下,市场占有率低,缺乏风险抗御能力,靠本土有限市场份额维持生计。啤酒市场特点90年代以来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的过程,有如下几个特点:1.啤酒市场供过于求。2.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确定。以价格为核心的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引发价格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啤酒市场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白酒消费量有349万吨.黄酒也达到180万吨.而葡萄酒消费量仅有50万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浙江仙都啤酒发展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名牌、规模、市场”三大战略,企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1997年生产啤酒3.58万吨,销售3.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368.7万元,实现利税1328.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15%、10.6%和32%,产销量在全省同行业排名第九位。仙都公司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工业百强企业,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糖烟酒周刊》2005,(15):26-27
剑南春集团ERP项目(一期)顺利通过验收;茅台液公司取得2005年招商开门红;古井集团同时获得中国酿酒行业和白酒工业两项百强企业荣誉称号;龙徽喜获“世界夏多内比赛”两枚银奖;青岛华东葡萄酒挺进中国酿酒行业利税百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