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际铁路的建设为两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根据调查郑州到开封交通方式的每一次变化都对两地的旅游业带来重要的影响。而郑开城际铁路的开通不仅带动了沿线旅游景区的发展,也对两地旅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区域之间同城化,以及资源的整合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利用相关数据分析郑开城际铁路建设的必要性,总结出对沿线各旅游景区的影响,并为郑州、开封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优化现有国家标准对这一新型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需要建立新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才能做好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方法]文章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再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并计算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得分;最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资源自身的美感度、独特性、环境的适宜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所在;组合度、聚合度、区域内的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价值则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所在。[结论]资源的美感度和独特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保证;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与旅游的融合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选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巴中市易地搬迁社区,运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剖析搬迁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内在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环境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新型空间的不适应,在初期降低了社区认同和满意度。其中,基础设施因子和邻里建设因子的作用效力最大,社区反馈因子对居民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提出了需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建设投入,营建人性化社区;建立多点多中心社会网络结构,营建邻里友好社区;构建完善居民生活保障体系与生计空间,营建可持续性发展社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欠强  陈秋华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2):167-169,173
本文对满意度与游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给出了游客满意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项目分类,改进措施;最后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典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地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对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所产生的微观经济社会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设计经济社会影响感知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调查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方式、收入用途、收入效应、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等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社区居民收入和就业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与收入用途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等4个具体因子上,社区居民对4个因子的感知强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由于等级、性质、特色、服务项目多少、岗位繁杂程度及管理过程不同,需要森林保育、园艺、导游、餐饮、住宿、商业、安全、卫生、财务等多个方面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需求具有数量大、层次丰富、技术差异大等特点;通过对泰安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的随机访谈、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是移民搬迁至城镇安置点后融入迁入社区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过程。文章基于无结构访谈资料,对贵州省S市X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生计方式、消费支出、心理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融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整体融入性较强,基本融入了城镇生活,但部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程度低。基于此,进一步讨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融入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相似文献   

10.
从游客感知形象研究和满意度管理研究的交叉领域,对游客感知形象的满意度评价的内涵提出了全新认识:S=Cz Vf Vg,游客感知形象满意度为游客感知景区的核心景观资源满意度、游客感知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满意度的加和以武陵源景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理论演绎等分析方法证实了该理念的正确性。文章呼吁景区管理者能够重视游客感知满意度对景区形象的建设维护、后续管理的重要指导作用,使景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平顺太行水乡景区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愿望较强,大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乡邻关系,但并未引起物价上涨和贫富分化,未干扰居民生活,没有明显导致当地大气污染、污水和垃圾增多。这说明太行水乡景区发展旅游业并未导致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施整体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政策要求,也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通过梳理相关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文件,结合江苏省A高校探索和实践经验,对A高校实施整体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与难点进行分析,提出A高校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对策,以期为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姚若男  吴涛  周平  麻磊 《山西农经》2022,(13):5-7+11
为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对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政策效果,本研究在改进DFID生计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奢香古镇农户搬迁前后可持续生计的多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整体上看,搬迁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不同帮扶政策对农户具有不同效果。基于此,政府应致力于提升农户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存量,提高帮扶政策精准度,确保后扶贫时代实现搬迁农户“搬得好、住得稳、可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明 《山西农经》2022,(11):52-54
截至2020年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完成,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但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对于搬迁移民后续发展的关注和扶持是更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河南省L村易地扶贫搬迁为例,分析搬迁后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增长保障不足、搬迁户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安置区管理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搬迁移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应对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海螺沟景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基于突变理论,分析了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的类型与诱因.研究发现,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是由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不利于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的突变现象.要预防、控制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发生和发展,必须围绕“管理机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事件处理、危机意识与旅游发展模式”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建设与移民安稳致富为双重目标,针对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对政策认知程度、对土地依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生活环境的预期这五大方面,并由此设计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开展教育培训和促进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以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孔明山景区规划的生态分区为契机。从“反规划”理念视角反思现行景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各景源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孔明山景区的用地开发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通过确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分生态分区,构建孔明山景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最后把孔明山的主要景源区分为稳定区、危机区、不利区和有利区等四大生态区,并针对各区的特点提出相关的开发建议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在中国乡村生根发芽,民宿成为了很多游客出行的优先选择,民宿的蓬勃发展对社区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居民对乡村民宿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会形成整体的感知,整体的旅游利益感知会影响对民宿发展的态度,态度从而决定社区居民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外来游客进入当地旅游。居民对乡村民宿发展的态度,是决定民宿是否能够在中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乡村民宿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文章以海南省5个民宿村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影响感知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居民影响感知、支持程度、社会距离、社区依恋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其态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1)社会距离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2)社区依恋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3)旅游影响感知的3个维度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风景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快速扩张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但在其经营发展中却表现出专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实质上是景区治理模式的不合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营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解决风景旅游景区管理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理顺体制、活化机制、创新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