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煤炭约占70%,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不会改变。苏立功等在2004年12月发表的《煤炭产业经济政策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能源消费约占世界能源消费的十分之一,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煤炭消费总量为16.08亿t,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据预测,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也是能源生产、消费的大省。近年来,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瓶颈制约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能源浪费现象在某些地方和领域还比较普遍,人们的节能意识还比较淡薄,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据统计,河北省能耗总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6%,可见河北省经济还是典型的“费能型”经济,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征是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能源资源富集于经济落后的北方和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却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随着国民经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石油、天然气对经济增长的供给约束更加突出。为此,中国能源发展必须处理好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对煤炭工业的正确认识问题、资源的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能源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电力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最,集中表现在我国东中部人口密集地区,环境污染呈现不断恶化趋势。去冬今春以来.我国东中部地区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加快清沽能源发展对传统能源替代,实现能源产业升级成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软件对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分析从两个方面入手: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成为制约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各种工业污染的加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当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开始密切关注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是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总量上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保障必需的能源消费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越来越明显的资源约束,节能减耗对于中国而言势在必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煤炭在江苏省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也是个能源消费大省。1995年之前煤炭在江苏省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为80%以上,其后由于各方面重视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虽逐年下降,但2003年仍然达到68.92%(见下表)。煤炭在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表年度煤炭消费总量(万tce)能源消费总量(万tce)占能源消费总量(%)19854066.44464881.6519905509.176223.3680.6919958047.78935.5179.3120008612.48790.372.9120018881.419423.6575.7920037623.111060.768.92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在今后相当…  相似文献   

9.
日本能源与电力消费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也是能源和电力消费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论述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各阶段能源和电力的消费特点,重点对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经济效率)和电力消费效率发展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推行节约能源是促进日本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而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消费强度呈现出与能源消费强度不完全一致的变化特点,并提出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费量随之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很大压力.因此,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入手,首先利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和节能率等指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然后运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弹性系数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碳排放特征,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发展如果不能与经济发展保持相应的数量关系,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这种数量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费数量和经济发展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源强度);二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三是能源建设时间与经济发展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测定的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密度的协整关系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提高1%,能源密度下降0.33%,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可能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与中国较低的人文发展水平相关,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促进能源密度的下降,从而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时,曾经设想在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的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2004年和2003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重工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带动了国内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能源约束已从“流量约束”状态向“存量约束”状态逼近文章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第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大的能源节约.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第二,舒缓能源供给的“流量约束”在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开拓利用国际能源市场: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减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推进能源产业和能源管理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上海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了回归模型探讨上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能源消费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实现上海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衡量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项国际通用技术经济指标,伴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相关性、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逐渐脱钩。通过区分能源品种消费弹性系数贡献值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解,2012年以前煤炭弹性系数贡献值明显高于其他能源品种,2012年以后煤炭弹性系数贡献值大幅降低,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弹性系数贡献值明显升高,清洁能源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高将推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持续脱钩过程,能源消费结构将持续低碳化转型,煤炭弹性系数贡献值将持续下降,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弹性系数贡献值将持续增长,从能源消费增量主要来源逐渐向主体能源过渡。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平台     
《中国电业》2010,(6):77-77
全球能源消费27年来首次下降 最新发布的2010年版《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经济衰退拖累2009年能源消费走低,去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下降了1.1%。这是1982年来的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杨上明 《中国石化》2005,(11):33-35
2004年是全球能源消费持续高增长的第二个年头,在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推动下,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实现了自1984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持续依赖于弱势美元,从而诱发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大量投机行为,加之欧倜克实施高油价策略,致使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不下。据英国石油公司(BP)出版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2004年国际石油平均价达每桶38.27美元(以布伦特原油计价),比2003年高出9.44美元,上涨幅度为32.7%;比2002年高出13.25美元,上涨幅度为53.0%。2005年国际石油价更是持续攀升,最高冲破了70美元大关,目前仍在每桶60美元以上的新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20.
“电荒”在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正面效应:迫使产业重新洗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电力能源消费强度,促使工业经济向改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方向转变,走能源利用集约化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转变.目前已经在浙江永康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