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继初 《上海会计》2003,(11):44-44
目前,许多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都具备“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谨慎使用这些功能;并建议财务软件开发公司在软件版本升级时取消这三项功能。一、“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的应用分析“反审核”,又称“取消审核”(简称“消审”),就是将已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取消审核标记,恢复到审核前状态;“反记账”,即“取消记账”,就是将已记账的凭证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反结账”,也称“取消结账”,就是通过“逆向”过程恢复到未结账状态。在财务软件中加入“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是为了方便用户顺利实…  相似文献   

2.
浅论会计软件中反记账功能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 《上海会计》2003,(5):42-42
无论在手工会计还是在电算化会计中,都要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称之为记账。反记账则是将已经登记入账的会计数据予以取消,它是记账的逆操作,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一个概念,市场上销售的会计软件均有此功能。会计软件中要不要设有反记账功能,一直存在着争论。笔者认为,反记账功能是电算化会计系统对经济业务处理结果发生错误时予以修正的理想方式,只要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会计软件功能的一部分。一、反记账功能的作用反记账功能在下述情况发生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大量的错误凭证被登记入账。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涛 《财政监督》2007,(7):41-41
随着IT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应用和推广,财务软件产品的高效数据处理功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与此同时,有些财务软件产品提供的“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可以让使用者能够无痕迹调整会计数据,从而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财政监督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带来厂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加入“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是为了更正会计电算化中工作差错,减少会计账簿中可能存在的冗余会计信息,保证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顺应会计电算化核算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会计电算化顺应改革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反复核”功能就是在已审核通过但没有登记会计账簿之前,发现了会计核算工作差错,  相似文献   

5.
由于会计业务处理具有法定性,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制作到财务会计报告的生成从会计记录过程的控制,到会计资料的保存,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执行。会计核算软件对初始化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对有关资料的更改必须在软件中留有痕迹。但是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这些功能对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造成隐患。但由于这些设置给会计人员的操作带来方便,因而使用普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这些功能屡禁不止,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的不少会计软件都带有反记账功能,执行该功能能够使得已记账凭证恢复到记账前状态,达到取消会计账簿中当月发生额记录的目的。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反记账功能的一无是处,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绝对好或者是绝对不好,因为它对于电算化会计工作在实践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的一面,我们只有在加大监督机制的前提条件下扬长避短,才能够让我国的电算化软件系统从设计到管理体制都得以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陈祥有 《会计师》2009,(6):100-101
反并购交易是近几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换股合并交易活动。随着我国企业之间反并购交易活动的不断增加,有必要对这一特殊的换股合并形式进行了解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IFRS3(企业合并)中关于反并购(reverse acquisition)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包括反并购(reverse acquisition)的概念及特点、企业合并成本的计量、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及陈述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等四个方面;然后分别从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认定条件、控制目的和会计主体假设等三个方面对IFRS3中有关反并购会计处理规定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欧美保险反欺诈机制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西南金融》2007,(11):50-51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市场全流通格局和管理层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开启了市场化并购的大门,同时也为恶意重组与并购黑手开启了机会之窗。上市公司构建一个有效的反恶意并购机制已经是当下必须面对和不可回避的重大实践课题,这对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上市公司要高度关注市场化并购到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立足于未雨绸缪,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的思想观念、调整和修改公司章程内容、储备反恶意并购手段、政府创造宽松环境,以全力构建起有效的反恶意并购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和世界各国反假币工作的经验来看,假币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顽固的社会现象。当前,制贩假币犯罪活动还很猖獗,不法分子的气焰还十分嚣张。所以,反假币工作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既要长远规划,又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正确处理和解决反假币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反假币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法已经引入了禁反言规则,但规定过于单薄。从禁反言的内涵来分析,它在保险法上至少包括事实禁反言和允诺禁反言。从它在保险法中的适用来看,禁反言涉及保险人的多项权利义务,适用于保险运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完善我国保险法上的禁反言规则首先要明确禁反言的适用条件,然后厘清禁反言适用的各类情形,并对禁反言之适用设定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论反致制度     
李小莹 《金卡工程》2010,14(6):110-110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对于其存在的合理性,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反致制度,法学专家的激烈争论并没有阻挡其发展的脚步,相反,在各国国际私法实践中,反致制度仍在向前发展并呈现出被普遍采用、适用范围趋同、被例外采用时又力图克服其弊端的发展趋势。鉴于反致制度将长期存在并发挥它的例外协调作用,我认为,在我国的国际私法中应对反致制度加以改革和利用,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广荣 《山西金融》2003,(12):100-101
近年来,随着城镇反假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假币流人到农村,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农村金融秩序。2000年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将农村反假币工作做为当前反假币工作的重点来抓,2003年以来大同市在县乡村建立了三级农村反假网络,加大了对农村反假币工作的监控和宣传。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人为因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农村反假币工作不扎实,许多措施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4.
用反命题不仅是更好的理解命题的需要,而且是许多情况下解题的需要,本给出了由命题构造反命题的方法步骤,以及用反命题解题的注意事项和范例。  相似文献   

15.
谢宗颖 《中国外资》2010,(24):177-177
反致制度自诞生至今,一直是国际私法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现今虽仍有许多国家不接受它,但已有不少国家在立法中以例外情况适用反致制度。特别是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继承问题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反动态跟踪的软件加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软件加密技术要求将反拷贝、防静态分析和反动态跟踪三综合起来。本主要探讨了实践中反动态跟踪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保险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欺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的本质是一种恶意的、不诚信的行为,是保险公司实现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尽管保险欺诈不能完全杜绝,但通过适当的手段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开发保险反欺诈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评估,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辅助反欺诈管理部门进行侦测、反制保险欺诈,是进行保险反欺诈管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反欺诈工作的基本情况,研究解决反欺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反欺诈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笔者对30家省级保险公司及其所属下级公司的反欺诈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一、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反欺诈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断完善反欺诈内控与组织管理水平,反欺诈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管控能力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假币已经成为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的公害。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往往成为跨国制贩假币活动的重要通道。中越两国经济来往密切,大量的货币跨国流动给边境反假币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越南政府近年来在边境地区反假币工作上卓有成效,对我国和边境地区开展反假币工作提供了不少可借鉴之处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晨艳 《金卡工程》2008,12(12):47-47
反淡化保护是一种重要的驰名商标保护方式,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反淡化保护的特点,与传统混淆理论的区分,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在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应该适用反淡化理论,但应该加以限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